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在推動社會進步和計算機產業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國高校重要的專業類別之一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計算機科學論文。
摘要:現階段,計算機專業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屬于較大的類別,每年選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數十萬,但同時也就意味著每年人才招聘市場上有數十萬計算機專業學生等待就業,盡管如此,公司企業對于優秀人才仍然具有非常大的需求。這個現象說明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教育中對于人才的培養存在問題,無法滿足社會對優質人才的需要。鑒于此,該文現對我國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狀進行分析,探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高校培養的重點方向,在此基礎上對此專業的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的構建方法進行詳細分析,旨在為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改革提供相關意見,加強對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人才培養
除此之外,由于我國社會中對于計算機相關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從而導致每年高校招生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計算機專業。根據相關的統計資料表明,全國普招中,近五年來大約有8%的學生選擇計算機專業。因此,我國高校中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專業發展現狀及計算機人才培養重點
1.1專業發展現狀
我國高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對計算機科學的教育,同時也不斷地完善及擴大了計算機專業的學院規模與設施。除此之外,近年來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的生源也不斷地增多,但在人才招聘市場中卻發現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素質不符合社會的需求。導致此類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國高校需要對計算機專業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找出人才培養的側重點。其中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如下:①沒有結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環境與特點,僅僅一味地追求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培養模式單;②在計算機發展中,沒有有效地將學校的教學模式及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內容與實際發展狀況同步;③在學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僅僅關注到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及特點,不符合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
1.2人才培養側重點
根據目前我國高校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計算機發展狀況分析,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其側重點應該包括如下:①加強對學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從而為學生實踐打下堅實基礎;②提高學生對專業的實際運用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③高校應該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的特點及規律與計算機發展趨勢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計算機教學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最終提高人才培養及教學質量。
2構建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策略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社會也不斷增加了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面對此種狀況就需要高校在培養人才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形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特色化課程。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在構建層次化課程體系中主要可以分為公共基礎課程、計算機專業方向課程、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以及計算機專業拓展課程四類。英語、數學、代數、公共衛生、電子電路以及計算機語言程序等基礎課程為公共基礎課程。而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主要根據學生學習興趣而定,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對課程方向進行選擇,其中包括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軟件、網絡及智能方向等,并在此基礎上細分各個課程,從而確保課程具有清晰具體化的層次脈絡。計算機網絡課程、程序設計與匯編語言、系統結構以及數據庫原理等,此為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除此之外,在拓展課程中主要目的在于對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進行培養,而在設置課程內容中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網絡、通信以及多媒體技術方向等。現對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進行如下分析:
2.1層次結構的設計
隨著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要求的提高,高校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采取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礎、專業方向以及專業核心與拓展課程四個部分。關于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能力與為人處世,其主要包括計算機、人文素質、思想道德以及高數等,旨在加強對大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與興趣對專業課程進行選擇,其主要目的在于對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興趣技能的培養,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而在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中,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訓練學習的專業技能,其主要包括了對計算機信號與系統、組織與結構、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VisualC#程序設計等。專業拓展課程的目的則主要目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熟練地應用所學的課本知識與相關技能,而目前我國應屆畢業生在人才招聘市場屢屢碰壁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知識沒有實用性,難以找到專業對口工作,學生的專業技能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這就要求高校在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中,更好地提煉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對專業基礎內容進行拓展。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培養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理論學習中加強對實際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最終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2關節點課程體系構建
高校在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需要將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關鍵環節牢牢把握,并且在對關節點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積極地尋找計算機專業能力以及素質培養的“關節點”。“關節點”課程體系的設置中應該體現出計算機的專業特色,并且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及能力,在課程體系實施及完善的過程中應該通過關節點課程體系的實行而實現。除此之外,高校在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應該對專業課程的改革進行試點工作,在此過程中逐漸地累積相關經驗,從而從整體上健全及實施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在構建關節點課程體系過程中,其主要因素包括對計算機專業的培養以及社會需求與學科優勢,在節點課程的設置上包括專業基礎、專業方向、專業核心以及專業四個層次課程體系,旨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在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對構建成敗起到決定性的因素為關節點課程體系的建立。在計算機專業的節點課程設計中,還涉及高校師資隊伍的管理、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完善及建設以及考核體系等。
2.3課程群的構建
為了能夠進一步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結構的構建,其構建的主要標準為基礎性、綜合性、開放性與創新性,主要宗旨為建立健全層次分明以及結構合理的漸進式課程群體,并且進一步構建專業課程群。一般來說,目前高校可以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分為基礎類、程序設計、計算理論與方法、IT信息服務、應用軟件、系統軟件、網絡與通信、多媒體技術、人文社會問題以及體系結構與組織十個課程群。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課程群的構建,高校教師必須認真地整理及優化組合相關課程的內容,通過總結內容的方式對課程內容進行挑選,同時合理適當地摒棄計算機專業課程中的過舊的、重復的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內容進行梳理,并相互建立相應的聯系,在課程安排的過程中要確保節點課程在課程群中的占有比例。高校教師在教授學生必備的課程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現階段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前沿發展概況以及與其他課程群或課程相關內容進行聯系,確保學生能夠接收到最前沿、最新的計算機發展狀態及應用情況,從而使學生能夠及時地了解及掌握計算機學科發展的新成就、新觀點與新動向。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技術在當今世界的廣泛應用,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中計算機專業仍然是最為火熱的專業之一,這便給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育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及任務。目前我國在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一定進步與發展,當前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現狀為層次化節點課程體系的改革,這也符合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但是,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完成此目標,需要社會、學校與教師的共同努力。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構建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過程中,不僅要符合計算機專業課程規律,同時還需要兼顧到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素質能力的需求。在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過程中,通過對層次化及節點課程體系的構建,能夠培養更多的計算機人才,最終符合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閱讀期刊:計算機科學與探索
《計算機科學與探索》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主管、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計算機學報級高級學術期刊,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報道計算機(硬件、軟件)各學科具有創新性、前沿性、導向性、開拓性及探索性的科研成果。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