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2014年第2期應急管理項目申請說明
一、項目類型和意義說明
為對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管理問題快速做出反應,為黨和高層科學決策及時提供政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設立了管理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主要資助在已有相關科學理論基礎上、運用扎實的科學方法開展關于國家宏觀管理及發展戰略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和關鍵性問題的研究,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科技與社會發展實踐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的研究。
設立應急管理項目的目的是為黨和高層科學決策及時提供政策及其科學基礎。根據學部對于應急管理項目的一貫指導思想,應急管理項目應從“探討理論基礎、評介國外經驗、完善總體框架、分析實施難點”四個主要方面對決策進行支持性研究;研究要具有針對性、及時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政策應當是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合理、法律上允許、操作上可執行、進度上可實現、上能為有關各方所接受,以盡量減少實施過程中的阻力;研究方法要求注重科學方法的應用和實際數據/資料/案例的支撐,切忌空洞的討論和沒有根據的結論。應急管理項目的承擔者應當是在相關研究領域已具有深厚學術和數據/資料/案例的積累、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專家;在同等條件下,主持完成過相關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學者將得到優先考慮。應急管理項目的研究最終體現為政策報告、報道、研究報告、專著及學術論文等形式。
應急管理項目實行滾動立項,全年接受項目。歡迎國內外各領域專家和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具體的項目。項目書應針對立項課題的國家現實需求、迫切性與必要性、國內外研究進展、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預期研究目標和政策效果等提出明確具體的觀點、和,并對國內現有研究基礎和研究隊伍進行分析。應急管理項目立項書請寄至:市海淀區雙清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方德斌,郵編:100085,電話:,電子版請發至應急管理項目專用電子信箱:.gov.cn。
二、2014年第2期應急管理項目《APEC地區貿易增加值核算及相關政策研究》申請指南
根據專家提出的項目書和實際宏觀管理部門有關專家咨詢意見,管理科學部決定設立2014年第2期應急管理項目《APEC地區貿易增加值核算及相關政策研究》,從即日起向全國公開進行課題招標。
在全球價值鏈模式下,傳統的貿易統計方法難以全面反映國際貿易現狀,特別是無法準確反映在參與國際分工過程中的獲益程度。為此,自2011年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全球制造”以來,世貿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貿發會議、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了傳統貿易統計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即以貿易增加值核算為核心的全球價值鏈研究。
貿易增加值核算為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投資和產業分工提供了新的視角,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了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真實情況,有助于更加客觀地反映國際化生產背景下的國際貿易流向、貿易雙方的實際收益和貿易不平衡等問題,為決策者提供更加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和貿易投資格局真實狀況的決策依據。例如,根據貿易增加值方法,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和貿易總值核算相比,中美之間貿易不平衡中,中方的順差約被高估20~50%。
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進入大調整、大變革時期。作為世界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亞太地區也是全球價值鏈發展新趨勢表現最為突出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涵蓋的國家多、產業類型豐富且各具特色,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的分析框架下,采用增加值核算這一最新的貿易核算方法,對亞太生產網絡進行全面深入研究,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全球制造”對亞太競爭力和區域貿易投資關系的影響;有助于更加客觀地看待我國在對外貿易和全球價值鏈中的比較優勢和分工地位的變化及未來趨勢;有助于分析全球化深入發展對我國參與全球和區域貿易投資化及經濟合作戰略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應對變革與挑戰的策略。
