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最早出現的茶藝文化已經流傳很久。元宋時期發展迅速,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茶藝文化在發展中成功地運用了書法,音樂,舞蹈和繪畫。許多藝術形式的結合使我們能夠欣賞茶藝的藝術之美,以及來自形態和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審美體驗,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茶藝文化論文。
【摘要】實際表演中依然存在部分茶藝表演人員的藝術素質不到位、對表演中涉及到的文化、經濟等不能切實領會等問題,因此撰文進行說明。
【關鍵詞】茶藝表演;形體;音樂藝術
1對于音樂和形體的綜合說明
音樂及形體可以說是茶藝表演的基本構架了,在音樂及形體的塑造過程中,要清楚地了解兩者之間的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的藝術聯系,如并未明確這一聯系,則會出現茶藝動作與自然規律相背離的情況,更不能將完美完整且創造性極強的茶藝藝術呈現給欣賞者,因此,兩種因素對于表演者及相關從業者都無法忽略。茶藝表演對音樂和形體的要求頗高,因此需要確保形體的形態滿足科學理論和藝術表現方式的需求,而這種形態需要長期的訓練才得以實現。實際訓練情況中,基于滿足健康基本需求,表演者需要對自己的儀態儀表、身體素質、自身道德情操,進行全方位的職業化訓練,要能夠滿足各色舞臺、藝術要求以及藝術造型。而在音樂作品下開展形體訓練是一種高效的聯系方式,這樣可以給觀眾帶來很直觀的感受[1]。
2茶藝表演中形體語言的美學意義
將可視性、交際性、可塑性作為三大基本特征的形體語言,在茶藝表演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形體語言能夠將人物形象進行巧妙的塑造、使表演內容更精準、讓音樂情感的輔助表達得以呈現。因此表演中的形體語言和音樂之間的配合有利于形成并傳遞茶藝表演的審美。這兩者的統一性一方面體現在形體語言和音樂旋律、接走之間,另一方面還體現在意境和內容之間。因此當音樂為輕巧歡快的類型時,形體語言也需要配合表現出輕快熱情,如音樂為慢節奏類型時,同理形體語言則應呈現舒展柔美的藝術形態與之相適應,以此來體現形體語言和音樂作品的契合[2]。另外,茶藝表演中形體語言與表演舞臺的配合也很重要。為了能夠讓茶藝表演傳達給欣賞者的內容完全闡釋出茶藝術及文化并呈現其本身的審美價值,需要在保證音樂作品高度配合和前提下,讓舞臺或者說是表演場景具有高度融合,體現出一致性[3]。不止如此,良好的觀眾互動也可以使茶藝表演呈現出更好的效果。因為茶藝表演不僅是文化和藝術的傳遞,更是一個信息的給予和反饋的過程,因此和觀眾的互動最直觀的優勢就是可以營造良好的表演氣氛,但其實它還可以讓演員或演出設計者對表演及時進行調整,有效提高表演的質量。簡單舉例來說,如在呈現單人表演的時候,演員臺上與觀眾的交流方式可以體現為微笑、鞠躬、適當手勢等。根據音樂作品的類型,表演者可以采取不同方式的互動來完善表演提高表演質量。
3對于音樂和形體的選擇
優秀的茶藝表演應注意茶藝音樂的創建需能夠恰到好處的展示主觀意愿以及其他多元思想,同時要對表演作品的社會原理、歷史背景和讓觀眾感受到的情緒實行深度分析,再進行選擇,須達到動作與音樂的巧妙融合,如此才能確保茶文化的基本屬性不被遺失。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通常選擇用具有古典美感的古箏曲或者是輕柔細膩的輕音樂作為茶藝表演的配樂,讓欣賞者感受到茶藝的雅、美。但相對來說,由于茶藝術才是茶藝表演的最終主體,所以倘若形體這一因素已完善,那么音樂可以不必達到錙銖必較的程度。通過音樂和形體展示給欣賞者的茶藝術的最終理想就是能夠呈現出高雅且傳統的生活意識形態,因此在表演前需要對表演的材料、舞臺的燈光音樂以及表演者的肢體語言表達等元素進行嚴苛的審讀、篩選、把關,使這些能夠互相完美融合,確保能夠在有限時間空間中表達出無量的藝術美感,且這樣背景下表演者完成表演體現出的藝術并沒有隨著表演就此完結,反而在無限延伸。形體這種人體姿態的藝術形式可以將人的外在行為及內在感情進行精準表達,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我們可以說茶藝表演的美的完成就是建立在藝術表演者的形體之上的。形體美將生活和藝術巧妙結合,因此我們對表演者的形體美有一定的要求的限制,如男性表演者的形體具有寬厚協調的美感特征,女性形體則最好修長而不失圓潤,具有亭亭玉立卻又健康的美感。當然在茶藝舞臺表演中也不乏存在許多傷殘者,他們則給大家帶來另一種別樣的美。
4對于形體和音樂的充分融合
形體的美感主要是依靠音樂作品表現出來,如果一個舞臺表演缺失了音樂作品的渲染的,那么它往往會走向“死亡”,回過頭來反觀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音樂響起時肢體會不自覺律動起來,其實這是人體最本能原始的一種反應,體現出了自然之美。單單只有音樂或者只有形體都是沒有辦法建起完整的藝術的高樓大廈的。其實眾多客觀事物在人類的個人主觀意識形態之下,都被作為生活元素,給人們帶去了不同的美的空間感受,那么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占據大于80%認知空間的影像讓形體和音樂產生重疊,然而也就是在重疊的情況下,形體和音樂的美學就都到達了最高程度。藝術地位很高或者是生活經歷眾多的表演者自身就具有一定的音樂情感和形體美感,這是一種文化現象。
5結語
以高度配合的音樂以及美麗舒展的形體為基礎的茶藝表演能夠讓欣賞者感受茶文化的精神和內涵。因此建議在表演者的實際練習中,可以采取唱歌和訓練同時進行的方式,使訓練者能夠在這種以舞蹈、律動和硬功為基礎展開的訓練中,高效提升自己的形體素質以及音樂素養,同時可以擁有愉悅的心情,并能夠在此過程中真正做到感悟音樂、體會音樂,了解其根本意義,在音樂鑒賞能力方面獲得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桑田.舞蹈與音樂的關系[J].經營管理者,2016,(11):342-342.
[2]宋曉維.試論茶藝表演中背景音樂的選擇[J].廣東茶業,2013,(3):34-37.
閱讀期刊:藝術與設計
《藝術與設計.理論》(月刊)創刊于1997年,由國家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主辦。《藝術與設計.理論》雜志和藝術與設計出版聯盟旗下的雜志群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獨到的視角密切關注著整個社會,以及藝術、創新領域的新動向與新發展。理論專刊欄目為您提供平面設計、廣告學、環境藝術、建筑、產品設計、數字藝術、傳統工藝美術、純美術與美學理論等方面的優秀論文。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