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門診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病原體的內容,本文作者就是通過對門診男性泌尿系統的相關內容做出詳細的闡述與介紹,特推薦這篇優秀的文章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病原菌
男性泌尿系統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來,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隨著臨床上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激素以及各種侵入性醫療操作的廣泛應用,呈現年輕化復雜化趨勢,如不徹底治療,將引起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癥、附睪睪丸炎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男性健康。為此本文針對門診男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體進行分析,為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來本院泌尿外科門診就診的男性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微生物標本,主訴有尿路不適、尿痛、尿道分泌物等可疑尿路感染癥狀,按照常規操作方法進行無菌采集。年齡為10歲~88歲,平均年齡為46歲。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復菌株,均按照常規方法培養分離。1.2儀器與試劑VITEK2Compact(法國);Bio-RadCFX96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美國);HeraeusGBB16培養箱(德國)。細菌培養、鑒定、藥敏試劑(批號:20140208);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擴增試劑(批號:20141001)。1.3方法菌株鑒定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藥敏試驗根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CLSI)2016年版標準判斷結果。細菌培養采用瓊脂分離法,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檢查采用實時核酸恒溫擴增檢測技術(SAT)進行檢測[1,2]。質控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ATCC2921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鉛黃腸球菌ATCC700327和陰溝腸桿菌ATCC700323,分別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和中國杭州怡丹公司。1.4統計學處理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細菌耐藥性監測中心推行的WHONET5.6軟件,進行細菌菌譜及耐藥性分析。
2結果
2.1病原菌種類分布及標本來源2644株分離菌株,其中葡萄球菌最多,檢出1114株,占42.1%,主要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MRS共1035例,占92.9%;支原體檢出441株,占16.7%,鏈球菌檢出285株,占10.8%,主要病原菌為無乳鏈球菌;衣原體272株,占檢出總數的10.3%;淋球菌226株,占檢出總數的8.5%,腸球菌檢出158株,占6.0%,主要病原菌為糞腸球菌。革蘭陰性桿菌140株,占5.3%,主要病原菌為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共計36株,占25.7%;真菌8株,占0.3%。不同病原菌在不同年齡段分布不同,除檢出最多的葡萄球菌外,20歲以下患者淋球菌檢出較高,20歲~60歲患者支原體檢出較高,61歲以上患者陰性桿菌檢出較高(表1)。標本來源有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膿液、拭子、中段尿。2.2病原菌混合感染2644株分離菌株,混合感染共檢出175株,占6.6%(表2)。
3討論
泌尿系統感染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常指病原菌引起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不同程度感染的病理過程,近年來男性患者發病逐漸增多。男性尿道感染者的病原微生物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非淋菌性尿道炎逐漸上升至首位,其中以葡萄球菌檢出率最高[3,4],與本文的調查結果相符。本研究結果顯示,每個年齡均以葡萄球菌檢出率最高,其他病原菌隨著年齡不同檢出率也隨之變化,20歲以下患者淋球菌檢出率較高,反映了患者性行為安全防護意識的缺乏;21歲~60歲患者都是支原體高發年齡[5-7],顯示支原體感染以生育期年齡段為主,也提示支原體感染率高低可能與性成熟及性生活頻率有很大關系[8]。而61歲以上患者則是革蘭陰性桿菌檢出率較高,可能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老化,加上其他基礎疾病導致免疫功能下降,使得條件致病菌更加容易侵襲。一方面,病原菌檢出率整個呈類似于峰狀分布,可能與男性的性生理狀態相關。另一方面,年齡不同,臨床醫生用藥也需要根據病原菌分布及其藥敏進行調整[9-11]。本調查中革蘭陽性葡萄球菌的MRS高達92.9%,革蘭陰性桿菌中ESBL占比25.7%,需要臨床醫生慎重選擇抗菌藥物,以達到相對較好的治療預期[12-14],緩減耐藥菌的產生。此外,有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的情況,也需要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混合感染率與以前的學者相關研究比較相對偏低[15-17],可能有些患者并未進行全面檢查導致檢出率偏低。綜上所述,本文較全面地調查了門診男性泌尿道感染的患者病原菌分布,年齡分布廣,患者發病數多,病原菌種類全,能夠為本地區門診男性泌尿道感染臨床診治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陳君 陳軾 倪娜 單位: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