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所學習的物理實用性與理論性均較高,許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雖然花了很多心思但最終的考試成績還是差強人意。同學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對物理問題的思考路徑和對公式的應用均存在著錯誤,因此我們在對物理予以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與思路。基于此,本文就結合筆者自身學習經驗,談談高中物理解題思維方法的運用,以期為同學們學習物理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運用;分析
高中物理可以說是對物體在運用方面的規律予以研究以及對各類物理現象予以反映的一門學科,和思維方式的應用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解答物理題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能夠將較為困難的問題簡化,并提升我們的解題與學習效率。
1高中物理解題思維方法的分類和含義
1.1解題思維方法分類
大部分同學升入高中后在學習時均會感到較為吃力,特別是在學習物理這門課程時,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我們在對物理予以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思維方式較多,如整體隔離法、代換推理法、假設法以及類比思維法等。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掌握正確的解題思維不僅僅是為了能夠取得一個滿意的分數,更是為了提升自身的思維與創新能力。
1.2物理思維解題方法的意義
綜合性強是高中物理這門學科的主要特點,由于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使得教師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解題思維與方式的培養,主要是由于通過多解題思維與方式予以有效的應用能夠簡化解題步驟,這樣有利于我們知識視野的拓展,同時還能夠提升我們大腦的創新意識與發散思維。
2各種物理解題思維方法的應用
我們在對部分物理問題予以解答的過程中,若只是死板的對教材當中的定義與原理予以應用,那么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就會較為麻煩,且步驟較多,但如果對解題思維予以巧妙的運用,那么問題就會變得極其簡單,并不需要我們花費太大的力氣,進而提升解題效率。例如,某小物塊處于一斜面底端,并以初動能力為E滑上長度足夠的斜面,隨后再次滑到斜面底端,若已知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時速度為V,克服摩擦力做功為E/2,設物塊初動能為2E,那么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為多少?克服阻力做的工為多少?我們在對這一問題予以解答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代換推理的思維方式,來將2E代換成E’,那么克服阻力所做的工則為E’/2即E,其返回斜面底端過程總所做的功為E,這樣在通過推理之后就能夠知道返回斜面底部的速度為v’,符合mv’2=2mv2,v’=√2v。
2.1整體隔離與代換推理法的運用
第一,在高中物理解題中,整體和隔離事物方法的運用是一種基本思維。整體主要即為不能過于糾纏細枝末節,要有機結合幾個物體、相關物理過程,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思考。而隔離即為合理劃分一個完整的物理過程,將其分為幾個部分,全面細致的分析內部物理關系。在進行解答的過程中,諸多物理習題都需要運用先整體后隔離的思維方法進行分析探究,要立足于準確、全面地對整體和外界間的物理關系進行分析把握,把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挖掘出來后,才能將相關的等量關系得出,立足于此,再隔離其中的某一物體,從而更加便捷的把題目的正確結論得出。第二,對推理和代換方法的運用而言,在解題的過程中,實際上諸多物理習題在計算的時候都立足于原理和標準概念,這樣既會囊括很多繁瑣的步驟,花費較長的解題實踐,同時很容易出現計算上的錯誤。但是如果可以把推理、代換的思維方法在解答物理習題中科學靈活地運用,準確群面地把握不變物理量、同一物理過程中各個方面相同的物理量,對熟知的物理模型和產生的新問題進行等效處理,既能讓整個解答過程更為便捷,同時還可以把解題效率顯著提高,使我們的物理思維得到拓展。
2.2假設法的運用
在大部分物理過程當中,其發展與發生的具體變化具有多種可能性,因此對這些物理過程予以分析前,我們要通過假設的方式來對其予以分析。并且在高中物理解題思維當中假設法也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方式。我們在對物理問題予以解答時,通常會難以對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予以正確的判斷,此時我們就可以對物理題目當中的內容予以大致的定性分析,同時找出各種可能性,再根據找到的可能性提出與之相應的假設,然后將其作為基礎來進行精確的定量分析,進而得到最終的結論,最后還需要通過驗證來檢驗我們提出假設的正確性。
2.3類比思維法的運用
類比思維法主要指的是把我們需要研究的目標放在一起,首先對他們所具有的共同點予以分析,然后將某個目標的規律特性應用到另外的物體當中,我們在解答物理問題時經常會運用到這一方法。例如,在研究電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類比成重力場,引力勢能問題同樣能夠應用到電荷問題中。通過對類比思維的應用,能夠讓我們更加全面的對問題予以思考,并且在進行類比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夠對學過的知識予以總結與歸納。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物理方面的解題思維體現著我們的解題能力,同時其也是提升我們物理解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解題思維,這樣我們在能夠在今后的高考中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同時也為我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士杰.高中物理學習中解題思維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15):61.
[2]賴豐亮.探析思維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巧用[J].高中數理化,2015(02):31.
閱讀期刊:《現代物理知識》
《現代物理知識》辦刊宗旨:介紹科學技術知識、推廣科技成果、提高全民族科須技術水平;陶冶讀者的科學情趣,促進中外交流。讀者對象: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學管理干部、大學生、中學生和其他物理學愛好者。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