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對PDCA循環在住院醫師模擬醫學教學管理中的實踐效果進行分析,為今后的教學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擇住院醫師86名,將其按照教學管理方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住院醫師接受常規、傳統的醫院教學管理,觀察組住院醫師接受PDCA循環管理模式,對兩組住院醫師的操作技能成績、教學管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通過PDCA教學管理后,觀察組住院醫師操作技能成績以及教學管理滿意度等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展PDCA循環教學管理模式,對于改善住院醫師的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教學管理滿意度均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關鍵詞]PDCA循環;住院醫師;模擬醫學教學;教學管理;教學質量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包括臨床實踐能力在內的崗位勝任力的培訓,更加注重臨床思維和臨床技能操作,模擬醫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項重要手段,它可以模擬真實場景下對患者的診治及處理,對住院醫師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培養,在練習的過程中,允許其出錯,可以反復訓練,最終達到對臨床技能的熟練掌握的目的,因其具有安全性、客觀性、可行性,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在常規模擬醫學教學中,盡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的規范,提高住院醫師的臨床技能操作水平,但是具體教學工作中,依舊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出現住院醫師在模擬環境中表現良好,但在真實的臨床環境中畏手畏腳等現象,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管理模式。在模擬醫學的教學管理中,運用PDCA循環工具,實現PDCA常態化管理,保證教學活動始終按照PDCA循環運轉,建立科學、規范、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保證教學管理活動能夠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進而提高醫院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1,2]。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資料來源于山西省人民醫院接收的住院醫師,共計選擇86名作為研究對象,在將其按照入學時間的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后,每組43名。觀察組入學時間為2017年9月,包括男23名,女20名,年齡20~28歲之間,平均(23.8±11.3)歲,學歷水平為本科學歷30名,研究生學歷13名;對照組入學時間為2015年11月,包括有男22名,女21名,年齡20~29歲之間,平均(24.1±10.2)歲,學歷水平為本科學歷者32名,研究生學歷者11名。觀察組與對照組住院醫師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觀察指標
對兩組住院醫師的操作技能成績、教學管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操作技能考核:依據住院醫師日常工作表現、具體臨床操作試驗考核情況進行評估,分別占40%和60%,滿分為100分。分數與住院醫師的操作技能成正比。教學質量滿意度:采取我院自行設計的教學滿意度問卷對住院醫師進行滿意度調查,問卷由住院醫師自行填寫,主要對教學內容、模式、質量、效果等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數×100%。
1.3研究方法
1.3.1明確教學計劃(Plan)以各教學小組為單位,依據住院醫師入院后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對現有教學流程進行探索,收集資料,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具體內容包括:a)臨床技能相關;如病歷書寫、體格檢查、技能操作等。b)非臨床技能相關:如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臨床決策能力培養、領導培養等。以時間作為縱軸,以入科教學、講堂、教學查房、出科考試等流程作為橫軸,貫穿全部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模擬師資,以教學目標為導向進行課程設計,確定模擬教案。1.3.2模擬教學的主要內容(Do)模擬培訓主要應用于能力培養,強化臨床學習的內容,著重教會住院醫師如何去做,培養住院醫師的急救能力和臨床思維、技能。培訓體系的產品是“人”,首先從內部管理流程、手段、個人因素等方面進行解決,引導運用各種方法分析研究資料;設立內、外、婦、兒、綜合急救、臨床思維訓練、麻醉等7個模擬教學模塊,可以分開或任意組合搭配進行教學;組織臨床技能競賽,對學生展開培訓,鍛煉臨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臨床帶教老師要經過模擬師資培訓,否則不能勝任模擬技能課程帶教,提高模擬師資隊伍的培訓覆蓋率和合格率,保證模擬教學的質量。1.3.3模擬教學反饋(Check)模擬培訓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反饋環節,學習成績和評學評教結果及時反饋,指導教師根據設置課程的目標以及既往的經驗,觀察住院醫師對課程的關注點和對自己表現和既往知識和經驗的理解,提出詢問意見和建議,做好記錄,由教學小組長對此進行監督跟進,使自檢和互檢結果在小組中形成共識,各小組針對具體問題分析特性要因;設置教學管理質量督查人員,定期對模擬醫學教育的教學活動開展情況、教學效率等進行檢查,發現不妥之處,及時完善管理流程,針對存在的問題予以有效整改,對檢查結果、整改措施進行公示,便于實施。1.3.4模擬教學改進(Action)對模擬教學中反映的臨床處理后患者的反應,以及技能習得的失敗和出現差錯的知識點經過學習討論和反思為基礎,進一步完善實踐,強化訓練,直至住院醫師能夠完全掌握練習一種技術或行為技能,;各個教學小組以團隊形式開展活動,小組成員充分討論,根據每個問題,創意思考,得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與對策,對預期效果和目的做出評價,對成熟有效的做法進行標準化,繼續推廣延續,對需強化的內容、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更新完善[3,4]。