今年,開展“APEC地區貿易增加值核算及相關政策影響研究”,更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需求。一方面,近年來,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力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希望通過其主導的高標準化影響世界貿易投資格局的和全球經貿規則的制定,已對我國的亞太區域一體化進程和推進我國的貿易協定(FTA)戰略造成嚴重沖擊,也使得我們在全球經貿規則制定的新趨勢下有被邊緣化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APEC機制推進亞太貿易投資一體化和引導區域經濟整合的,對我國構建更加穩定、有利的對外經貿關系、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爭取更長的戰略機遇期具有重大意義。另一方面,2014年APEC第22次領導人峰會將在召開,如何憑借東道主主導峰會議題設置的有利條件,促進外部的改善,是相關部門面臨的突出問題,更亟需通過深入研究為議題的提出和決策應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本項目在全球制造視角下對APEC地區貿易增加值核算、貿易流向、價值鏈等的研究,定量角度厘清APEC國之間真實的經貿聯系;分析“增加值方法”進行的全球價值鏈發展新趨勢和APEC貿易投資核算的結果及影響;分析我國在亞太生產網絡中的比較優勢和分工地位的變化;界經濟新格局下、在國際經貿投資規則制定新趨勢和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區域一體化發展新形勢下,研究分析我國的全球戰略定位、促進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戰略思和應對策略。具體來說,本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貿易增加值核算差異的國際比較及影響研究
近年來,“貿易增加值”研究迅速成為全球貿易、投資、價值鏈以及分工領域的研究熱點。WTO、OECD、UNCTAD等國際組織以及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的研究機構和學者都紛紛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我國商務部等部門和研究機構已經選取若干個重點國家,采用新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由于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基礎數據庫不同,研究的結論也存在差異。尤其是由于缺乏系統且得到普遍認可的全球投入產出表,因而各機構和學者大多需要自己整理加工基礎數據,使得研究結果缺乏可比性。因而需要對不同的數據庫和研究方法進行比較,對研究結論進行梳理和評估,以此來為決策者正確使用研究結果提供科學參考。本部分研究內容主要包括:(1)梳理貿易增加值相關研究方法(HIY、DPN、KWW等)的演變過程及差異;(2)比較不同國際投入產出數據庫(WIOD、TiVA、GTAP、AIO、UNCTAD-Eora等)的優缺點;(3)梳理現有關于貿易增加值核算的主要結論及影響;(4)依據以“增加值方法”進行的全球價值鏈發展新趨勢和APEC貿易投資核算的結果及影響分析。
(二)APEC地區主要經濟體貿易增加值核算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APEC區內貿易發展迅速,2010年區內貿易比重達到67%左右。而近年來我國與APEC的貿易比重始終維持在70%以上。一方面,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穩定亞太地區經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貿易是雙贏的,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也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創造就業、擴大中國產品的市場的重要力量。本部分擬利用WIOD數據庫,對中國和APEC主要國家貿易增加值和就業及其演變進行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相關國家/地區互利共贏、穩定經濟發展的政策。主要研究內容主要包括:(1)1997-2011年APEC主要經濟體進出口和貿易平衡核算。包括:APEC主要經濟體的進出口貿易中的國內增加值、國外增加值、出口增加值以及“重復核算”的增加值的測算;(2)中國與APEC其他主要經濟體經濟的相互拉動關系,包括:中國最終需求對APEC其他主要經濟體增加值和就業的拉動作用、占比及產業間分布;APEC其他主要經濟體最終需求對中國國內增加值和就業的拉動作用、占比及產業間分布;(3)利用SDA技術,研究1997-2011年中國對APEC其他主要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的拉動以及相應國家對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的拉動作用的演變及各驅動因素的貢獻率。
(三)參與全球價值鏈對APEC主要經濟體產業結構升級和影響分析
我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仍然處于較低層次,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和垂直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并未給我國帶來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當前的全球貿易統計框架沒有能夠真實反映的貿易量、貿易平衡和真實貿易所得,因而不利于貿易、投資和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本課題基于國際組織統計數據和WIOD數據庫,采用貿易增加值核算方法,分析APEC主要經濟體產業間關聯和國際競爭力,為提升APEC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和參與國際分工的水平、促進APEC主要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升級戰略提供政策參考。研究內容主要有:(1)通過對APEC主要經濟體產業關聯系數矩陣的測算和比較,分析研究1997-2011年APEC主要經濟體產業間關聯變化;(2)采用增加值貿易核算所得到的各產業貿易數據,測算按不同產業類型分組的APEC各主要經濟體各產業的出口市場份額,顯示性比較優勢,產品復雜度,垂直專業化率以及出口中國內/外增加值占比等參數,對1997-2011年APEC各主要經濟體的國際產業競爭力變化進行全新分析;(3)總結APEC主要經濟體參與國際分工、產業間關聯的變化,以及各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演變,及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提出促進APEC主要經濟體參與國際分工、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4)深入研究我國在亞太生產網絡中的比較優勢和分工地位的變化,制定有效提升我國及相關產業地位的相關政策。
