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闡述高層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相關內容,并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科學的、可行性的解決措施和建議,以期為我國高層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展諫言、獻策。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特別是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國家對基礎性建設的投資不斷加大,建筑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不斷吸收和革新先進的施工和管理經驗,提升單位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混凝土施工技術也趁勢得到快速的發展,特別是高層混凝土施工技術不斷得到躍升。
二、混凝土施工技術概述
1.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骨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經混合攪拌硬化成型的一種人工的石材,是由膠凝材料將骨料結合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在我國,普通混凝土主要是用約12%的水泥、8%的水和80%的骨料攪拌而成的,特別是商品混凝土得到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作為世界最大的水泥產、耗國,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革新,促使我國混凝土不斷得到優化,得到可持續發展,并不斷進行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引進和革新,進一步提升我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展程度和國際競爭力。
2.混凝土配制和輸運概述
針對不同用途、不同施工強度的需要,應科學配比混凝土各組分。選用低水化熱得水泥,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自來水的用量。例如在選用粉煤灰普通硅酸鹽等類型的水泥,必須按照國家現行標準GB1344-92執行,如果使用的水泥粒徑越細、標號越高,則用量也就越大,其活性與水泥強度就越高,混凝土自身的特有性質諸如收縮值等參數也就越大;可適當的添加粉煤灰,不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減少水泥使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增強混凝土本身的密實性,不斷強化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減輕混凝土的可塑性,并參考GBJ146-90標準中Ⅰ、Ⅱ級標準技術要求;適量的摻加合適的減水劑,可以延長混凝土的水化熱釋放速率,并使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延長,提升混凝土的理論強度和使用的耐久性;科學控制粗骨料連續級配,有效控制針片狀含量(<15%)和含水泥量(<1%)不會超標,從而有效地較少混凝土自身的含砂率,有效地減少混凝土自身的收縮性質。
嚴格執行有關預拌混凝土質量控制的規定,確;炷恋馁|量,防止混凝土在澆筑施工中產生裂縫。混凝土原材料要求:水泥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制備的,石子為級配卵石,粒徑為20mm-40mm;砂為中粗砂,其砂率控制在38%-45%之間,含泥量不大于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泥用量不能小于300kg/m3;混凝土坍落度一般為6cm-8cm,如不添加粉煤灰,則水灰比不應超過0.5,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應科學的控制在4小時-5小時左右,混凝土的科學配合比在正式生產前應向監理工程師和甲方項目負責人提交原材料合格的檢驗報告并經準確審核簽字認可,未經審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報告不允許生產。
運輸混凝土使用專有車輛運輸,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運輸時間。在混凝土輸運過程中應不斷攪拌混凝土,避免商用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從而影響混凝土特有的性質和混凝土強度。在施工現場,應對輸運的混凝土進行坍落度檢驗,并科學記錄,確保高層建筑施工澆筑的順利進行,對混凝土運輸時間的管理和坍落度的測定必須有商品混凝土廠家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代表的共同監督、抽檢并簽字核實。
在高層施工材料和澆筑方法允許的條件下,應采用盡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高層建筑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50±10)mm左右,盡可能減少混凝土的泌水,并科學控制混凝土含氣量和初凝時間。施工監理和技術人員應重點審核商品混凝土配制的原材料、配合比等,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試驗中確定的配合比投料,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科學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攪拌時間,并及時對砂子、碎石的含水率進行測定,科學調整混凝土的需水量,從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特性和強度要求。
3.高層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術
高層混凝土的泵送技術最早是在20世紀初由德國和美國提出的,并通過不斷的改進和革新,使其泵送理論得到快速的發展。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是通過泵和管路,依靠壓力將混凝土輸送到施工澆筑區域的技術。高層泵送混凝土具有無噪聲、無粉塵、施工速度快、節省勞動力、施工效率高、綜合施工費用較低等優點,有效地改變傳統大面積澆筑的弊端和出現的問題。
輸送泵管道的布設應做到鋪設路線短、彎道少、接頭嚴密,確保管路鋪設科學,混凝土澆筑順利。影響混凝土可泵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管路、石子性質、水泥的用量等。在混凝土配制的粗骨料中以卵石制成的混凝土的可泵性最好、混合材料次之,碎石最差。
三、高層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問題及措施
1.高層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的堵管及控制措施
在高層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場地一般較小,加之高度不斷加大,傳統的吊斗式提升設備已經無法滿足高層建筑施工混凝土的需求,泵送混凝土由此產生。混凝土泵送設備主要包括混凝土泵和配套的混凝土泵管?茖W選擇混凝土輸送泵的型號、功率,確保輸送過程的安全并滿足混凝土澆筑強度要求等;炷帘玫膲毫^大或過小都會造成混凝土堵管的現象發生。泵輸送管道內壁不干凈也會導致堵管;輸送泵的管線路太長,彎管太多,也會不同程度的造成堵管;另外,由于混凝土輸送過程中操作不當,致使混凝土停留時間過長,也會導致堵管的發生。
控制混凝土輸送管堵管的措施:在泵送混凝土砼施工前必須根據高層施工工程特點科學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泵,并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和專業培訓;在混凝土輸送管連接時,必須清除泵管中及管接頭外殘留的混凝土,盡可能少用彎管,同時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連接、固定管路;在泵送高層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應先對輸送管路進行清洗,確保器清潔,再進行泵送混凝土施工。
2.高層混凝土的強度偏低及相關控制措施
在高層混凝土泵送或吊斗施工建設中,由于客觀因素常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夠,其中主要有:實際水灰比大于設計水灰比。便于泵送施工操作,混凝土實際用水量比理論設計用水量要大;混凝土中各成分的含水率發生變化,現場施工和監理人員未及時、科學的調整;粗、細骨料質量因素;炷林苽渲泄橇霞壟洳缓,含泥量過大,石子針片狀含量偏大等;摻用的混合材料及其選用的泵送劑性能太差;混凝土養護不好。
在高層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監理和施工技術人員應對控制點進行全面的檢查,并積極落實施工技術保證措施、現場組織措施,并要求混凝土供方的施工交底,并嚴格執行國家混凝土制備的相關規定:合理調度攪拌輸送時間,科學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科學控制高層混凝土泵送澆筑的高度和厚度,確保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振搗方法要求科學、正確,確;炷翝仓膹姸群托阅。
四、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得到不斷的發展,使得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較大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高層建筑的施工建設,只有認識和發現施工中的問題,按照國家施工相關規范,并通過建筑實踐去認識和解決,且通過對國內外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的引進、吸收,提升和完善我國高層混凝土施工技術。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