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化中的剪紙藝術多年來一直被農耕傳統賦予古典魅力。在其悠久的繼承過程中,傳統模式不僅讓位于繁榮景象,而且展現了古代人的偉大創造力。為了進一步學習和傳承民間傳統習俗,讓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和學習這種傳統藝術,我們必須采用當代的設計方法和觀念,再次觀察剪紙的藝術,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剪紙藝術論文。
1概括和提煉剪紙的記號花紋
剪紙藝術是對大自然的總結和升華,把它運用于現代景觀中是再次進行篩選簡化的流程。概括與提煉剪紙藝術,有益于提升環境信息闡釋的精準性和一目了然的裝飾性。概括,就是化繁為簡進行總結的意思。把剪紙藝術應用于景觀空間的時候,概括就是在精確闡釋剪紙作品的形狀、內涵的特征的基礎上,對剪紙的全局性予以簡化的說明。這種方式著重強調主題、弱化細枝末節、分清主次、理順強弱,用較少、最簡化的詞語達到一種言簡明扼要的結果。“提煉”的意思是將剪紙作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后進行修整、總結。在當代景觀的空間設計里,以剪紙作品為依托,攝取許多文化內涵、外表特性中具有典型性的因素,進而建設可以精確、合乎常理地表現主旨的設計因素。從設計的全局上來看,提煉的目標是更準確地總結圖案的全局性和核心特征,是概括的前沿和基石,提煉的目的是概括,二者密不可分。剪紙藝術的花紋圖案是剪紙藝術核心的藝術元素,表達了作者原始的欣賞理念和愛好樂趣,體現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發展。在當代的景觀的空間設計里,為了突出空間環境的人文性和地域性,把包含特定美感和寓意的因素總結升華,當作建筑物的表面裝飾、地面的鋪裝形式、觀賞空間的記號等,一方面傳遞了傳統文化底蘊,另一方面也為空間環境增加了神韻。
2轉變傳統剪紙的外表形態
剪紙方式的轉換具有置換與轉換兩種分類,其核心要旨是把剪紙藝術當作當代景觀設計的傳統淵源,借用某種設計方法和創意重新設計,將其體現在景觀環境里,進而為景觀環境賦予更多的文化底蘊。第一,置換。置換的意思是用某種元素代替其他元素。剪紙藝術應用于景觀環境中,就是把新的設計因素轉移到本來的設計里去,取代本有的因素誕生出新的表象。第二,轉換。轉換的意思是變更、變換的意思,就是把本來設計里的因素變更為其他的因素。轉換是傳統的文化表現方法,即在剪紙藝術的外表樣態、花紋符號等最大限度留存的基礎上,借用當代技術方法將傳統技藝直接增加到當代景觀空間里。剪紙藝術自身作為觀賞技藝,包含強烈的審美性、實用性。在當代景觀環境的設計里,嘗試把剪紙與建筑物、小型設施等融合,替換為具有獨特文化底蘊的景觀因素,不但保留了剪紙本來的藝術形式和美學基礎,也發揮了環境設施弘揚傳統文化底蘊的作用。置換與轉換的方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留存了剪紙文化的傳統表達方式,運用時不要盲目嫁接,使其與環境矛盾迭出。剪紙文化在進行景觀應用時,核心是對當前的空間環境采取系統整體的解析,挑選體現主旨適宜、外表特征恰當的典型性題材,使得剪紙藝術和景觀環境相輔相成,進而被人們喜愛和傳播。
3分解和組合剪紙的組成元素
“分解”是把剪紙文化本來的樣態有計劃、有方法地打亂、分開,變為數個獨立的個體因素。通過拆解,使其升華出新的因素,進而轉換和重組之后,促進剪紙文化獲得新的生命力。“組合”是把一些比較獨立的記號因素、物品主旨等結合成一個嶄新的整體。把數個因素用嶄新的、合理的形式結合起來,進而形成完美而且具有時代意義的設計。組合構建的基礎是拆解,組合是指把物體改造后變成一類嶄新的文化形式留存,也就是重新構成。拆解和再建的設計方法,一方面可以保留剪紙藝術原有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又能創造嶄新的物象,置身于環境的渲染中,也潛移默化地傳遞著嶄新物象深層次的傳統底蘊。
4開拓傳統剪紙的展示題材
4.1傳統題材的學習
