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但是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其的發展。文章在對我國的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及原因做出詳盡的分析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新思路。 《中國經濟周刊》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內目前唯一一份經濟周刊雜志,也是中國最早的一份經濟周刊。前身是《中國經濟快訊》周刊;1992作為經濟內參創辦;1999年公開發行;2002年首次改版;2003年正式更名。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難,對策,經濟職稱論文范文
一、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甚至畸形。首先大部分小微企業過分依賴內源性融資,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資金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僅依靠內源融資會阻礙企業擴大規模,阻礙其發展。其次小微企業外源性融資構成不合理,過分依賴間接融資,直接融資規模小。小微企業主要融資渠道包括內部融資和債權融資。內部融資主要由自有資金、折舊基金、留存收益組成,內部融資具有成本低、能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等優點,成為我國小微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我國小微企業主要采用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的融資方式,其融資渠道過于狹窄。此外,高昂的融資成本使得企業融資困境加劇。首先由于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較大,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在與銀行交易時明顯處于弱勢地位,只能接受銀行給定的高利率貸款。其次貸款中間費較高。再次民間借貸利率高。因為企業能獲得銀行貸款的機率小,所以很多小微企業把目標轉向缺乏政府監管的民間借貸,小微企業巨大的供需缺口提高了民間借貸利率,使其融資困境進一步加劇。
二、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夠
近年來盡管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財政部也頒發《小企業會計準則》,以規范和引導小微企業經營,但小微企業貸款融資難問題依然嚴重。我國大部分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都是針對籠統的“企業”制定的,對扶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法規則較少。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只有在制定當時落實過,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引導機制,使得政策缺乏時效性和可實施性。
(二)金融體系因素
1.我國現有的金融體系不健全。我國金融機構更愿意將資金貸給國有大中型企業,這與我國金融體系本身存在的缺陷有很大關系,其缺陷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一是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積極性不高 。原因表現在銀行貸款給小微企業存在高風險、高不良貸款率,而且貸款單筆金額小、頻率高增加了人工成本。二是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空缺。我國金融管理部門對設立小微金融機構門檻較高,目前能夠設立小微金融機構的只是大中型商業銀行、小型商業銀行,對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設立小微金融機構有嚴格限制。三是民營金融機構發展緩慢。
2.民間融資和信用擔保體系不規范。一方面現階段我國的民間融資處于無管理狀態、缺乏規范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多問題,如:融資后的收回問題,融資成功后的分成比例等。另一方面我國信用擔保制度處于萌芽期,因而存在擔保機構少、規模小、品種單一、擔保體系管理制度及風險控制制度不健全、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等問題,進而加大了小微企業的貸款壓力。
(三)小微企業自身因素
1.企業財務制度不規范。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與融資機率成正比例關系,我國大部分小微企業存在賬簿、會計憑證等財務資料登記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完善、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因此難以獲得銀行貸款資金。
2.企業信用度較差。我國當前的信用體系建設正處于起步初期,小微企業缺乏信用觀念且法律意識不強,財務管理不規范,企業的信用記錄不清,債務處理不當,拖欠賬款、貸款逾期等情況突出。此外,小微企業實力弱、經營風險大,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企業信用,造成企業信用狀況較差,銀行貸款給小微企業變得更加謹慎。
3.企業經營管理落后。我國大多數小微企業以家族經營模式居多,存在經營管理理念落后、經營管理能力差、產權不清晰,決策者的權利高度集中,企業管理制度欠缺民主,企業經營成敗完全取決于決策者的個人理念。
三、解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途徑
(一)相關部門應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探索和開辟多元化融資渠道。
1. 制定和完善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制度。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專門針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對現有的但不完善的法律進行修改、調整。地方政府也應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加強探索和開辟多元化融資渠道來解決小微企業發展問題。比如:建立政府牽頭建立“小微企業倒閉風險公積金制度”。
2.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及小微企業管理機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都對大中型企業情有獨鐘,對小微企業缺乏積極性。為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就一定要建立并完善政策性金融扶持體系。我們可以借鑒韓國建立中小企業銀行、德國復興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經驗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二)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在我國,信用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擔保,一旦企業出現不良貸款,造成的風險是由信用擔保機構獨自承擔。而在美國則實行部分擔保,通常由企業、擔保機構、金融機構三方來分散風險。筆者認為我國小微企業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建立擔保資金補償機制,為小微企業貸款提供擔保風險補償資金。二是建立擔保風險分散轉移機制。三是建立以銀行信貸為主,證券市場融資和綜合融資協調發展,建立信用擔保與投資、信貸、基金管理、租賃等業務相互配套、功能互補的綜合支持體系。
(三)建立健全的金融體系
1. 建立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我國小微企業要想走出融資難困境,僅僅依靠商業銀行是遠不夠的,還需要建立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促進企業能夠順利融資。
2. 促進民間金融機構規范化發展。民間金融屬非正規金融,是我國小微企業較為重要的融資方式之一。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境,一方面各金融機構就需要有合適的競爭才能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另一方面我國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民營機構的管理力度,放寬對民間金融的市場準入限制, 并通過制度規定其為正規金融體系,建立更多民間金融機構,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四)加強小微企業自身建設
1.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自身信用。小微企業要走出融資的困境,必須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增加企業信用意識,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首先在處理會計資料方面,要嚴格遵循國家會計準則,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在編制會計報表方面,做到實事求是,嚴禁弄虛作假。其次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方面,還應建立財務預算決策制度。再次在資金往來方面,要誠實守信,對從銀行金融機構取得的貸款要按時還本付息,按照國家統一的財務制度建立內部財務管理辦法。
2.采用現代化管理制度。打破原有“家族式”的經營管理模式,把原來的單個經營、合伙經營改造為規范公司制企業經營模式,經營較好的企業可以發展為股份有限公司。小微企業應積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同時經營者應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并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還要建立內部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員工樹立與企業共榮辱的觀念。
參考文獻:
[1] 劉向民.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分析[J].經濟師,2009(3):79-82.
[2] 施媛.關于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及破解其融資難問題的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2(7):31-45.
[3] 盧阜.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國際借鑒與路徑選擇[J].科技經濟市場,2012(3):62-67.
[4] 陳和欽.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09(5):7-29.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