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農村住房調查與當前新農村住房和節能措施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形式的調查結合起來,并對農村住房建設的一些想法進行了解釋,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農村住宅論文。
實施新農村規劃是貫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基本國策的有力舉措,是改善居住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現實要求,也是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新農村規劃建設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亟須加以引導與解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全面系統的工程,而我們作為一個建筑設計工作者,僅從改善農民住房條件這一點去做一些調查,并希望從中總結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現以孝感市開發區朋興鄉掛口村為例,闡述我們對農村住宅建設的一些想法。
一、農村住宅的現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業大國,廣大農村住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村落聚居形式。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靜止的,當歷史的車輪飛馳到今天,那些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村落已逐漸顯出它與當代社會環境、居住需求不相適應的一面。
1、缺乏合理的統一的規劃設計
農村住宅建造完全是農民自籌自建的個人行為,20世紀80年代為適應家庭聯產承包小規模生產方式以及放養家禽等,許多農戶尋覓坡地、山地及村頭、村尾建房,形成布局分散的自然式農宅。盡管城市規劃、城市住宅設計的理論和實踐都相當成熟,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廣大農村地區在住宅規劃和設計上還存在較大的隨意性,這種隨意性導致許多問題。例如:僅憑業主的授意,泥工的任意放樣,相互抄襲,千篇一律,形式雷同,缺少變化和生機。自搭自建,造成建筑的色彩、格局、樣式趨于雷同,但卻又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
另外,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新建住宅越來越多。由于農村住宅建設的放任和無序,加之一些農民顯富、攀比等心理的影響,致使一些農村新建住宅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亂,造成土地和金錢的極大浪費。
2、住宅的建筑功能設計存在缺陷
由于傳統民居很多都是自我設計的,沒有經過整體的規劃,導致許多不符合建筑設計規范要求的情況:其一,住宅與住宅的間距過短,影響到雙方的采光、通風等,對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其二,進深、面闊、層高不符合規范要求,有很多住宅層高達到4米左右,造成資源浪費。其三,女兒墻、樓梯或走道的扶手過低,有的甚至沒有扶手,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農村住宅平面布置功能單一,使用不方便,(1)堂屋,在農宅中,它不僅是客廳,也是這家起居、工作、生活、生產資料存放的地方,甚至是辦紅白喜事擺流水席的一個待客場所。它一般面積較大,門可直接駛入農用機械。既是客廳,又是車庫,還是儲藏間,功能分區不明確,混淆使用。(2)廚房,農宅中它面積一般比較大,其內由于燃料的多樣導致其灶具通常是柴灶、煤爐和液化氣灶并存。用水多為自家機井泵抽,一般抽滿一缸水要10分鐘左右。灶間多較雜亂,餐具擺放不衛生。(3)衛生間,調查中發現多數農戶便用的是旱廁,加貯糞池,二者靠在一起,蠅蚊滋生,很不衛生。(4)缺少應有的人情味。忽視老人、兒童和殘疾人的生活狀況,缺乏對他們居住要求的關注。有些人講排場,房建得高大,內部空間分隔粗陋,使用率極低,造成許多家庭住房面積雖大,但仍無房住的尷尬局面。
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普遍薄弱
較長時期以來,大多數地區對農村村莊基礎設施的投入幾乎為零,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穩定的財政保障,資金問題是村鎮建設的大問題。農村基礎設施落后主要表現在村內道路、給水排水、衛生等方面。如村內道路硬化率低,大多數村莊無集中供水設施,農民飲用水質量差,村內污水、垃圾隨意排放,農民住宅環境質量較差。
4、農村住宅建筑材料和形式
在房屋建設過程中,由于技術條件和施工手段的限制,以及認識的不足,農民建房時多選用落后的建材,比如說采用在很多城市已被禁用的黏土磚,建筑節能效果較差。有些農民為了省錢,甚至直接在自家承包的地里挖土燒磚,破壞了寶貴的土地資源,還造成了環境污染。通過調查,我們感到農民對居住條件改善的愿望非常強烈,但無處下手,比較盲目。
5、村民對高質量住宅的渴求
