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項目在城市軌道交通中占有突出地位,地鐵建設施工期長,施工環境復雜,水文地質影響大,存在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使施工難度比其他項目,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地鐵工程論文。
地鐵工程項目是一項復雜工程,地鐵建設中的風險因素復雜多變,參與地鐵建設的主體眾多,有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等為地鐵建設提供資料文件和技術支持,由于地鐵建設的內容復雜,施工周期長,因此需要建立一個信息管理系統,對地鐵建設中的各類信息進行歸納整理,通過該系統完成管理人員對地鐵項目進行管理。現代信息管理系統都是基于網絡實現,包括了管理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信息技術,為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提供理論參考和技術支持。本文主要針對地鐵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控制階段,對地鐵建設過程中的風險進行細分,通過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完成管理人員對風險的控制,最后達到對地鐵施工過程的有效管理。
對地鐵工程的管理系統建設,主要有以下幾點目標。(1)實現地鐵建設中對風險的快速響應。(2)建立多參與方共同參與的綜合信息平臺。(3)實現數據信息存儲的數據庫,提供信息共享、信息傳遞、歷史記錄查詢等。
1 地鐵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思路
由于地鐵建設的參與者眾多,所需資源巨大,因此,開發信息管理的基本思路應該是能夠通過該系統,使地鐵建設的過程更加安全有序、分工合理、增加資源的調節能力。以協調各參與方為例,所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思路應該如圖1所示。
圖1 地鐵建設中的信息管理系統設計思路
2 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數據
數據是構成數據庫的基本組成部分,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在信息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模擬的方式預測未來的趨勢,在地鐵建設中,可以通過存儲歷史數據,對類似的風險提前作出預判,方便管理者進行決策。數據的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地理數據信息。由于地鐵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往往在城市的地下空間占據較大的空間位置。因此,通過對地理數據的存儲,有助于地鐵施工的前進方向,為后續的地鐵建設提供指導意見。地理數據一般包括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其中空間數據一般包括工程的地理位置、坐標、形狀等信息。而屬性數據則包括專題數據和基礎數據,例如周邊的設施、周邊建筑物情形、道路交通等情況等,還有包括檢測值、沉降量等數據。
(2)基礎數據信息。地鐵施工包括多個階段,相比其他建筑工程,地鐵建設可以將某條地鐵線路通過劃分為各個標段同時施工,因此對基礎數據的把握需要更加精準。其中,基礎信息主要包括了風險源管理、應急信息管理、檢測預警信息管理等。
3 風險預警中的系統設計
地鐵建設中的風險預警,主要是針對地鐵施工現場發生的風險進行分析、排查、識別、處置等過程,并且確定應急方案,保證地鐵施工的安全進行。風險預警中的系統設計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風險預警中的系統設計過程
特對風險預警中的事故接報、現場勘查、方案確定、方案實施等過程進行分別說明。
(1)事故接報。
地鐵施工現場出現安全風險或者事故之后,應該立即上報,并對事故情形進行初步分析判斷,判斷事故的重大程度,并上報給地鐵公司的相關管理人員。
(2)現場勘查。
現場勘查主要是在接收到事故消息之后,應該立即組成相關技術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對風險源或事故緣由做出初步了解,并采取相關措施,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保證現場的安全生產。
(3)方案確定。
方案確定是在確定風險源和現場事故緣由之后,應該聽取技術專家的意見,組建臨時搶險小組,針對該事件確定搶險方案。
(4)方案實施。
方案實施是搶險小組組長的帶領下,通過協調多方資源,對風險源或事故采取措施。對于常見的施工機械產生的事故,應該對機械設備實行“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機、定崗”等。
4 地鐵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
(1)操作系統的設置。
根據管理系統使用者的不同,在系統實現過程中,可以對某些功能進行選擇性設置,針對使用者所屬工作范疇的不同,分別設置適合該人員使用的操作通道。例如,可以以顏色的不同設置操作按鈕,方便使用者登陸。
(2)地鐵事故數值模擬。
該區塊是針對地鐵建設中的已有事故,通過建立三維模型,實現現場事故發生形式,并且以信息方式存放在系統中,方便系統使用者進行模擬和學習。另外,針對現場中監測到的風險數據,通過預警模型,可以模擬出風險等級,基于系統實現自動預警功能,方便管理人員提前做好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計劃。通過分析已有的地鐵事故,發現主要事故有隧道坍塌、基坑坍塌、坑底隆起、高空墜落、有毒有害氣體、地下管線斷裂、基坑突涌、機械傷害、地面塌陷等。
(3)信息共享的實現。
一個管理系統應該能在在風險事故發生的時候,準確、及時地傳遞信息。因此,信息共享的實現,需要在系統的模塊中增加統一聯動、跟蹤搶險的需要,便于快速實現突發事故通報、緊急預案產生、事故影響評估等內容。并且實現以短信、電子郵件等形式的信息傳遞,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信息共享。
(4)計算機輔助決策。
計算機輔助決策的實現需要依賴強大的數據基礎,在強大的數據庫基礎上,實現計算機輔助決策。例如,通過匯總若干地鐵項目的歷史數據,能夠對發生地鐵事故的項目的信息數據、地理數據、屬性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數學建模的方式生成地鐵事故的主要影響因素,并且,針對該因素重點管理和排查,便于管理者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
5 結束語
地鐵建設工程是利國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其安全性對城市交通運輸業起著重大的影響。而本文所研究的地鐵信息管理系統,是針對地鐵施工階段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基于操作系統實現信息管理系統的輔助管理功能。本研究中分析了系統的設計目標和實際思路,以及分析了風險識別和評估的主要過程,及實現管理系統的必要步驟和功能,能夠為具體的操作體系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指導意見,提高地鐵建設中的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謝旭陽,鄧云峰,李群,等.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總體架構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6,2(6):2730.
[2]秦勇,王卓,賈利民.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系統體系框架及應用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1):5765.
閱讀期刊:科研信息化技術與應用
《科研信息化技術與應用》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