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知識與人才聚集的場合,本篇政工師發表論文在開展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要把相完善的校園規范制度作為基礎,加強相關黨政精神、政策的學習,不斷地創新黨建思政工作。可以發表政工師發表論文的期刊有《政工研究動態》(半月刊)創刊于1998年,是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主辦的中央級研究動態型、信息參考型期刊,為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刊,是全國宣傳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權威媒體。
近年來,學校黨建以及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在進步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文章指出,要徹底做好這一工作,必須把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與黨建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文章就這一問題闡述了高校基礎黨建以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思路。
[關鍵詞]
高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思路
校園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針對性以及時效性,要把校園工作作為基礎內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及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踐指導性,通過實踐摸索,不斷地開展新的思路。在近年來高校工作開展過程中,校園黨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要貫徹高校黨建的會議基本精神,這對維護校園穩定、推進高校工作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現階段基層黨建與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1.1基層黨建與學生思政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基層黨務隊伍存在著隊伍任務選配困難的問題。在現階段的校園基層黨建隊伍中的工作人員大多身兼數職,他們憑借著自身奉獻精神,獻身于繁重的黨建工作之中,但是卻無法享有自身的政治與經濟待遇。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基層黨建工作人員的配置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匱乏的問題。在現階段的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著極其匱乏的問題,缺少專業的黨務工作人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核心工作人員,一般是由系主任以及其他主任擔任,直接導致工作過于繁忙的現象;另外因為待遇以及發展等問題也導致了隊伍發展過于薄弱。最后,教師入黨積極性不佳。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受西方文化的沖擊,各種功利思想、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影響著教師的思想與價值觀。導致部分教師過度關注自身利益,片面地強調經濟利益的問題。
1.2高校基層黨建與學生思政工作呈現弱化發展的趨勢首先,少數黨政干部對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入。在校園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校園領導以及教師對于教學任務以及學科工作較為重視,相對之下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黨建以及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深入的開展相關工作,甚至相關工作過于形式化。這種工作認識直接影響了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實效性。其次,黨建以及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著形式過于單一的問題。學校在開展相關活動的過程中過于刻板、沒有創新性,一般會通過說教甚至讀報方式應付了事。這種方法嚴重地影響了工作的整體效果。沒有充分地解決實際問題,導致了黨員缺乏政治素養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相關方針政策的落實。
1.3網絡媒體的發展給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帶來的影響在信息時代,微信與4G網絡等新媒體的興起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網絡已然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網絡信息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以及思維模式。在未來的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重視網絡教育,利用校園網絡正確引導學生的信仰以及價值觀念,為校園黨建以及思政工作奠定夯實的基礎。
2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開展的有效措施及思路
2.1優化基層黨建與思政工作機制,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首先,完善黨建與思政工作相關保障,加強隊伍的積極性。要把黨建以及思政工作融入到教師的績效考核中,優秀的黨建工作人員可以在其晉職以及評優等方面有效考慮,根據工作狀況進行表彰與鼓勵,針對兼職的工作人員要通過一定的物質獎勵以及工資津貼進行補助,把額外的黨建與思政工作納入年終核算的科研工作中。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激勵政策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為基層黨建與學生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其次,完善基礎黨建干部與教師隊伍的建設,保證黨建與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高素質的人才決定著黨建思政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質量。黨建干部以及教師隊伍的素質能力直接影響著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要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完善、提高、優化隊伍素質能力,加強對隊伍的學習、培訓以及研究教育。要將黨建思政工作與習近平同志的講話、國家的相關精神與政策緊密的聯系起來,通過相關的黨政培訓,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能力與師德教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增強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養、業務能力水平以及人格魅力,有效地提高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最后,優化黨員隊伍配置結構,加強隊伍綜合能力。提高隊伍素質能力建設,做好黨員發展工作。開展黨建與學生思政工作的過程中要把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作為基本目標,通過向教育以及學習理論培養學生的世界觀,通過對黨員信念的正確引導,明確其內心對共產主義的信仰的追求。黨建與思政活動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提高創新性,加強對優秀人員的吸引力。要在多個領域提高對黨員以及學生的關心,積極解決他們在學習、科研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性,通過實踐活動加強黨的號召力,從而達到完善黨建隊伍的最終目的。
2.2創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思路首先,根據具體狀況,開展相應的黨建與思政活動。在開展相關活動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類別的黨員群體展開不同的活動。如,開展以教職工為主相關活動的時候,要把教學科研建設作為主要內容,提高教師對黨的教育工作的忠誠度。其次,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提高黨建思政工作的實效性。要改變傳統的學習、研討以及座談黨建活動,充分地利用課堂以及網絡教學拓展教學活動,提高黨員與學生的參與程度,加強黨組織的吸引力以及凝聚力。
2.3完善工作內容,提高黨建與思政工作的實效性首先,將黨建與思政工作與學校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加強工作的實效性。在開展校園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重視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在開展校園工作的過程中,要綜合黨組織與相關部門的決策,明確工作的中心任務,聯系實際情況,提高工作的內在聯系。通過黨組織與科研行政部門的緊密聯系,加強二者的工作效果。其次,要建設完善的黨建管理制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根據校園的工作目標以及具體任務,制定出科學的系統的黨建與思政工作任務的同時要完善相關的基礎管理工作。把黨建工作細化,通過精細化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執行方案。例如,可以針對黨建工作的不同階段的具體目標制定相應的細則,對基礎黨組織的考核、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職責等方面也要細化,制定相應的標準與制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保障基礎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整體效率。
2.4發揮網絡優勢功能,提高黨建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在信息時代,網絡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有著開放性、及時性以及交互性的根本特點。因此,在開展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通過網絡提高校園資源的使用率,提高黨建思政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其次,提高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校園網絡作為新型黨建以及思政的載體。可以通過校園網絡進行相關典型人物的評選、增設網絡教育模塊、開展網絡黨組織研討會等方式,提高網絡資源的使用率,提高黨建以及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3結論
明確基層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開展思路以及發展方向,提高二者的內在聯系。完善基層黨以及學生思政工作的相關服務,提高學生以及教師的精神面貌,增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能力,最終達到促進校園基層黨建以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的根本目的。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