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幼兒園習得了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但是社會大環境給孩子們帶來的困惑是我們所不能夠很好的解決的。只有通過全社會共同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孩子才能夠將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堅持到底。《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月刊)創刊于1975年,是由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管、云南課程教材教學研究雜志社;云南師范大學主辦的幼兒教育教學刊物。《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刊物將針對幼兒教育教學的實際,刊發觀點新、質量優、指導性強的文章。
對于現今社會中總有些人因為自己缺失的點點文明禮儀讓國人在世界的舞臺上屢屢失態。正是因為這樣的點滴時常發生,促成了為期兩周的“小小禮儀宣傳員走進社區”大班禮儀宣傳員的社會實踐活動。為的是讓在幼兒園學習過禮儀的孩子們走出幼兒園、走出家庭,走向社區、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從小學習禮儀的孩子用自身的禮儀規范觸動成年人的內心,讓文明禮儀成為做人的根本,成為社會的奠基石。更讓孩子們在社會實踐中發揮自己禮儀宣傳員的職責,深切的體會到文明禮儀對于人生的重要性,也讓家長以及社會中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感受到來自于孩子們的真誠。
【關鍵詞】
幼兒;禮儀教育;禮儀宣傳員;活動方案;課程研究
雨露下我們播撒文明的種子,陽光里我們要扮靚一個春天。就在這樣一個柳浪聞鶯的五月我們的小小禮儀宣傳員——禮儀進社區活動因為一次社會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乘公交車》拉開了帷幕,就像平靜湖面的一絲波紋,雖不起眼卻引起不斷的漣漪。
一、看似平常的一節集體活動,卻觸發無限的思考
在組織集體教學活動《乘公交車》時,有這樣一幕情境:孩子們站在“站臺上”準備有序的上車了,依依突然從后面插到了隊伍的最前面,“依依,你為什么插隊?”“恩。我想先上車。”“你這樣做對嗎?”依依低低的咕噥著:“我看到人家也這樣的。”“那你告訴老師,你看到什么了?”“老師,有一次我和媽媽在站臺乘公交的時候,人特別多,我就和媽媽排隊等車,當車來了我們準備上車的時候一位阿姨突然沖到了我們的前面就一個人先上了車。”孩子的回答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為了讓文明禮儀之花在孩子心中綻放得更絢爛,也為了帶動更多的人樹文明講禮儀,我們圍繞“讓我們這些從小學習禮儀的孩子用自身的禮儀規范觸動成年人的內心,讓文明禮儀成為做人的根本,成為社會的奠基石”的課程宗旨,通過讓我們的孩子在社會實踐中擔當禮儀宣傳員,體會文明禮儀對于人生的重要性,也讓我們成人感受到來自于孩子們的真誠。
二、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幼兒樂在其中,學在其中,快樂成長
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文明行為做到了什么樣的程度?在孩子們感受到的社區環境、氛圍中我們的文明行為是什么樣的?在孩子們的心里我們應該有著什么樣的文明行為?從這些角度去發現、去認識、去改變。
1.感受禮儀——親子探尋總動員。通過發放邀請函,真誠的邀請家長參與我們的“小小宣傳,禮儀進社區”活動。通過親子聚焦“禮儀進社區,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親子調查“禮儀知識知多少”等活動,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學一學,找一找,填一填完成禮儀知識調查表,看,詳細的禮儀知識讓孩子和家長都沉浸在文明禮儀知識的長河里。
2.走進禮儀——文明禮儀靠大家。我們精彩的禮儀知識競賽在經過海選題征集,班級初賽,班級復賽等層層選撥,我們選撥出最終進入決賽的家庭。他們充滿自信的走上了我們的舞臺,聽他們斗志滿滿的參賽宣言,看他們認真專注的答題,看各班為禮儀知識競賽準備的各種班級特色禮儀表演,看臺下小觀眾的精彩互動以及臺上選手對一個答案熱烈爭論,我們知道禮儀已經在我們小朋友的心中扎根成長,正在開出最美麗的文明之花。
3.宣傳禮儀——我是小小禮儀宣傳員。讓孩子在宣傳禮儀中成長,讓文明前進一小步,讓社會前進一大步。家長在活動中感動,孩子在宣傳中收獲,人們在禮儀中成長。*禮儀宣傳員街頭宣傳。瞧,陽光明媚的早晨積極參與的孩子們穿著統一的服飾,帶上了“小小禮儀宣傳員的”綬帶,扛上幼兒園的園旗排著整齊的隊伍乘坐公交車來到了商圈的購物廣場前向路過的行人們真誠的宣傳禮儀知識。*禮儀宣傳員街頭采訪。“阿姨,打擾您一下,您在結賬的時候會和顧客說哪些文明禮貌用語呢?”“叔叔,您現在有時間嗎?請問您知道哪些文明禮儀行為嗎?”“叔叔你好,請問你在生活中會用到哪些文明禮儀呢?”小朋友采訪時的一句句提問簡潔明確,文明禮貌用語恰到好處。*家長寄語。“禮儀要一直做下去,這些學過禮儀孩子真好,我們的國家也曾是禮儀之邦,可是幾千年的變化與動蕩,讓我們的名族不小心弄丟了禮儀,現在我們正要從新撿回禮儀這張重要的名片,讓我們在世界的舞臺上抬頭挺胸,讓中華名族這個名字變得更加響亮。”這是一位家長在我們的課程活動結束之后我們的一位家長真誠的感慨。
三、水面趨于平靜,漣漪不斷散開,只因禮儀是做人的根本要素
1.全員參與,佳作評出。優秀的作品難分伯仲,我們大班幼兒相互評選出了許多優秀的禮儀手抄報。禮儀知識人人熟知,在我們的禮儀知識競賽中涌現了許多禮儀知識達人。
2.換年級研究,資源共享。在課程實施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和實踐經驗,好的課程年級之間可以根據年齡稍作調整并互換交流,資源共享,更能拓展孩子的視野,讓更多的孩子感受禮儀的力量,也讓課程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精致。
四、結語
藝術的天賦、超群的思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但是好的文明道德品質卻是可以從小培養,并可以一生擁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做起。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