2結果
2.1兩組住院醫師的操作技能成績考核結果比較(見表1)2.2兩組住院醫師教學管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教學管理的滿意度為93.02%,對照組為74.42%,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6,P<0.05),見表2。
3結論
模擬醫學教育是醫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方法,能夠快速提高住院醫師理論水平和臨床技能操作水平。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不同住院醫師的學習、工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層次、學習興趣存在很大差異,醫院在各個教學環節采用PDCA管理工具后,帶教老師依據教學目標建立模擬病例,結合操作性教學內容,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持續改進,幫助住院醫師培養其臨床思維,訓練其技能操作,有效提高住院醫師對教師、學科的滿意度。循環式教學法更加體現教學體系標準化、系統化,注重過程監控、質量控制。帶教老師定期對教學經驗以及不足之處進行總結,改進教學方法,在原有質量基礎上,實現持續改進,依據不同住院醫師的理解與學習能力開展相應的授課。運用標準化病人和各種模擬教學方法,可以使住院醫師的個體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對同質化教學結果產生了顯著影響[5]。本次研究中住院醫師教學管理工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現,從2018年實施PDCA教學管理后,觀察組住院醫師操作技能成績、教學管理滿意度等指標均高于對照組。由此證實,科學開展PDCA循環教學管理模式,尤其在模擬醫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對于改善住院醫師的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崗位勝任力均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各種教學中推廣。綜上所述,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內涵不斷擴展,對培訓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住培教學管理工作者和帶教老師,應注意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業務以及管理知識,緊跟現代管理步伐,才能夠將PDCA循環法運用自如,對培訓基地的住培培訓質量控制效果改善具有更重要意義[1,2]。
4存在的問題
模擬醫學教學對師資的要求比較高,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技巧,并且接受專門的模擬師資培訓。目前國際上包括美國、德國和加拿大有自己師資培訓的課程,我國的模擬師資培訓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師資培訓強度和和覆蓋面不夠,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建設專業的技術團隊及教師團隊[3,4]。我國模擬醫學教育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各培訓基地和臨床醫學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設技能中心,從軟件和硬件上達到進行模擬醫學教育的基本條件,建設成本高,很多培訓課程的損耗較大,培訓基地的后期持續投入和維護費用也較高,以致許多模擬醫學教學課程有時中斷,不能持續開展[5]。模擬醫學主要以各個教學小組為單位,教學內容不一樣,即使是發展較成熟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的模擬操作標準不盡相同,還沒有形成國家統一標準,而且模擬教學評估手段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不一致,有時會使模擬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感覺模棱兩可。今后,如何將多維度評價手段和PDCA循環法結合,保障教學質量是未來教學工作的重點和研究的方向。
。蹍⒖嘉墨I]
。1]于燁.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中應予關注的幾個問題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4(4):539.
。2]陳玲云,董良鵬,王明瑩,等.PDCA循環法在手術室?谱o士培訓基地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7):832-833.
[3]李忠,李旭文.PDCA管理模式在CT室臨床帶教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26-28.
。4]李靜雅.PDCA循環在模擬醫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9):24-25.
[5]李子森.PDCA循環法在醫院護理部護士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實踐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4):173-174.
作者:李艷 李兆婷 張剛利 周蕓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