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中職生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他們不想學、不懂學、害怕學的本質問題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不到成就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成就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讓學生愛上學習的關鍵。
關鍵詞:中職生;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習成就感;IP地址
一、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現狀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類、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基礎課程,涉及網絡技術的理論基礎較多,因此教材的理論性較強。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較不理想。中職生對學習所表現出的不懂學、害怕學、排斥學追根溯源是因為在以往的學習經歷中體驗了較多被否定的挫敗感,缺少被肯定的成就感。
二、培養學習成就感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指出,學習成就感是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對于自我的價值體現,以及自我能力的有效顯示的一種愉悅體驗!是一種對自我身心發展,學習成績進行自我檢測時所獲得的心理感受。人們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學習成就感得到滿足后,才有可能產生求知的主觀意愿,這樣積極的心理基礎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程的必要條件。面對中職生的學習表現,中職學校的常規教學常常陷入“難教、難管”的境地,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行不通,急需探索新的能夠走出這種困境的教學模式。
三、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成就感
根據中職生學習現狀,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既要求學生掌握網絡相關理論基礎,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培養目標,我平時在課堂上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利用任務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堂上培養中職生學習成就感的過程中,我認為任務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以《IP地址》課堂任務單為例)圖1。(1)需要求關注、博眼球的“引子”。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目前中職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一堂課若沒有第一時間內抓住學生好奇心的“引子”,這堂課極有可能會面臨著失敗。例如在《IP地址》課堂中,我抓住目前“人人手機黨,天天離不開網”這個社會現象,讓學生去查看自己的手機IP地址是什么、IP定位在哪里?這樣的引子跟學生自身的日常息息相關,就會令其產生熟悉感、代入感和迫切了解的好奇心,這樣就把學生的關注點吸引到課堂上,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深入探索的主觀意愿。(2)任務創設情境目標要明確。中職生害怕學習、抗拒學習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學什么東西,認為學了這門課也沒用。這種“無用論”大大的削弱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課堂上所創設的情境最好是創設與當前知識點相關、在現實生活真實存在的常見情境,讓學生能直觀的感知自己的“闖關”任務是什么。學生想要主動的去破解“闖關密碼”,學習也就由被動模式進化為主動模式,在破解“闖關密碼”的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也就容易接受多了。例如,在《IP地址》課堂上,我所設計的“闖關任務”總目標就是給定一個局域網拓撲圖,需要學生在思科模擬器上模擬搭建一個LAN,給PC機設定IP地址,讓這些PC機能夠互相通信。學生明確自己在做什么、學什么,學了能干什么。這種“有用論”能讓學生在完成任務后體會到“我可以”的成就感。(3)目標分解——由簡到難、由零到整。一個任務的總體目標往往牽連的知識點較多,直接把一個總目標擺在學生面前可能會他們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該將總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一個個教學環節融合到引導學生逐個完成較容易搞定的一個個小“目標”中。例如,在《IP地址》課堂上我給學生的任務書是明確細分過的任務“清單”,任務清單從查手機IP地址、觀察IP地址格式、設置IP地址、記錄模擬演練過程遇到的問題等等,所有目標都容易完成并環環相扣,讓學生像游戲通關一樣的快感,讓學生很樂意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越闖越勇。(4)主體轉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同樣注重協作,在任務中充分發揮小組每個成員各自的優勢,學會團隊協作、得到團隊凝聚力等情感上的收獲。例如,在《IP地址》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總結IP地址的格式,通過設定的模擬任務讓學生自己觀察、查看理論知識、歸納出IP地址是怎么分類的、它與子網掩碼有什么關系。在整堂課任務驅動過程中,教師并不直接告訴學生任務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創設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任務關卡,讓學生全程參與主導,充分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不斷自我肯定和相互肯定,從而體驗到被肯定的成就感、有團隊有朋友的情感收獲。(5)有效的評價、獎勵模式。課堂教學評價是激勵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在教學中用準確得體、生動豐富的語言不吝贊美學生的突出表現,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機智巧妙、詼諧幽默化解學生出錯時的尷尬,呵護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同時,教師應結合信息化手段,讓教學反饋更加及時,課堂上就能直接與學生一同查缺補漏,進一步提升了教學質量。例如,在《IP地址》課堂上對討論熱烈、效率高的小組同學進行表揚加分,對存在不足的小組進行指導,用學習通在線平臺對學生進行課堂測驗及時反饋學習薄弱點進行查缺補漏等等。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收獲自己“勞動果實”的成就感。
四、結束語
總之,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成就感的培養是迫切的、具體的、復雜的,需要教師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研究、總結。我相信當中職生能夠在自己的中職生涯中重新獲得學習成就感,他們將會愛上學習,學會學習,主動積極的學習,這樣何愁我們教學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唐佳青,王周.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從大學英語教學談起[J].中國林業教育,1996(05):41-43.
[2]李冰立.職業院!队嬎銠C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探討[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2):240.
[3]麥名影.淺談生物教學新課導入[J].赤子(上中旬).2015(15).
作者:鄭麗生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