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保證會計行業能夠正常健康運行的保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會計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接著就如何做好職業道德建設展開論述。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存在問題,解決措施,會計高級職稱的評定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會計行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也缺乏必要的監督,存在著會計報表失真的情況,出現了很多的違規違紀的資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會計行業的順利進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會計行業存在的道德問題,接著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會計行業出現的道德問題原因分析
(一)受到各方面利益的誘惑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計出現職業道德出現嚴重滑坡,主要原因受到利益的誘惑和驅動。在實際過程中,會計通過制造虛假的信息,從而獲得他人的信任,然后會計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減少稅金等利益。同時有的單位領導在實際工作中,利用職務升遷、增加薪水等手段等獲得巨大的非法利益。因此,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素質就會直接會計信息的質量,這就給會計制造虛假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時會計人員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好處,出現職業道德缺失的情況,主要因為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不完善。 《國際商務財會》是商務部主管、中國外經貿會計學會主辦的國家級專業刊物。她是唯一一本介紹進出口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對外投融資、國際經濟合作業務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專業雜志。她關注全球,理論和實務并重。
(二)當前會計制度的局限性
在實際過程中,會計制度的局限性,為會計造假創造了很大的空間。會計為了獲得更多的非法收益,就會制造更多的虛假業績,比如會計為了不讓外人察覺,就會提前確定收入,與此同時,對確認費用進行推遲;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受到體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很強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缺乏規范性和合理性,就會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會計信息制造者高估損失、低估損失等手段操作利潤。
另外,會計相關規范準則具有滯后性,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更顯,就會為會計信息造假創造便利的條件。同時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的會計制度和準則已經不能完全實際需要,在客觀上加速了會計造假的頻率。
(三)會計失信成本較低
在過去查出來會計造假的行為,比較重視經濟處罰,但是輕視法律的處罰,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的權威和效力。在實際過程中,與造假取得的經濟收益和政治權益而言,造假的成本就顯得非常低,經濟處罰主要針對會計所在的單位,很少波及到會計本人,就會助長了會計做假賬的行為。
(四)監督力度不夠
我國對會計的監督方式主要包括內部和外部監督,其中內部監督就是單位進行內部的監督和管理,外部監督就是國家相關的財務部門、稅務部門以及審計部門等對相關單位的財務信息進行監督和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許多監督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很多的問題。有的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人員沒有完全獨立出來,就會導致監督沒有充分應有的功能或者作用。而外部監督涉及的方面、內容較多,任務比較重,很多監督的措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經常出現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的情況。有的單位在實際財務工作過程中,盲目的強調經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對會計違法亂紀行為的監督,再加上會計、財政、審計以及稅務的監督標準不統一,出現管理混亂的局面,功能責任落實不到位,不能從根本上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
二、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意識的對策
為了保證會計行業的良性發展,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會計的職業道德和技能水平。
(一)要培育會計良好的道德意識
在會計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就要培養會計良好的道德意識,為會計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證與社會各方面發展相協調,與法律發展更新相同步。為了保證會計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誠實守信,就要逐漸培養會計的誠信意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能弄虛作假;同時還要發揮誠信示范作用。
(二)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
為了保證更好的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監督,要建立必要的誠信檔案,具體包括基本、守信、提示以及警示信息。為了保證誠信檔案的完整性,要記錄會計人員的基本情況,平時工作的表現及行為,出現的違法違規的行為,以及因為違法法律受到處理的行為等。因此,在進行會計人員誠信檔案管理過程中,要建立動態的管理機制,保證會計誠信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同時,會計人員要及時有效的向單位如實提供各種真實的誠信信息、資料。
各單位要做好誠信檔案的歸集和錄入工作,做好會計誠信信息的披露工作。會計誠信檔案記錄期限至個人不再從事會計工作止,對相關人員失信和處罰等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和披露,是加強會計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使誠信執業者受到社會的信任和尊重。
(三)要對會計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個人道德修養,主要通過自我教育和社會教育來實現。就目前而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會計的道德建設在短期內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各個單位要充分把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結合起來,避免會計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還要定期組織會計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防止出現營私舞弊的行為。從根本上維護好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避免損害國家利益。
單位要引導會計人員進行必要的自省和自律,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因此,作為會計人員每天都要反復檢查和反省,如果發現違背常理和道德的行為,要保證及時糾正。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會計行業的順利發展,就要提高會計的道德意識,提高職業技能素養,避免出現違法亂紀行為。因此,作為會計個人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自己誠實守信的意識;單位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加強對會計行為的監督,保證會計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韓洪靈,陳漢文. 會計職業道德之性質與實施:契約理論視角的解說[J]. 當代財經,2007,02:111-117.
[2]程勇. 企業倫理視角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障礙與路徑探討[J]. 企業經濟,2011,05:183-185.
[3]黃勇. 關于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研究[J]. 商業經濟,2006,01:110-113.
[4]《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與自律機制研究》課題組,韓傳模,田琨儒,劉建平,張俊民,郝景昭,周曉蘇. 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機制[J]. 會計研究,2001,01:38-42.
[5]黃建來. 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6]吳水澎,劉啟亮. 會計制度公共領域與會計職業道德[J]. 會計研究,2005,11:3-7+96.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