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水產職稱論文認為微生物制劑在整個養殖成本支出中占的比例很小(一般小于5%),但起的作用很大,因此在選擇微生物制劑不僅僅考慮應用成本,關鍵看產出多少效益。所以,對微生物制劑而言,養殖者既要看效果(過程),更重收益(結果),應以效果作為判斷手段,以收益作為考察目的,效果服務于收益,歸根結底由收益來考核。《河南水產》(季刊)創刊于1989年,是由河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主辦的河南省水產行業唯一一本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主要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漁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介紹成功經驗,普及和推廣先進的養魚技術,交流國內外、省內外漁業科技、教育、經營、營里動態和信息,為漁業可持續發展服務。
近年來,微生物制劑作為一項生物強化技術,在水產養殖上獲得了廣泛地應用。由于存在著一些使用誤區如忽略微生物制劑的作用機理,將微生物制劑等同于化學制劑,快速見效成為唯一訴求;忽略了微生物的生命周期,沒有堅持定期全程使用;忽略了污染物分解代謝的復雜性,長期使用單一菌株的產品。這些誤區的存在對微生物制劑應用后所產生的綜合效應缺乏客觀的評價體系或方法,本文主要通過兩個微生物制劑實際應用的案例,分析微生物制劑所產生的效益,為養殖者科學使用微生物制劑、完善養殖管理體系提供參考。
1案例一在河蟹(混養青蝦)養殖中的應用
1.1應用概況
6~9月在江蘇吳江松棱鎮朱毛根合作社,12個標準養殖池,9畝/池塘,設一個對照組0g/畝和NZ生物凈水劑3個劑量組10g/畝、20g/畝、30g/畝,共4組,每組設3個重復,NZ生物凈水劑的投放頻率為1次/10d。選用池塘條件:平均水深1.3m左右,池塘中種植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水生植物,其它參照表1。
1.2應用效果
NZ生物凈水劑使用1個月后,各個池塘水體污染物指標CODMn,NH4+-N,NO2—N等低于對照池塘,并保持較低的水平,水體清爽,透明度較高,水草生長繁茂,在高溫季節用沒有出現缺氧現象,凌晨5點測定池塘(30g/畝•m)底部溶氧在4.0mg/L以上(無上岸蟹);相反沒有使用生物凈水劑的池塘,水草由于水質惡化導致大部分水草死亡,水體溶解氧缺乏,許多河蟹因缺氧而上岸(底部溶氧低于2.3mg/L)。1.3應用收益在4個月連續投放NZ生物凈水劑后,河蟹養殖池的各種養殖指標明顯優于對照池,由表1可知,NZ生物凈水劑投放量為10g/畝•m、20g/畝•m、30g/畝•m3個組實驗池的河蟹規格較對照組分別增加了14.9%、27.8%、27.8%;產量分別增加了8.5%、11.9%、18.6%;經濟效益分別增加了96.2%、159.8%、180.9%。
2案例二在脊尾白蝦(混養梭子蟹)養殖中的應用
2.1應用概況
8~11月在江蘇如東東陵、啟東寅興墾區等脊尾白蝦養殖區域進行推廣應用,在每個養殖區域選取池塘條件,放苗密度相近的4個池塘,2個塘使用BSY復合菌,2個塘使用EM等生物制劑。養殖池塘種蝦放養時間6月25日~7月5日,放養種蝦密度1kg/畝,抱卵梭子蟹放養時間6月中旬,32只左右/15畝,每個池塘配備1臺增氧機,前期池塘準備,消毒,過濾進水,培水,換水等常規措施都相同。
2.2應用效果
養殖者認為使用BSY池塘比使用其它微生物制劑塘水色更加穩定,攝食旺盛,總感覺料不夠吃,水體溶氧充足,沒有了往年半夜缺氧的擔心,池底干凈,底泥不黑。收獲的蝦活力強,蝦體色透明,規格均勻。
2.3應用收益
龔老板(如東東陵)由于根據水質情況靈活調整了用量,使用時間短,用量少,脊尾白蝦在規格上增加僅比LL**品牌生物制劑略大一點,產量比對照組提高了20.5%,凈利潤增加1,147.5元/667㎡;而陸老板(啟東寅興墾區)定期使用足量的BSY,收獲的脊尾白蝦在規格上增加比EM等生物制劑增大較多,產量比對照塘提高了50%,凈利潤增加3,002元/667㎡。
通過對以上兩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科學使用微生物制劑能顯著提高養殖效益。關鍵在于要選擇合適的微生物制劑,我們可以通過感官效果和綜合收益來進行綜合評價。所謂感官效果,就是應用微生物制劑過程中動態表現,包括對初級生產力(藻相,水草等)、水質指標、養殖動物攝食或活力的影響,池塘底泥的顏色以及有害菌數量的變化等;而綜合收益即應用微生物制劑后得到最終結果,包括對飼料系數的影響,產量、規格或成活率的變化,品質變化對銷售價格的影響,以及藥物消耗,換水,增氧等能耗對養殖成本的影響。其次要堅持長期、定期、動態的使用微生物制劑,根據實時的投料量來調整微生物的用量。案例表明長期使用效益好于間歇使用,在一定的劑量范圍內,用量大的效益好于用量小的。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