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社會學論文探討了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動力,中國社會主語核心價值觀關系到國家、社會的建設,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目標,中國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象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動力。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現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作為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重要價值遵循。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戰略任務,強調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黨的十八大又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展目標上的價值理念,是立足于國家層面提出的要求。“富強”即民富國強,意味著把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實現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民主”就是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積極成果和進步狀態。“和諧”是社會主義社會和生態的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要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價值導向上的價值理念,是立足于社會層面上提出的要求。“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人們追求自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幸福。“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也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對方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來看待。“公正”即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法治”是通過法律制度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障體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道德準則上的價值理念,是立足于公民個人層面上提出的要求。“愛國”從根本上來說是個人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情感,作為個人的道德要求和核心價值觀,它是幾千年來的中華傳統愛國主義、近代以來的愛國志士的愛國壯舉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愛國要求的集中概括。“敬業”是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事業心和責任心的強有力的體現,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誠信”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中之重。“友善”指朋友之間親近和睦,強調公民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和睦友好,以此塑造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的理論成果,是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人民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愿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撐和價值指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價值指引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即中華民族在經濟上越來越富強,政治上越來越民主,文化上越來越文明,社會上越來越和諧。中國夢是富強的夢、民主的夢、文明的夢、和諧的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內涵與集國家富強之夢、民族振興之夢、人民幸福之夢于一身的中國夢的高度統一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觀的提出,為我們逐夢和圓夢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價值目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樹立價值目標。確立了這些基本價值目標,就能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價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立足社會集體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要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國夢是自由的夢、平等的夢、公正的夢、法治的夢。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1]。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這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對全體社會成員的莊嚴承諾,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體社會成員能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價值準則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中國夢是愛國的夢、敬業的夢、誠信的夢、友善的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準則及人們所追求的價值理想,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全體社會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人們為了實現自身的夢想而奮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向每一個中國公民提出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上為每個中國人提供了價值準則,形成了普遍的認知和認同,這樣既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更能加快中國夢的實現。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億萬中華兒女為追求各自夢想匯聚而成的民族的夢、國家的夢。要實現中國夢,需要通過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凝聚人心、積聚力量。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國道路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結合而形成的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道路。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發展中國唯一正確的道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凝練,更是對這條道路精神旗幟的鮮明昭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基石和支柱的明確揭示[2]。我們必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價值自信。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精神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就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共同依托、共同傳承的文化精神以及價值觀念的總和,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這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凝聚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弘揚和發展中國精神提供價值導向,為弘揚中國精神、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因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1]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是克服各種困難、戰勝風險挑戰的決定性因素。凝聚和團結中國力量,是實現中國夢的首要前提和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中國力量的內在要求,不僅為追夢提供價值引領,將個人的價值取向匯聚成民族價值取向,還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精神支撐,將每個人的力量凝聚成民族團結的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體人民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便是中國夢的實現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憑借其強大的價值引領功能,為走好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價值動力。
推薦期刊:《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創刊于1955年7月,雙月刊,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出版。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