目的對泰安市182戶家庭入戶問卷調查,分析原發性頭痛的流行病學因素,進一步探討泰安地區頭痛流行病學現況特征。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26個村182戶家庭,隨機抽取18歲至65歲之間1位進行調查問卷,收集其關于頭痛的家族史、過去1年的發病情況、答卷者的基本信息、頭痛-時間損失指數、生活質量問卷等,并對其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182例應答者中:共23例頭痛患者,9例有家族史,緊張型頭痛所致的頭痛-時間損失指數最高,其次是偏頭痛。具體分類:偏頭痛3例、緊張型頭痛3例、慢性天天頭痛3例、有頭痛癥狀但是無法明確診斷14例、無頭痛癥狀159例。結論泰安地區原發性頭痛發病率較全國發病率高,偏頭痛發病率1.65%、緊張型頭痛發病率1.65%、慢性天天頭痛發病率1.65%,有頭痛癥狀但無法明確診斷發病率7.69%,有頭痛癥狀者占總調查的12.64%,較全國10%的發病率高,但基本符合臨床資料結果。
關鍵詞:原發性頭痛;流行病學;泰安地區;發病率
頭痛是神經科就診病人最常見的主訴,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1]。近年來,頭痛的發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6億頭痛患者,其中5%的女性和2.8%的男性每年頭痛180天以上[2]。國內研究表明,有頭痛癥狀的患者占神經內科門診總數的70%-80%[3],造成嚴重的頭痛負擔[4-5]。世界衛生組織近年對一些國家開展頭痛負擔項目研究[6-8],以了解各國頭痛的流行病學特征。然而由于各國的國情、地理位置、生活習俗等不同,各國的頭痛的發病率、發病特點、頭痛緩解及其治療等情況也不盡相同。目前,于生元教授牽頭在國內進行世界衛生組織的中國項目研究(減輕頭痛負擔全球戰略運動),對中國頭痛的發病概況及特點有了基本的掌握[9-11],然而,迄今為止,泰安地區仍缺乏對頭痛流行病學相關調查研究,進一步明確泰安地區頭痛的誘發因素、發病機制、診斷,試圖探索出更為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并加以推廣應用,以期減輕頭痛患者的頭痛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1資料與方法
采用EPI(ExpandedProgrammeonImmunization)抽樣技術(由專業統計軟件工程師編程),隨機抽取泰安市(共550萬人口)7個縣級市中的三個縣級市(泰山區、岱岳區、肥城市)分別作為一級單位,進而隨機抽取所屬的鄉鎮作為二級單位(共26個鄉鎮,其中泰山區7個鎮、岱岳區15個鎮、肥城市4個鎮)。再分別以每個鄉鎮作為一級單位,隨機抽取其所屬的1個村委會或社區居委會作為最終調查問卷地點(共26個村及社區居委會)。入戶后調查范圍是18歲至65歲的家庭成員,按順序采用提前設計好的隨機每戶抽樣表格,隨機抽取其中符合條件的1位作為調查者。我們自2018年4月份開始,截止2018年9月份,共完成調查問卷26個村及社區居委會182戶家庭。疼痛量化表采用直觀模擬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12-14],VAS為一條10cm長的直線,一端標有0,表示“無痛”,另一端標有10,表示“最痛”。患者本人在線上標記出最能代表其疼痛強度的點,測量0到標出點的距離即為疼痛強度評分值。并且記錄疼痛的發病年齡、發病前兆、緩解情況、發病頻率、疼痛部位、疼痛性質、伴隨癥狀、頭痛--時間損失指數(Headche-losstime,HALT:是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關于過去三個月內因頭痛而影響的生活學習天數)、顱腦影像資料(顱腦CT或者磁共振)等,并根據疾病診斷標準、研究標準及研究目的進行分類統計。
2結果
在泰安市550萬人口中,隨機抽樣調查納入的182例應答者,共23例頭痛患者,9例有家族史,緊張型頭痛所致的頭痛-時間損失指數最高,其次是偏頭痛。具體分類:偏頭痛3例、緊張型頭痛3例、慢性天天頭痛3例、有頭痛癥狀但是無法明確診斷14例、無頭痛癥狀159例,有頭痛癥狀者占總調查的12.64%,具體結果見下表。
3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對全球部分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流行病學研究,由于各國的國情、地理位置、文化差異、生活習俗等不同,各國的頭痛的發病率、發病特點、頭痛緩解及其治療等情況也不盡相同。國內外對頭痛發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相對較多[15-17],而泰安市多年以來缺乏系統、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近年,國內于生元教授[9-11]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樣本抽樣研究頭痛的流行病學資料。本研究采用與于生元教授類似的研究方法,通過182戶家庭入戶調查顯示,23例頭痛患者中有9例有家族史,緊張型頭痛的頭痛-時間損失指數最高,對日常生活及其學習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偏頭痛,粗略計算泰安地區頭痛發病約占12.64%,超過了資料10%的發病率[18],本研究結果與國外相比,發病率高于國外數據,與于生元教授研究結果相比,發病率也偏高,分析主要原因是,泰安地區抽樣中多為山區、經濟水平相對偏低、抽樣調查時間正值農忙季節、人們健康保健意識差、對于疾病認識不夠、對疾病防控知識不了解,其中,有5例頭痛發作前有勞累或者熬夜史,考慮調查26個地點共182戶,樣本量偏小,并且僅局限于泰安地區,需進一步加大樣本量及擴大調查范圍研究。本研究通過182例問卷調查,初步了解了泰安市原發性頭痛發病情況、頭痛—時間損失指數、生活質量狀況、治療情況等,發現了頭痛已日益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因此,通過對泰安市頭痛發病、治療等的基本信息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明確影響頭痛發病的各種誘發因素、頭痛發病機制及頭痛的診斷及治療負擔,為探索出具體化的干預方案(如規律生活、禁食辣椒味精腌制品等刺激性食物、高溫下避免勞作、頭痛發作時及時就醫、規律服藥等)提供了理論依據,本研究抽查泰安市26個地點共182戶,樣本量仍偏小,進一步加大樣本量及擴大調查范圍研究可能會減少數據偏倚。
作者:趙名娟 張金濤 趙娜 呂春雷 單位:泰安市立醫院神經內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神經內科 濟南軍區軍事認知障礙診療中心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