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襄陽區充分發揮適宜杏生長的天然優勢,開發利用杏作為山區農民擺脫貧困,成為小康的主導工業項目。杏面積達到6800hm2,均已進入結果期。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杏園種植論文。
引言
1986年榆林市林科所從遼寧干旱造林研究所引進7個品種。通過建立采穗圃、山杏高接換頭和植苗造林試驗,引種獲得了成功。1992~1997年進行了示范栽植,建立示范園約200hm2,成活率達90%以上,并且總結出一套栽培管理技術。2012年產杏核150萬kg,累計實現產值6000多萬元。戶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杏產業成為南部山區群眾致富的主導產業。
1 園地的選擇與規劃
1.1 園地的選擇
榆林南部山區光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適宜建立仁用杏園,因此在丘陵山地上建立仁用杏園,要選擇坡度在15°以下,土層厚度一般要求在50cm以上,對土層較薄的山地,可通過水平溝整地挖溝換土,定植建園后進行行間深翻壓綠肥等措施,進行土壤改良。平地、灘地和緩坡地一般土層較厚,土壤較肥沃,水土流失少,土壤的水分條件較好,建園投資少,管理方便。但在灘地和平地上建立仁用杏園,要選地下水位在1.5m以下,排水良好,背風向陽、光照充足,氣候變化緩和且不窩風的地方。切忌在地下水位高的低凹地和通風不暢的地方建園,以免遭受澇害和霜害。
1.2 園地的規劃
園地選定之后,對道路系統、排水系統、防護林、果場等要進行全面規劃。建園要集中連片,每片至少要在6.7hm2以上。
園內道路系統一般由主道、支道、作業道等組成。一般主道寬6~7m,支道寬3~5m,作業道寬1~2m。每10行左右設一橫向作業道。山地道路坡度較大,道旁應設排水溝,溝內每隔10m左右留一橫埂留出跌水口,以減少沖刷,保護道路。
結合道路設計,正確地劃分小區。小區是仁用杏園基礎經營管理單位,小區面積一般為2~3.3hm2,長方形配置,小區的長邊要與等高線相平行,以利于水土保持和機械化作業。
1.3 整地
整地于定植建園前一年的雨季進行為宜,仁用杏園多建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山地上,定植前必須進行整地,以改善土壤的養分和水分狀況,為幼樹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定植建園前的整地是實現早期豐產、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環節。整地方式采用環山等高魚鱗坑整地。有條件的地方每667m2放入土糞3000kg,與土拌勻。
1.4 品種選擇及授粉樹配置
在定植建園前,要選擇適應性強、豐產性狀好、杏仁品質優良、商品價值和綜合利用價值高的優良品種。近年來實踐證明,宜推廣栽培優一、“圍選一號”和龍王帽。
授粉樹選擇的原則:一是授粉樹的花期要與主栽品種的花期相遇或稍早;二是授粉樹與主栽品種的經濟價值相同或相近。由于仁用杏花花粉量較大,春季開花費時風又多,因此,主栽品種與授粉樹可按10:1~2的比例配置。授粉樹的配置方式可采用行間或行內配置。
2 栽植
2.1 栽植時期與苗木準備
春秋兩季均可栽植仁用杏,但以秋季栽植為好。春季栽植在土壤化凍后進行,及早栽植有利于成活。
2.2 栽植密度
一般密度5m×6m或(4m×5m)每667m2栽株數22~33株。
2.3 栽植方法
栽植前要進行定點和挖好栽植坑。為了提高成活率,栽植前一天將苗木進行浸根,使苗木充分吸水,第2天栽植前再沾上泥漿。栽植時邊埋土邊提動苗木,防止窩根,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植苗時要注意掌握適當的栽植深度。
2.4 栽植后的管理
栽植后要及時進行定干。在苗高70~80cm處用剪枝剪將上部多余部分剪掉,及時定干可減少苗木水分蒸發,防止風搖,保持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平衡,有利于成活和生長。
3 仁用杏園的管理
3.1 土肥水管理
定植以后,在樹周圍修埂筑成樹盤,每年要結合施肥、澆水春夏秋各刨1次樹盤,要掌握“里淺外深,春淺秋深,不傷大根”的原則。合理的樹盤管理,可以促進根系更新,增加吸收根的數量。
追肥可以彌補仁用杏樹生長期間基肥的不足和滿足特定時期對養份的需求。主要有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兩種方法。一般施農家肥30~100kg,化肥0.5~2kg。幼樹少施,大樹多施。
仁用杏樹搞旱能力強,合理的灌水保持土壤適中的濕度,可增加生長量和產量。共進行4次灌水,其中花芽萌動前灌水與封凍水是2次最關鍵的基礎灌水。
3.2 整形修剪
要搞好仁用杏樹整形修剪,必須綜合考慮,做到五看:一看樹種、品種;二看立地條件,如光照、土壤等;三看花果量的多少;四看樹齡樹勢;五看樹形及上年的修剪反應。一般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修剪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縮、緩放、抹芽、摘心和拉枝等。
3.3 晚霜凍害防治措施
預防花期霜凍,做到保花保果,有熏煙法、煙霧劑即自動煙霧防霜器的應用、澆水法、樹體保護法。
參考文獻
[1] 羅偉祥,劉廣全,李嘉鈺,等.西北主要樹種培育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93-95.
[2] 劉威生.李樹杏樹良種引種指導[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266.
[3] 高均利.榆林市大扁杏栽培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05(02):72-74.
[4] 李紅艷,李群,白國華,等.淺析大扁杏優質直產栽培管理技術[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1(04):47-48.
閱讀期刊: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是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協辦的植物營養與肥料學科方面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是土壤學、肥料學的核心期刊。報道本學科具有創見性的學術論文,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報告、簡報、文獻評述和問題討論等。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