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工程師論文分析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風險,提出防范措施,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也為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前景,在業務發展速度迅猛過程中,固然存在潛在的風險,但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嚴格執行,規避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各個環節顯現的風險,就一定能夠將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有效防范和降低,在服務于高速發展的國家經濟建設同時,確保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原《重慶建筑大學學報》)1957年創刊,是重慶大學主辦的建筑工程類學術刊物(雙月刊),主要反映土木工程、市政與環境工程、暖通工程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學科領域的最新理論科研、工程應用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培育土木建筑和環境科學人才,推動建筑學科發展繁榮。
近年來,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隨著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快速發展,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風險也日益突出。通過對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風險種類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討,提出相關完善規定、有效審查等具體防范風險的措施,保障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穩健拓展。
【關鍵詞】工程造價 咨詢 風險防范
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發展迅速,成為各單位業務收入的重要增長點。但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違規問題,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視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等。本文將結合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運營模式及近年內、外部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分析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面臨的風險隱患及審計重點,防范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風險。
一、工程造價咨詢主要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聲譽風險
聲譽風險是指由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及其他行為或外部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對商業銀行負面評價,由于社會評價降低而對行為主體造成危險和損失的可能性。其嚴重的表現形式就是媒體曝光、法律訴訟等。如果工程造價咨詢業務一旦被發現其產品或服務存在嚴重缺陷、收費不服務等導致訴訟、內控不力導致違規案件等,則即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事后的危機管理,也難于彌補對銀行聲譽造成的實質性損害。
(二)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其主要表現形式:一是未按合同及時收取費用。二是未經審批擅自減免收費。三是存在以現金方式收取費用,及通過個人賬戶過渡造價咨詢費。四是由個人賬戶支付委托單位費用。五是超權限、超資質范圍簽訂合同。六是過渡賬戶收取的收入轉入個人賬戶,截留收入,為了“小團體”利益,將收取的造價咨詢手續費賬外存放等操作風險。
(三)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或者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后果時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建設領域是我國經濟活動最為活躍的領域,也是案件和法律糾紛高發區,有些人出于利益考慮采取行賄等各種不正當手段,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四)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是指因法律法規因素所引致的由企業承擔的潛在經濟損失或其他損害的風險。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是建設銀行向社會提供的中介服務,其合法性是至關重要的。法律風險主要發生在合同簽訂、資質使用、履約責任、經濟糾紛處理等環節。
(五)技術風險
由于工程技術的高速發展,行業規則的不斷變化,設計標準的不斷進步,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升級等,從業人員技術水平產生一定的局限性,咨詢活動可能未能正確體現新規則、新技術的應用,違反執業規則,從而造成咨詢成果質量不合格,給客戶利益和建行聲譽帶來損失。
二、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風險防范措施
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具有專業性強、業務條線清晰的特點,必須遵循專業專注的原則,按照國家行業管理部門及我行專業化經營與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提升造價咨詢業務專業化經營水平,夯實做大做強造價咨詢業務。雖然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風險不可完全消除,但通過對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風險種類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討,可以采取和完善相關規定、有效檢查等一系列內控措施,降低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風險。
(一)強化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
制度缺陷是各項業務風險發生的關鍵因素,在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經營和業務拓展中,要加強業務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
1.要根據行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及時修訂更新制度,特別注意對業務流程的梳理,及時評估制度的健全性,及時傳導和執行行業監管要求和行業規范,將我行制度與國家法律法規、各地方政府政策的進行銜接,有效地防范監管風險。
2.完善操作規程,完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的財務管理制度,制定成本支出控制措施。建立規范咨詢服務收費定價和相應授權審批制度,控制隨意收費和任意減免行為,杜絕利用員工賬戶過渡、保管客戶資金等各類違規違紀行為。
3.進一步明確工程造價咨詢業務中崗位職責,完善崗位制約制度,優化專業結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財務資源配置,充分調動員工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規范業務操作,強化會計基礎管理,確保臺賬報表和檔案資料的完整規范。
(二)堅持有效的監督檢查制度
1.管理部門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加強對造價咨詢業務管理和檢查,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和人員、重點機構和時段的檢查。
2.基礎管理缺陷是發生頻率最高的問題,極易誘發事故、法律糾紛和案件,因此一定要加強造價咨詢業務合同管理、印章管理、臺賬管理、檔案管理,規范業務經營行為。
3.加強檢查和督促整改,強化合規意識,根據對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檢查的范圍、頻率和內容,對違反法律、規章制度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和能力,切實做到防風險于未然。
(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加大業務培訓力度
1.要經常對員工開展執業道德、愛行愛崗教育,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和崗位責任意識,持續有效地開展風險排查和員工行為排查防范道德風險,嚴防案件發生,將風險意識融入每一個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打造思想過硬,業務精通專業隊伍。
2.為了促使從業人員達到執業要求的技術水平,必須經常性地進行培訓和考試,來規范的業務操作、嚴格的質量控制、切實將從業人員技術水平提高到行業要求,能勝任承接的各項咨詢項目,提高履職能力和業務服務水平,提升建行品牌。
3.工程造價咨詢屬于知識型服務行業,其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所以,穩定專業隊伍、增加新生力量補充專業技術人員,滿足行業主管部門對經營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和業務開展要求。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