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建筑行業飛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建設項目工程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工程施工管理出現了許多問題,如人員問題、設備問題、質量問題、安全問題等,這些問題對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建設項目工程管理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質量,安全,設備養護,人員管理
一、建設項目工程管理存在問題
(一)人員隊伍素質偏低
建筑工程是勞動密集性行業,投入勞動力眾多,難以對每個操作人員實現有效控制。在工程實踐中,由于個別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所引起的質量問題是屢見不鮮的。一些建筑企業招用農民工、臨時工,未經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就上崗,這使得工民建筑施工管理混亂,事故層出不窮。另外,施工企業不能有效地使用各種人力資源,發揮相關各方面人員積極性,不能通過組織確定分析角色、責任和相互關系。
(二)機械設備保養不善
機械設備在作業過程中,不僅負荷變化頻繁,而且經常在惡劣環境中工作,還要野外停放,機械設備各部件經常受摩擦、沖擊、扭轉、振動和剪切力的作用,并遭受自然環境較嚴重的侵蝕。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械內部和外部的工作條件不斷變化,結果必然使磨損加劇、性能變差和消耗增加,然而在建筑施工中常常存在不及時進行技術保養作業的問題,使機械設備發生非正常損壞,影響作業效率和使用效益,嚴重的還會造成機械和人身事故。
(三)質量管理存在問題
建設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如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而且工程項目位置固定、體積大,不同項目地點不同,不像工業生產有固定的流水線、規范化生產工藝及檢測技術、成套的生產設備和穩定的生產條件,因此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因素多,容易產生質量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存在工程質量管理制度不認真執行各種技術規范和規程、沒有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的責任、程序、方法進行嚴格的驗收;開發商、建筑商片面追求工期和經濟效益、以低于工程成本的價格承發包工程或肢解發包工程的行為,施工技術不高,施工現場缺乏管理等問題,引起工程質量通病。
(四)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問題
建設項目工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問題。施工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施工單位只注重施工質量、進度和投資控制,并未把施工安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管理;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監督流于形式,每年也就是開兩次安全會,對于工地上存在的實際問題只觀表面現象,沒有落實到底;(對于政府主管部門的不作為是不是不要寫的那么直接?)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都嚴重缺乏安全生產意識,未能真正認識到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重大,未能將建筑施工現場安全工作擺到應有位置。
二、建設項目工程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施工人員和項目部管理人員的素質
人員管理首先要做好人員的選擇使用,根據人員的的特長、經驗、技能對人員進行工作分配,讓每位人員都在自己合適的崗位上工作。
人員管理要建立員工激勵體系,員工激勵體系的建立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具體可以從優化員工工作環境、重視員工個人發展、建立考核與獎勵機制等方面入手。
對員工進行施工技術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基本技能和質量意識,推動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和項目部的技術進步,確保施工質量,培育競爭優勢,以贏得市場競爭。
(二)注重機械設備保養
明確職責搞好機械的保養。為使保養真正落到實處,應當把保養內容表格化,并納入操作人的職責范圍進行考核,增強其責任心。同時規定機械修理時,操作人員應跟隨機械修理工參與修理。操作手跟隨修理工一起修理自己操作的機械,可以減少修理工的工作量,壓縮現場修理人員的數量,還可以及時發現平時使用和保養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了解機械內部結構,豐富修理知識,提高故障的診斷水平。
重視技術保養。機械設備技術保養是對機械設備進行“消沾”、“緊固”、“潤滑”、“調試”、“防腐”的十字作業,使機械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技術保養不是簡單的“打黃油、換潤滑油”,而是根據機械設備隱含著的戒表現的異常磨損、裂痕、變形、斷裂;中擊、剪切損壞等情況,聯系機械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各系統、機構、總成、部件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科學的分析、推理,判斷出異常損壞的原因,及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處理,并對保養內容及時進行調整,使其更趨于合理有效。同時總結出機械設備各部件磨損、損壞規律,為合理訂購配件、有計劃地安排修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三)建設項目質量管理
1、建立完備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建筑施工企業系列標準的貫徹控制,要求施工企業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施工現場,突出施工現場質量控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考核建筑施工企業的第一系統目標,即質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標的落腳點也都是在施工現場。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是決定工程結果的關鍵內容,因此應當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這樣的設置能夠保證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被消滅于萌芽階段,將施工項目的質量風險在開工前就降至最低。
2、重視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屬于質量控制中的事前控制,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管理。
施工組織設計管理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施工方案確定之后,進度計劃的編制需要結合施工工序、方法以及技術措施等因素,避免出現實際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計劃與原計劃出現較大變化;二是既要考慮單項施工,又要結合分部、單體、甚至室外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讓流水作業達到流水的目的。施工組織設計可以很好地反映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有效的控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強工程質量檢查
工程質量檢查一般采用現場生產工人自檢、互檢和專職檢查人員相結合的方式,其依據為國家或部門辦法的工程施工驗收及驗收規范、工程施工技術操作規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從原料進場、各施工單位工序構配件的生產到工程竣工等全過程都必須在現場項目施工中進行質量檢驗。現場施工質量監督一般可采用指令文件控制、駐地監督控制、實驗控制、測量控制、利用支付手段控制等手段來進行
4、建設項目安全管理
(1)加強對安全管理體系、制度的改進,做好安全控制
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是確保項目安全管理高效運行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只有切實認真履行各級各部門各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盡職盡責,方可保證生產安全。只有加強制度建設與落實,方可進一步確保安全技術措施及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最終保證生產安全,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
建立完善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組織,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安全管理活動,并承擔組織、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抓好制度和責任的落實工作,定期檢查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及時報表;一切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依照其從事生產的內容,分別通過培訓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認可證,持證上崗;一切管理、操作人員均需要與項目安全管理部門簽定安全協議,向項目工程做出安全保證;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應認真,詳細的記錄,做為分配、補償的原始資料。
2、加強安全意識與技術措施
采用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其中包括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既要科學合理地進行措施的設計和制定,又要確保其實施,只要思想重視,措施得當,就會對不安全因素進行排除,防患于未然,變有害作業為安全作業,確保安全施工
加強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術教育,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的失誤。組織安全教育和技能訓練要做到嚴肅、嚴格、嚴密、嚴謹,講求實效。加強安全檢查與考核,發現安全防護的薄弱環節,檢查執行安全紀律和規章制度的狀況,工人的勞動條件是否安全等。從而解決問題,進行改進,推廣經驗,提高安全施工水平。
結束語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提高人員、機械、質量、安全的管理水平,杜絕建設工程質量事件和安全事故的發生,使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曉紅, 楊再紅. 淺談建筑工程項目的現場施工管理與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 2011(05) .
[2]張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探討與剖析[J].建筑機械,2006,07(上半月刊).
[3]王盛.借鑒國外經驗完善建筑產品質量管理體制[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1.3.
[4]管振祥等.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與安全[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1.
[5] 徐方.工程施工項目現場優化管理及施工現場機設的控制探討[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 2008(09) .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