居住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近年來農村住宅建設由“溫飽型”朝著“小康型”“豪華型”發展,每個農民都希望自己的住宅內部功能合理、外部造型美觀,能在全村以致全鎮都永不“過時”,因為這是花費自己一生積蓄,甚至是親朋好友的援助才修建好的理想家園。他們向往城市那樣裝飾豪華、功能合理、干凈衛生的住宅,希望能在富裕的條件下,過上或超越城市居民那種高品質的日常生活。當然由于歷史原因、自然資源及風俗習慣的差異,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均,雖有極個別農民還處在溫飽線上,但對自己美好家園的向往,是每個村民永遠不變的追求和為之奮斗的源動力。
二、加強新農村住宅建設的措施
1、整體規劃切合實際
農村建房不象城市那樣由單位或房地產商統一規劃建造,而是個人私有行為。所以農村到處是“只見新樓不見新村”,這種隨意而建、想建就建的無秩序、混亂局面,在我國農村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為此新農村建設必須統一安排、合理規劃,因為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保障。既要避免造成“富建設,窮規劃”的現象,也不能照抄照搬城市規劃,搞千篇一律的行列式、矩陣式、線條式布局。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花拳繡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因地制宜地規劃出富有當地特色、農民認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藍圖。正如江西贛州在新農村整體規劃時,尊重客觀實際,尊重農民意愿,充分利用小山、河流、塘、湖、古樹等自然地物地貌及當地人文習俗,在新農村建設中做到“三不”——“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不搞形式主義,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大拆大建,使規劃治理后的新農村,既科學合理,又頗具人性化,得到當地農民的認可。
2、建筑功能布局合理
選擇合理的住宅建筑朝向是節能住宅布置的關鍵。住宅要座北朝南,南偏東150以內,避免夏季過多的日照。要滿足冬季爭取適量并具有一定質量的陽光射入室內,主要房間要避開冬季主導風向,確保自然通風的要求,使能源消耗降罕最低。
在建筑的體型方面,減少面寬,增大進深,有利于減少熱耗和節能。一般來講,兼顧節能和通風透氣要求,南向住宅建筑進深控制在12m-14m為宜。建筑外表面積與建筑體積比值(即體型系數)越小,建筑的保溫節能效果越好。同時,要避免房屋術必要的平面和立面凹凸,減小建筑體型系數。為使農村原有的生活習慣和庭院部分功能得以保留,垂直分戶的建筑可利用低層空間或利用屋頂平臺,在廳堂前布置庭院,并選擇適宜的朝向和位置布置陽臺、露臺,為每戶提供一個室外庭院;水平分戶的住宅可設計成北向退臺式住宅,使每戶得到一個露臺,這樣既可以提高容積率、節約土地又適應農村的生活習慣,易為農戶接受。
農村住宅平面布置時要兼顧節能要求,室內功能分區要按照對熱環境的不同需求作科學合理的設計,提高室內熱環境質量。主要居室位于南向,最大爭取南向的日照和采光,廚房、衛生間、貯藏間、生產用房、樓梯間等靠北墻設置。客廳(堂屋)作鄰里交往、接待客人之用,一般布置在住宅的1層,而起居室是家庭成員活動中心,一般宜布置在住宅的2層。當前,在進行農房平面布置中要建立低建筑面積、高使用面積的設計理念,盡可能降低交通面積,避免出現無用空間,有效降低農民建房成本。
3、推廣農村實用太陽能、沼氣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具有清潔衛生、不污染環境的特點,并且一次投資,長期受益。太陽能在當前農村建筑單體設計中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太陽能采暖與空調、太陽能供水,應綜合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及投資造價情況,合理選用。沼氣可以煮飯點燈、提高肥效、節省飼料、發展畜牧業、改善環境以及作為農村小型工副業的輔助能源。實踐證明是一種熱效高、制作簡單、便于使用。
參考文獻:
[1]林川,等小城鎮住宅建筑節能設計與施工[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
[2]方明,董艷芳.新農村社區規劃設計研究[M].北京:中國 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閱讀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西南農業學報》是由四川、云南、貴州、廣西、西藏和重慶六省市農科院、所共同舉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本刊立足大西南,面向國內外,主要刊登農學、林學、植(森)保、園藝、土壤農化、畜牧、獸醫、農業機械、農業信息與電子工程、水利和建筑工程、食品科學等方面體現大西南地方特色的農牧業各專業學科在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理論研究方面具有創見的學術論文、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學術報告、研究簡報、有新意的文獻綜述及學術動態、科研成果、新品種介紹等。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