剪紙藝術的形態來源大部分是來自人們的普通生活,反映著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剪紙文化的題材內容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1)普通日常生活。剪紙藝術產生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是由人民群眾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因此其主題映射的大多是農民的普通生活和勞作情景,比如耕作、豐收等。山東威海地區的剪紙與其他地方不同,它的剪紙主題大多是海洋生物以及漁夫出海捕魚的勞作生活,因此威海獨具“海味剪紙”的特色,把剪紙應用于展園里,既表現了威海獨具特色的漁民生活、地方特色,也展示了威海剪紙的新穎主題。(2)歷史故事。民俗剪紙藝術里慣以傳統文化史實、名人事例等作為發展傳播的主題,告誡人們銘記歷史史實、學習賢人優秀品德。民間的神話和傳說也一樣,剪紙變成鐫刻和繼承優秀文化的載體。(3)風俗節慶。這一類剪紙體現人們在某些時期的各種民間活動,比如祭祀祖先、民俗軼事、佳節禮儀。(4)花鳥魚獸。剪紙藝術里動物、植物的主題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通過剪紙技藝稱贊大自然的優美和人與自然的友好相處;二是通過借物抒情的方法,用大自然中的風景寄予人們的感情,比如梅、蘭、竹、菊是象征品格高尚的四君子,松、竹、梅比喻人們的高尚情操,鴛鴦、并蒂蓮代表甜蜜愛情,荷花、鯉魚象征年年有余、生活富足等。(5)戲曲和民間故事。在民間流傳的神話大部分是通過戲曲傳播而為人們廣為傳頌的,剪紙藝術是這一主題的主要表達方式,剪紙藝術家借助藝術化的處理方式闡釋自己對主題人物的喜歡欣賞、討厭怨憎。比如江浙地區的剪紙主題大多取自本地的民間故事“白蛇傳”,河北省蔚縣地區是京劇文化里的臉譜等。(6)風景名勝。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緩步提升,剪紙的主旨由以前的祈福納吉、規避災難轉換為贊揚大好河山、文化名勝等,作者通過剪紙借物抒情,提高自身精神境界?傊瑐鹘y的剪紙和人們的勞動生活相輔相成,表達著人們最真摯的內心情感,既形象記錄了過去的優良傳統,也反映了當代的現實生活,其深層次中蘊含著的優秀文化精髓與當代依然有共鳴。把剪紙藝術中的傳統主題應用到當代景觀環境的設計中,既能深化景觀環境的文化底蘊,還能促使人們學習和鑒賞傳統文化。
4.2新題材的汲取
剪紙主題會因為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朝代的變更、歷史的進步使各個時代的社會文化各具特色,剪紙藝術會根據時代的發展轉向現代化,適應時代的潮流,更適應當前的環境。比如園博園里大連園的墻面就是采用剪紙設計,緊跟時展潮流,把科技進步、工業提升作為核心要旨,借此突出民族振興、經濟強盛的繁榮景象。
5剪紙藝術里多維空間的應用
剪紙藝術是通過點、線、面結合而成的平面圖形,把剪紙藝術應用到當代的景觀空間中,就是將具有二維平面的剪紙和具有三維空間的景觀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效果。剪紙藝術中多維空間的應用主要分為二維與三維兩種。
5.1二維空間的應用
剪紙作為一種二維圖形的應用包含兩個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把剪紙的原本形狀或者是重新構建后的形狀用花紋符號的方式嫁接到景觀空間中的三維物品里,具有裝飾、概括、比喻作用;第二層含義是指把剪紙藝術當成景觀環境的核心觀念,把剪紙的記號花紋替換為花圃、運動場等景觀環境的表現方法。
5.2三維空間的應用
三維應用剪紙藝術是指通過三維的載體把剪紙的記號花紋立體化,借助不同的技藝方法設計建造進而替換為桌子、雕像、樓梯等景觀建筑物與小型設施,在質量和作用不變的情況下給予這些景觀別具一格的鑒賞價值。其次,立體的剪紙是剪紙藝術擴展出來的類別,彌補了二維剪紙鑒析方向的局域性,并且空間層級很多,遠近大小突出,因此其自身的三維性能夠順利嫁接到景觀設計里。另外,借助光影形成的三維空間成果就是剪紙藝術現實應用的有力證明。
