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藝晚會及其社會功能的彰顯離不開正能量的文藝作品,這篇文藝論文認為各主辦機構必須在保證晚會的文藝性的前提下杜絕鋪張浪費與攀比之風,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在文化繁榮的今天,大型文藝晚會必須肩負起整個社會賦予的歷史責任,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打造精品、弘揚正能量。《文藝生活》(旬刊)創刊于1956年,矛盾為其題寫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廳主管、湖南省群眾藝術館主辦。自創刊以來,我們竭誠為廣大藝術家、藝術工作者服務,崇尚名家,扶植新人。《文藝生活》開設《文藝生活·精品故事匯》和《文藝生活·精選小小說》兩版,為不同的讀者和作者提供不同的文藝空間。
摘要:大型文藝晚會作為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也最具廣泛性、具娛樂性、多樣性的文藝表現載體,其創辦伴隨著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科技的應用,已經走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然而,在帶給觀眾視覺盛宴的同時,個別大型晚會為了博取眼球刻意將內容及形式包裝得過于奢華,這就使得這些大型文藝晚會的內容以及內涵發生了變質,本文結合實際經驗對晚會的內涵以及其社會功能的體現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為廣大的文藝晚會的主辦方及相關部門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大型文藝晚會;社會功能;思考
2013年1月31日,國家廣電總局緊跟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下發了《關于節儉、安全辦節目》的通知。該通知明確對各級電臺、電視臺的大型文藝晚會的內容進行了規范,該《通知》一經推出,就立即得到了廣大文藝人士的廣泛響應,如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文化學者、表演大師濮存昕,他早在2013年、2014年的“兩會”上,對大型文藝晚會的奢靡、浪費之風進行了批評與反思。下面筆者就結合實際工作,對文藝晚會的發展歷史進行回顧,旨在為現階段的大型文藝晚會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設性意見。
一、什么是大型文藝晚會
我國的大型文藝晚會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了將近30年的演變與發展,我國目前的大型文藝晚會已經成為一種綜合藝術的表現載體,通過以音樂、歌曲、雜技、曲藝、戲曲等藝術形式來迎合廣大觀眾的需求,大型文藝晚會在整個中國電視文藝發展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現階段的大型文藝晚會是主辦方圍繞一個主題,為滿足社會大眾的精神文明需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的重要文化藝術活動。為了能夠提升大型文藝晚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主辦方一般都會與相關的電視媒體機構合作,進行直播、轉播或錄播。可以說,在大型文藝晚會發展的這30余年間,休閑時間觀看電視文藝晚會已經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文藝盛宴,特別是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令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以及不同社會層次的群體都能夠在大型文藝晚會中找到自己喜愛的文藝形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型文藝晚會在群眾文化生活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大型文藝晚會的分類與特點
(一)大型文藝晚會的分類
按照大型文藝晚會的演出場地、傳播媒介、藝術功能以及藝術門類等方面,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根據演出場地,可以將大型文藝晚會分為室內文藝晚會和廣場文藝晚會等。根據組織時間,可以將其分為春節文藝晚會、五四文藝晚會、中秋文藝晚會、六一文藝晚會、國慶文藝晚會等。根據主旋律,可以將其分為反腐倡廉文藝晚會、青年文明建設文藝晚會等。按照行業的組織及承辦主體,可以將其劃分為工信部文藝晚會、公安部文藝晚會、社區文藝晚會、軍旅文藝晚會等。除以此外,各類的聯誼會與團拜會也都應當歸納到大型文藝晚會的分類中。
(二)大型文藝晚會的特點
首先,大型文藝晚會具有較強的社會性與“被動”接受性。隨著電視媒體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大型文藝晚會將廣大人民群眾從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等制約中解放出來,只要觀眾愿意欣賞,便會有風格迥異的文藝晚會輪番上演。觀眾對大型文藝晚會不僅是一種主動接受,很多情況下是帶有較強的“被動”接受性,這個特點在春節晚會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其次,大型文藝晚會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由于大型文藝晚會面對的群體比較廣泛,所以在對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主辦方更是充分地考慮到了其多元化的藝術性,通過強調、銳化以及主持人在整個晚會中的串場,來引導觀眾進行更深層次的藝術欣賞,真正將藝術作品的內在魅力通過多角度進行表達,原汁原味地傳遞給廣大觀眾。
三、大型文藝晚會的社會功能
多元化發展的大型文藝晚會在表現出十分強烈的藝術性、觀賞性、參與性的同時,還肩負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功能,我們必須積極響應國家廣電總局緊跟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所提出的《關于節儉、安全辦節目》的要求,杜絕“講排場、比闊氣、拼明星、追求舞美、道具的奢華與隆重”的錯位行為,通過削減冗余項目、壓縮多余開銷來提升節目的質量,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的需要。第一,大型文藝晚會需要避免華而不實的奢靡效果,通過文藝載體的表率作用來引領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首先,要杜絕舞臺、服裝及道具的浪費。一些大型的文藝晚會是由政府撥款,這種情況下的勤儉之風需要通過晚會的參與者、管理者與制作者精神覺悟上的自律來進行相互約束。其次,要確保整個晚會的每一項花銷都記錄在賬,通過主辦方提供預算和策劃方案的模式來避免鋪張浪費。第二,大型文藝晚會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創新性來帶動社會的正能量。大型文藝晚會的創辦不能僅依靠華而不實的外在包裝形式,更多的是需要利用一些能夠觸及觀眾心靈深處的文藝節目來弘揚社會正能量。例如,央視春晚連續3年來推出的“好人郝建”系列小品。多年來隨著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雙重提升,人們早已不再接受單純的說教,而充滿創新、充滿娛樂性的文藝表現形式打開了一扇標榜社會正能量的大門,令人們在捧腹大笑之余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也有所反思。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