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本篇音樂論文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及發展狀況的分析,我們再次認識到了我國民族音樂的寶貴之處,領會到了民族音樂的巨大魅力。對于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要積極的進行民族音樂等課程的教授,讓越來越多的人激發起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要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發揚及創新積極的奉獻出自己的力量,讓中國民族音樂能夠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持續發展下去,讓更多的人都能夠享受中國民族音樂這份寶貴的音樂文化財富。《民族音樂》(雙月刊)創刊于1975年,由云南省文化館主辦。是全國唯一民族音樂專業期刊,讀者遍布27個國家及地區,融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大眾性、世界性為一體,突出民族音樂主題,打造世界民族音樂品牌。雜志版式設計活潑大方,圖文并茂,全彩色精美印刷,突出民族特色,并隨刊贈送少數民族原生音樂實地采錄VCD/CD光碟。
摘要:中國民族音樂的形成歷史由來已久,經歷數千年仍然在我們的民族長河中熠熠發光,中國民族音樂一直是我國千年以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個中華兒女身上最深刻的民族印記。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民族音樂的內涵也變得更加豐富,值得我們去進一步對民族音樂進行深入探究和學習。本文主要論述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特征以及民族音樂在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民族音樂;特征;發展
中國民族音樂是中國人民智慧與千百年來實踐的結晶,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瑰寶,它起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扮演著五千年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是我國的古老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重要紐帶[1]。同時中國民族音樂也將我國不同民族的特色融合起來,促進了我國各個民族間的和諧友好相處。因此,對于中國民族音樂這一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我們要積極的對其進行保護,在保護的同時也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揚,將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音樂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一、中國民族音樂的特征
(一)民族性
由于我國自古以來就擁有蒙古族、回族、壯族等眾多少數民族,是世界少數民族中的“民族大國”,因此民族性是我國的民族音樂最鮮明的特征[2]。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習俗、風土人情也造就了內容樣式豐富多彩的中國民族音樂。不同民族的民族歌曲在一代代人們中間流傳,成為了一種民族象征,象征著這個民族的民族精神。例如:藏族著名的民族歌曲《青藏高原》、維族的《掀起你的蓋頭來》,以及陜北地區流傳至今的民歌《走西口》、《蘭花花》及《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等。
(二)地域性
我國的國土面積廣大,使得民族音樂在民族性的基礎上又凸顯出了鮮明的地域性特色。不同地區的同一個少數民族其流傳的民族歌曲也是大不相同的,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就是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除此之外,由于地域不同所使用的方言也各不相同,在民族歌曲中加入方言就使得民族歌曲的地域性特征更加凸顯出來。例如:東北地區盛行二人轉,西北陜北地區則盛行信天游,南方則與這些地區又有所不同,盛行采茶歌、祝酒歌等。
(三)文化傳承性
民族音樂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地區的民族音樂,承載著不同地區的歷史與文化。同時民族音樂也隨著民族的變化發展而出現新的變化。因此,對民族音樂的傳承也就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我們的民族音樂也在時間的積累中,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誕生出新的意義。
二、當前我國的民族音樂發展現狀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兒女都對民族音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讓我國的民族音樂在體裁、編曲、風格上都體現出了多樣性的特點[3]。但是,隨著近代化的發展,外國音樂體系理論逐步滲透到我國的音樂教育當中,學校的音樂教學基本上都采取西方音樂教學理論及模式來進行。造成了我國音樂教學的盲目西化,將西方的價值標準作為最主要的創作標準,而輕視了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造成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的窘境,民族音樂發展環境更加嚴峻。
三、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
(一)加大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
民族音樂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要加大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避免這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從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消失。例如:為了保護這種文化,我國黨和政府都十分重視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了民族音樂的補救工作,并編纂了《中國歌謠集成》。將這些民族歌謠用文字等具體有形的方式記載下來,使其便于保存和流傳。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揚還是要落在我們青少年的身上,青少年才是民族音樂得以繼續傳承的關鍵。所以要加強對青少年民族音樂的教育。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大民族音樂教學的比重,通過逐步教學,形成完善的中國傳統音樂教學體系。同時開設民族聲樂、古箏、琵琶、二胡等器樂課程,大大的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
(三)繼承、發揚和創新我國的民族音樂
對于我國民族音樂的繼承也要有選擇性,不能夠囫圇吞棗一股腦兒的將其繼承,而是將其中優秀的民族音樂加以繼承,對民族音樂中的糟粕進行剔除。將民族音樂中的精華繼承好了,才能夠保持好我們不同民族的民族音樂的特色,才能夠使民族音樂發揮出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要對我國的民族音樂進行積極的創新,與世界文化進行接軌,豐富我國的民族音樂寶庫。通過創新,可以讓民族音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能夠讓給我們的民族音樂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國民族音樂的特色并喜歡上中國民族音樂,使我國的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的大舞臺上大放異彩。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