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與哲學》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的國家級學術期刊!夺t學與哲學》雜志自出版以來,已成為我國醫學人文學方面的一份主要刊物,在國際同類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最早被評為“中國核心期刊”與“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國同時獲得兩種國家核心期刊的惟一人文醫學雜志。同時是國際上僅有的兩本同名雜志(另一本為美國的《醫學與哲學》)中的一本。
[摘 要] 目的: 探討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法:對24例住院女性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通過制定系統的護理方案, 根據住院精神障礙患者的不同病期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出院時空腹血糖較入院時有明顯的下降(P<0101)。結論:通過系統的制定護理方案,根據精神障礙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癥狀,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患者全面康復。
[關鍵詞] 醫學期刊發表,精神障礙,糖尿病,護理
糖尿病的治療包括健康教育、飲食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血糖監測等, 但精神障礙患者由于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異常, 控制能力較差, 治療依從性低, 往往不能嚴格遵循糖尿病治療方案而導致血糖控制不良, 最終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因此, 做好精神障礙伴發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有重要的意義。現將2009年3月~ 2010年3月本病區收治的24名精神障礙伴發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措施及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3月~ 2010年3月入住我院女病區的糖尿病患者, 共24例。入院前已經被內分泌專科確診為糖尿病, 病程015~ 11年。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第3版)確診精神分裂癥17例, 雙相障礙(躁狂發作) 7例。年齡29~75歲; 文化程度:文盲4例, 小學9例,初中5例, 高中7例, 大專1例。入院時空腹血糖( 812? 216)mmol/L, 其中5位患者血糖處在正常范圍。
1.2 護理
1.2.1 一般護理:對于精神障礙伴發糖尿病的患者在做好精神科常規護理以外, 根據糖尿病的特點給予針對性護理。藥物護理方面根據藥物的不同作用機制選擇餐前、餐中、餐后給藥, 劑量準確; 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胰島素需置冰箱中冷藏, 用前搖晃均勻, 經常更換注射部位, 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督促或協助患者料理日常生活、洗澡, 勤剪指(趾)甲, 做好口腔、皮膚、會陰護理, 盡可能預防皮膚感染的發生。加強血糖的監測, 特別是對于血糖不穩定的患者應增加監測的次數, 以及時評估治療效果。
1.2.2 急性期護理:精神障礙急性期患者因為自知力缺乏和自控能力差往往不主動配合治療, 所以對于這些患者主要進行強行控制。我們對于伴發糖尿病的精神障礙患者進食時安排專人負責, 固定餐桌,嚴格按照患者飲食治療的食量進行控制。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宣教, 要求家屬在探視時不要給患者留各種零食、水果和飲料, 對患者的物品每天檢查, 防止患者私藏食品, 以杜絕患者餐外進食。服藥時嚴格檢查, 防止患者藏藥, 確保服藥。由于急性期患者對于軀體不適常不能主動告訴, 所以護理上要加強觀察, 及早發現患者的不適表現, 避免患者出現低血糖昏迷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1.2.3 緩解期護理
1.2.3.1 健康教育:有研究認為對于急性期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健康教育的側重點應該在緩解期[ 1],所以對精神障礙伴發糖尿病的患者其健康教育也主要在緩解期實行。首先著重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相關知識、宣傳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引導患者加強自我管理, 主動向醫護人員提供病情變化的信息, 掌握飲食的調控, 配合制訂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達到滿意控制血糖, 以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其次要向患者說明低血糖常見的癥狀, 如出現頭暈、大汗、饑餓感等,以及低血糖好發的時間多在餐前和夜間, 指導患者做好自救的方法如即刻進食糖塊或糖水。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為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宣教, 同時在開放會客時間對家屬和患者進行針對性宣教。
1.2.3.2 心理護理: 由于精神障礙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病, 其治療都需要長期的甚至終身治療, 往往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使患者出現焦慮、憂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 讓其說出心中的煩惱, 掌握其心理狀態, 及時加以疏導,根據情況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
1.2.3.3 運動護理: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增強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體質量, 加速脂肪分解, 改善心肺功能,促進全身代謝[ 2]。當患者精神癥狀好轉后, 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在工療室進行適當的運動, 主要做一些快步走、廣播體操等,但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運動時間一般安排在飯后1小時左右, 飯前一般不主張進行運動, 因為此時血糖相對較低,運動時易發生低血糖。
2. 結果
出院時患者空腹血糖( 519? 115)mmol/L, 與入院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t=3187, P< 0101)。其中12例患者血糖處在正常范圍,與入院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V2=4146, P<0105)。
3. 小結
國外研究認為精神障礙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518%,大約為正常人的4倍[ 3], 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危害精神障礙患者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 對于這類患者的護理需引起精神科臨床護理的重視。我們發現, 通過系統的制定護理方案,根據精神障礙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護理,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促使患者全面康復。
4 . 參考文獻
[1] 柯琴芳1健康教育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 J]1全科護理, 2010, 8( 2B): 4681
[2] 呂宜鳳,龐積嵐1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物的指導[ J]1實用護理雜志, 2002, 18( 7): 111
[3] Wirshing DA, Spellberg BJ, Erhart SM, et al1Novelantipsy-chotice andnewonset diabetes[ J]1BiolPsychiatry, 1998, 44( 5):7781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