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怎么分類呢?需要發表論文的人員都比較關注論文這方面的內容,論文發表對于作者來說是很關鍵的,尤其是需要評職稱的人員來說猶為重要。論文發表是職稱評定重要的籌碼,而且能發表幾篇學術水平高的文章更好。近期,有很多人員咨詢小編關于期刊論文怎么分類的問題,大家比較熟悉的國內期刊有普刊、核心期刊,普刊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比較熟悉,選擇普刊投稿的人員也有很多。核心期刊分為國內核心期刊以及國際核心期刊,國內核心期刊包括南大核心期刊以及北大核心期刊,國際期刊有SCI、SSCI期刊,接下來,小編詳細的說說:
1、SCI
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ISI)創建的,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創刊于1961年。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
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SCI指來源刊為35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盤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因特網進行檢索。SCI涵蓋學科超過100個,主要涉及農業、生物及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及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及化學;行為科學。
2、SSCI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 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 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 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
3、CSSCI
科學引文索引是從文獻之間的引證關系上,揭示科學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引文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從一個重要側面揭示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基本走向,評價科學研究質量,為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與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由南京大學研制成功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是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2000年該項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數據庫的構建工作,相繼研制成功了CSSCI數據庫網絡版和光盤版。經過數年的努力,現已開發的CSSCI(1998—2004年)7年數據并在國際互聯網上和國內電訊網上向社會各界提供多種形式的查詢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該項成果填補了我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標。CSSCI數據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100多個單位購買使用,并將CSSCI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職稱、項目、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
4、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是學術界對某類期刊的定義,一種期刊等級的劃分。它的對象是,中文學術期刊。是根據期刊影響因子等諸多因素所劃分的期刊。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眾多學術界權威專家鑒定,國內幾所大學的圖書館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 確定的。
5、南大核心
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組織評定的,兩年一評。通過對全國所有符合兩月以下出版及非一刊號多版的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性期刊,進行他引影響因子分析,指某刊在統計當年被CSSCI來源期刊文獻引用該刊前2年所登載的文章的篇次(不含該刊自引)與前2年該刊載文量之比;總被引頻次指某刊被統計當年被CSSCI來源期刊文獻所引用該刊創刊以來登載的文章的總篇次(含該刊自引)。結果最靠前的的刊物,就是南大核心來源期刊。目前南大核心來源期刊,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國內最權威的一種,入選難度高于北大核心。
以上是小編總結的關于期刊論文怎么分類的內容,僅供相關人士參考,如果有人員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論文發表的內容,歡迎咨詢本站的在線編輯為您解答。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