(四)全球價值鏈下APEC地區貿易投資與生產網絡發展趨勢研究
明確國之間的經貿聯系是促進APEC地區貿易投資化和加強間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前提。基于全球價值鏈的理論,重新量化和勾畫APEC間經貿聯系,進一步促進論壇的對話和磋商,探討借助全球價值鏈減少摩擦、改善相互協作的,促進區域內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從而促進的經濟發展和相互之間的合作,提升APEC界經濟中的地位。本部分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從傳統統計和增加值貿易兩個角度衡量APEC國之間的經貿聯系、明確各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方式、所處的地位和作用;(2)從中間品、最終產品、資本產品、資源和勞動等角度對國際生產網絡中的貿易流向進行分析,識別出APEC分別從屬于哪一個國際生產網絡,把握APEC國之間、以及國與非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3)探究區域內貿易和投資的風險,以及如何擴展和完善APEC內部生產網絡和強化制造業在APEC中的中心地位;(4)界經濟新格局下、在國際經貿投資規則制定新趨勢和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區域一體化發展新形勢下,研究分析我國的全球戰略定位、促進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戰略思和應對策略。
特別注意:應急管理項目定位于政策研究,強調應用管理理論和科學方法,運用有效的數據支撐,加強與實際管理部門的結合,在長期學術研究積累的基礎上,針對項目指南提出的研究專題,快速提出科學、可靠的研究結論和可行的政策。因此,申請書的撰寫必須突出政策研究的特色,在相關背景和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明確研究問題。在提出政策、產生政策影響、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提出明確目標,同時說明支撐政策研究的邏輯思、理論方法和數據來源。應急管理項目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也將以政策報告作為評價的重點,最終形成的研究報告應圍繞所形成的政策報告進行撰寫,具體內容應包括:提出的政策報告或,支撐政策結論和的理論、方法、數據、邏輯等。
特別要求:1.申請者一般應有扎實的相關數據和實際背景資料基礎;2.申請者必須在相關科學問題研究方面,具備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或承擔過有關部門委托相關課題的扎實前期研究基礎。請在申請書中以上相關信息。
三、申請程序和時間安排
申請者注意事項:
1.申請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研究工作基礎和資源條件,針對本期應急管理項目主題《APEC地區貿易增加值核算及相關政策研究》以及上述提出的研究專題,選擇獨到的視角和方向,設計研究題目、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在研究內容中應著重說明本課題與其它相關課題之間的相互關系,加強各課題之間的合作。
2.鼓勵并優先資助團隊整體申請應急管理項目。即要求申請者將本應急管理項目作為一個整體來申請:確定項目總負責人及分課題負責人以及分工情況(務必同時附上“承諾書”);分別提交項目總體申請書和各分課題申請書。對不能組織團隊整體申請,但在本期《申請指南》中某一課題確有研究優勢的單份申請也有可能獲得資助,該申請獲準立項后申請者將歸入整個項目團隊。
3.管理科學部將采取項目總負責人承擔本項目研究形式,由總負責人組織團隊進行研究。并由總負責人參加答辯,總負責人不按時參加答辯,則視為自動放棄申請。經答辯,管理科學部計劃擇優資助一個團隊(評審專家評議后可能會擇優組合團隊),下設4個左右分課題,每個分課題的平均資助強度為20萬元,總負責人課題資助強度為25-30萬。
4.本期應急管理項目鼓勵研究者與實際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聯合申請開展研究,所有參與人員必須加蓋所在單位公章。
5.研究期限定為10個月(2014年6月-2015年3月),項目啟動5個月后進行中期檢查與階段的交流。
請擬申請項目的專家到基金委網站在線填寫2014年度申請書,申請代碼填寫G03,并在“資助類別”填寫“應急管理項目”,附注說明填寫“科學部綜合管理項目”;正文部分按照面上項目申請書撰寫提綱撰寫。
課題申請書的電子版務必在2014年5月19日-23日期間由課題申請人通過ISIS系統上傳,并由各依托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確認,同時發送至應急管理項目專用電子信箱:.gov.cn(請在主題欄注明依托單位名稱和申請人姓名);紙質版(一份)應在2014年5月23日前(以收寄郵戳為準)通過EMS郵寄至管理科學部方德斌(市海淀區雙清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郵編:100085)。兩個版本均到達方視為申請有效。
管理科學部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對通過評審決定資助的項目會在6月5日前通知申請人,未獲得資助的課題不再另行通知。
附件:承諾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