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日新,從青年起;青年日新,從晨讀起。”科學合理的30分鐘晨讀對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習慣和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晨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必不可少。教師的協調和指導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用科學的創新理念來豐富晨讀的形式,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英語;有效晨讀;策略
一、初中英語晨讀的現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圍繞考試體系和評價體系來開展的。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晨讀時也缺乏必要的組織和安排。教師通常安排學生誦讀考試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篇目,或是重要的詞匯、句型等。學生往往是按照教師的安排照本宣科,不加思考地誦讀,以完成教師要求背誦的基本目標。一旦背誦的內容完成后,學生就不再自行安排新的背誦內容,缺乏選擇背誦內容的自覺性。在晨讀的過程中,部分學生認為,每次英語考試的考點都不直接涉及到朗讀的相關內容,因而對朗讀不夠重視,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在英語晨讀背誦上。另外,部分教師自身對英語晨讀背誦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沒有教給學生相應的記憶方法,導致學生的晨讀效率較低。本人在對自己所任教班級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學生的英語晨讀效果不佳,只有不到50%的學生能自主安排晨讀內容,其余同學在完成指定的任務后就無事可做了;只有35.5%的學生認識到晨讀對英語能力的提升是有好處的。這些都說明英語教師要加強英語晨讀的有效性教學。
二、初中英語晨讀的重要意義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英語晨讀的好處甚多,對教師的初中英語教學和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由于英語口語不作為考試內容,部分學生對英語口語訓練不夠重視,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來強化口語練習。上課時,學生往往是跟著教師教的讀幾遍,課后不會去加強口語的朗讀訓練,即使朗讀,也只是敷衍了事。學生缺乏教師必要的指導。學生即使部分課文內容的發音讀錯了,也沒有教師及時糾正。這就導致學生的發音一直存在問題。然而,早自習的英語晨讀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糾正自己的英語發音,正確理解課文及語法概念。教師可以面對面地指導學生,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改進學生單詞、短語的發音,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提升學生的英語思考力。同時,教師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水平,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自己的英語教學計劃。這樣將有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1]
(二)英語晨讀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早自習的上課不同于平時上課,少了一些課堂的嚴肅性,多了一些隨意性和活潑性。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不拘形式,更多的是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教師能給予學生更多的親切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將更有助于教師的教學。
(三)英語晨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記憶能力
早晨是一天中人的記憶效果最好的時間。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后,大腦的效率是最佳的,能發揮最好的效果。在這個時間晨讀背誦,學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英語晨讀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肺活量,讓學生有一個好心情,幫助學生化解負面情緒,開啟積極陽光的一天。這將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
三、初中英語有效晨讀的策略
面對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晨讀效果不佳等現狀,我們怎樣才能提升晨讀的效果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讓學生有明確的晨讀目標
學生晨讀這種自學形式和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形式一樣,需要有明確的閱讀目標。在每天的英語晨讀前,教師要在黑板上寫清楚當天晨讀的主要內容,讓初中學生明確當日晨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以及完成的時間。教師要寫明晨讀背誦的主要內容,學生需要識記的單詞、短語、句型,學生應該預習的主要內容,并將相關的晨讀目標明確化,讓學生在晨讀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2]
(二)優化初中英語晨讀的形式
教師需要優化晨讀的形式。傳統的晨讀形式就是學生坐在教室里大聲朗讀。這種單一的晨讀形式會讓學生失去新鮮感。英語晨讀可以不拘于形式。學生可以采用坐讀式、站讀式,甚至還可以用走讀式。學生還可以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來晨讀,可以大聲齊讀,熱鬧地讀,也可以悄悄地讀,即默讀。例如,學生可以高低聲交錯讀,就像多聲部合唱那樣。學生也可以分男女高低聲對著讀,還可以分小組接著讀。在一聲和著一聲的節奏里,學生享受著讀書的快樂。動靜結合的晨讀改變了傳統的朗讀方式,讓學生產生了新鮮感。學生晨讀的內容也可以多樣化。晨讀設計應依據“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結合教材每單元的主題特點和初中學生的特點,以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調整英語晨讀的內容。在熟讀教材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語法,幫助其理解,要求學生讀名篇名句,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延伸。這樣,學生既抓住了課本這個“綱”,又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實踐和探究。這樣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3]
(三)加強對初中英語晨讀的課堂教學監控管理
教學監控管理是指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主動進行控制、調節、檢查、評價和反饋的能力。初中學生都有貪玩的天性。學生只要覺得教師沒有在注意他,他就會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走馬觀花地進行晨讀。在晨讀的時候,教師要在教室里多走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覺得教師在關注自己。教師在走動的過程中要不斷觀察學生們晨讀背誦的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晨讀背誦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同時,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在晨讀的時候一定要眼、耳、口、手并用,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晨讀學習的效率更高。
(四)積極做好學生的反饋評價
反饋評價可以讓學生認識自我。這將有助于學生反思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開展多種活動來促進英語教學課堂的評價,積極提升學生的反思效果。例如,教師可安排學生在朗讀后進行聽寫或默寫;利用試卷作一個小的測試;通過朗誦比賽,評比晨讀之星,以此提高晨讀的效率;制作晨讀記錄卡,記錄學生閱讀的內容及收獲。有效的反饋評價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學習方式,從而促進班級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人文日新,從青年起;青年日新,從晨讀起。”科學合理的英語晨讀策略能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和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150.
[2]劉曉明,王麗榮.新課程與教師的心理素質[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5.
[3]陳香香.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知識窗:教師版,2015(7):75.
作者:溫素蘭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