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結合實際,對額爾古納市如何發展循環經濟進行了思考,提出要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目標、構建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尋求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與思路。
關鍵詞: 經濟 ,資源,論文發表
額爾古納得天獨厚,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原生態的人文地理環境堪稱人間天堂。多年來,額爾古納通過對森林、礦產、土地等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了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為保護這片“綠色凈土”做出了貢獻。但是額爾古納市的經濟發展模式總體來看,還是單一的以資源及資源的初級加工利用為主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產業結構,工業發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過重,這就不可避免的照成了經濟無限發展與資源有限供給、工業污染日益嚴重與生態環境承受能力不斷減弱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當務之急是利用國家鼓勵發展節約型,循環型經濟的機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探索發展縣域循環經濟就成為實現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我市該如何結合本地實際發展循環經濟呢?下文是我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一點粗淺認識。
一、確立額爾古納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
額爾古納市要結合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十二五”規劃,以生態立市等六大發展戰略為依托,確立循環經濟發展目標。
第一,以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治理為重點,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這一階段我市要大幅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使供需矛盾初步緩解,形成一批資源開發和加工產業群。生態環境良好的趨勢得到保持。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十二五”期間,我市工業廢水處理率達到80%,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和固體廢物綜合處理率達到70%。循環型產業將快速發展,建成一批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工程和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初步建成生態工業園區,綠色消費成為時尚。
第二,以資源節約和生態建設為重點,建成循環經濟基本框架。在這一階段我市資源消耗水平明顯降低,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到2015年,全市單位GDP能耗降低率達8%,重點耗能企業萬元產值能耗降低率達8%。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逐年提高。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1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70 %。生態旅游比較發達,基本建成綠色消費體系,生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
第三,以建設循環型社會為重點,樹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理念,健全循環型社會組織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這一階段通過多年努力,建立起一整套與循環經濟相適應,涵蓋組織管理、政策法規、科技創新、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循環型社會支持體系,循環性社會建立。
二、構建額爾古納市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
額爾古納的經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是能否建立起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體系,避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子。尤其是我們要實現“工業強市”戰略的目標,就要將各種礦產資源盡可能多的開采出來,如何科學的利用好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實現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的經濟效益最大化,提前做好循環經濟體系的建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額爾古納市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從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三個層面去構建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
1、從企業內部循環的緯度實現小循環。我市要大力發展生態工業與可持續農業。生態工業就是以清潔生產為導向的工業。可通過循環經濟的思想設計生產過程,促進能源和原材料的循環利用。如華創能源公司可使用超臨界高壓鍋爐、純背壓式熱電設備、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等,能夠提高發電和熱力的產出量,降低單位產品的煤耗,沖減因原煤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雀巢公司在保證熱效率的同時,采用余熱回收技術,將烘干塔排出的熱量回收,利用余溫在“預處理”的“超高溫滅菌”階段對低溫奶加熱,可將單位產品能耗降低20%左右。我市農業一直以種植小麥、油菜、馬鈴薯為主,糧油產量一直不低。可把農業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飼料工業、有機肥產業、太陽能工業、沼氣成為一體,以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
2、從生產之間循環的緯度實行中循環。要大力發展生態工業鏈或生態產業園區。生態工業鏈要在更大范圍內實施循環經濟的法則,把不同的工廠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使一家工廠的廢氣、廢熱、廢水等廢物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這種循環經濟甚至可以擴大到工業、農業、畜牧業。額爾古納市工業園區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按照區域集中、開發集約、園區式發展的原則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力促企業間形成上、中、下游物質與能量逐級傳遞的共生關系。如在十二五規劃構建的新型工業化格局中,以上庫力——黑山頭谷地煤田資源帶開發為依托的得爾布煤電化基地,就可成為工業園區,以熱電廠建設為核心,可以統一籌劃利用電廠廢料粉煤灰、拖硫石膏為原料進行水泥和石膏板等建材生產,形成循環經濟鏈,促進工業園區的生態化建設。
3、從社會整體循環的緯度實現大循環。 額爾古納市要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市場和資源回收產業,在社會層面推進綠色消費,建立廢物分類回收體系,注重一、二、三產業間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梯級利用,最終建立循環型社會。如我們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發展廢物回收、處置與再生的環保產業。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醫院、綠色飯店、綠色家庭等“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在居民區和公共場所增設“分類垃圾箱”,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和分別處理;街道上盡可能采用具有“風、光、電轉換功能”的路燈,居民家庭提倡用太陽能熱水器等,減少“碳排放量”,努力建設環保、節約型社會。
三、發展額爾古納市循環經濟的對策與思路
循環經濟既然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會對傳統模式進行轉型。完成這一轉型就需要逐步重建一套新的經濟制度體系。為了構建額爾古納市循環經濟的政策體系,首先需要通過研究理清理現有各種政策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作用,利用好現有政策,改革不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同時制定缺位的政策,逐步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政策體系。
(1)建立經濟政策體系。 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環境資源的濫用。再現實經濟中,環境資源的價格未能正確的反映其供求關系,低價或免費的使用資源使人們產生了資源是用之不竭的錯覺,促使人們盲目濫用資源。如果能夠建立完整的環境資源價格體系,使環境價值得到相對完整的體現,環境濫用的現象就可以得到有效地緩解。
(2)大力發展生態工業鏈,建立生態工業園。 循環經濟并沒有所謂的“循環產業”,它只是要求對現有工業而言,按照清潔生產的理念,促進原料和能源的循環利用。我市應該大力發展工業生態鏈和興建工業生態園,同時循環經濟的農業是可持續的,我市鄉鎮牧場要推行無公害化農牧業生產,發展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
(3)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環境無害化技術。 按照循環經濟的技術政策要求,我市發展循環經濟要重視高新技術產業化,一方面要采取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產業,另一方面要加快高新技術、信息技術向傳統產業滲透,促進傳統產業的轉移和結構升級,實現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的轉變。第三要發展環境無害化技術,倡導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更少的資源消耗、更低的環境污染和更多的就業機會的“最佳”發展狀態。
(4)基本建成綠色消費體系。 額爾古納市的原生態資源豐富,生態旅游會日益發達,應該建成綠色消費體系。消費在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產品或服務只有在被最終消費之后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因此,倡導綠色的消費政策是構建循環經濟最重要的環節。
(5)加強綠色教育。建立循環經濟最終要落腳于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為了提高循環經濟政策的實施效果,需要加強對公眾環境意識的培養。綠色教育政策包括:逐步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帶動民眾廣泛參與環保實踐;經常舉辦環境污染案例聽證會,加強環境案件的社會影響;加強輿論宣傳,強化環境意識。新聞媒體對綠色產品類的廣告予以優惠,政府部門應該帶頭使用綠色產品;增加環保投入,加快信息自動化建設,并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狀況等等。
參考文獻:
額爾古納市“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
沈耀良 循環經濟——原理及其發展戰略,污染防治技術2003.6
王魯明 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2005
謝存海 關于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考 山東縣域經濟網 2007.12.13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