6合理運用剪紙藝術,促使人們融入和感知空間
“以人為本”是景觀設計的核心要旨,人們的融入和交流給予了空間新的活力。把剪紙藝術運用到景觀環境里,主要是要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和增加空間環境的文化底蘊,在關注塑造成果的視覺結果時,還應該思考景觀空間的全局性,在表達清楚設計的傳統底蘊、使文化和空間互相交融的基礎上,使觀察主體感受到空間的思想精髓,通過人的融入把空間從靜態變成動態、把視覺文化升華為精神文化。
6.1主動參與
主動參與指的是借助學習鑒賞、創設獨立創作流程、建造興趣性設施等方法激勵人們進行思想的交互形式。主要方法包括:第一,靜態展示,即把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的閱覽方式拓展到館外展示,把剪紙藝術的文化淵源、裁剪技巧通過信息傳播的方式讓參與人群熟知。第二,策劃活動,也就是按時舉行將剪紙藝術作為主旨的文娛活動,并設計相關的活動情節,比如剪紙文化比賽、裁剪技巧比拼等,既增加了人們互相學習討論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播以及提升了景觀空間的利用效率。第三,創意造型,剪紙是通過正負形相融合的文化,它的正負形都有物象的特性,通過剪紙正形和負形的有機結合,設計可以體驗的剪紙物品,進而提升人們的創造性和參與度。
6.2被動感知
生活中,當人們在景觀空間參觀體驗時,經常會無意識地被所處的環境感染,不自覺地感受空間環境所表達的相關氣息。借助人們機械性感官的了解情況,把剪紙藝術典型性的花紋圖案、主題要旨、裁剪技藝體現在景觀的參觀過程中,在無形之中影響著人們。在加強景觀空間傳統文化底蘊、強調剪紙藝術時應該關注和環境的關聯,要整體觀察當前環境的現有情形,挑選恰當的設計方法和表示方法,堅持環境和文化相輔相成的全局性準則,絕對不可打亂空間的秩序準則使剪紙的相關元素無法有效融入。
7結語
剪紙藝術是民俗傳統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藝,在民族文化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其富有飽滿的藝術價值,寄予了人們高尚的道德追求,其對當代景觀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今社會,人類生活節奏快、負擔重,因此人類越來越追求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景觀文化可以減輕人們的精神負荷,升華人們的精神境界,正應該灌輸文化底蘊來滋養人們的道德情操。那么剪紙藝術怎樣更好地運用于當代景觀空間里,怎樣培養無壓的文化基調,怎樣借助景觀弘揚和學習傳統文化,是我們應該認真反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全琳.“形”上之境——中國傳統圖形之哲學精神[D].天津美術學院,2007.
[2]韋杰.中國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26-28.
閱讀期刊:藝術設計研究
《藝術設計研究》(季刊)創刊于1992年,由北京服裝學院主辦。是國內藝術設計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主要刊登藝術學領域最新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推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家與設計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術專題研討,及時反映最前沿的學術動態,對藝術設計的理論及實踐、藝術創作和教學科研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