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園林藝術和繪畫課程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反映了形成過程。這包括重新分析課程內容與典型專業活動內容之間的關系,總結課程轉換過程,并提出修改建議,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園林藝術論文。
北京市園林學校從2008年開始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園林專業課程改革試驗項目,2009年根據《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實驗項目新課程實施階段2009年項目實施方案》,北京市園林學校開始對園林專業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專業方向進行了課改實施。
1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在2009級、2010級的課改實施的過程中,筆者認識到課程在設置方面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與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方向其他專業核心課程的關系
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是根據園林行業典型職業活動所需知識、能力整合的園林專業公共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基礎性,能夠為后續園林植物管理、花卉生產與應用、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3個專業方向核心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園林藝術審美情趣,能夠識讀和繪制簡單園林設計方案圖、施工圖,培養觀察力、創造力和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縱觀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專門化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從典型職業活動描述來看,涉及到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能力的只有園林植物管理一門課程。而該課程中涉及園林美術與制圖內容的只有“實施修剪、整形”、“根據更新、調整方案對植物進行更新、調整”。由此不難看出,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對園林植物管理課程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但課程內容偏深、偏多。對其他幾門專業核心課程來說,幾乎起不到鋪墊和基礎的作用。鑒于以上情況,筆者認為有必要從其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和再次分析。
1.2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內容與典型職業活動分析的內容之間的關系
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內容與典型職業活動分析內容不能完全吻合(表1)。2008年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方向典型職業活動能力,有一些隱含地體現在美術、識圖方面,但卻沒有明確的表述。針對此問題,筆者所在課題組重新對當時園林企業調研結果進行了深入剖析,發現對美術和識圖的能力要求很簡單,只包括了解園林美、具有構圖和色彩搭配的能力,具有按照圖紙調整更新園林綠地的等能力[1-2]。
2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轉化的分析
園林美術與制圖是從園林植物管理、花卉生產與應用、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3個專業方向典型職業活動關于園林美術、識圖和制圖的能力分析整合而來的,是3個專業方向的公共基礎課程,對3個專業方向的專業核心課程起支撐、鋪墊作用[3]。但從養護方向典型職業活動分析,以及課改實施課程來看,養護方向學生不需要掌握太深的美術技能,也幾乎不需要掌握制圖技能。目前,此課程對學生來說太深、太難,沒有太多作用,對其他核心課程也沒有明顯鋪墊作用。為了解決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在教學中反映出的問題,筆者對其課程轉化進行分析。
2.1回顧典型職業活動分析
筆者仔細認真地回顧了園林專業(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專業方向)典型職業活動,有關園林美術與識圖的內容只跟典型活動植物整形、修剪和植物更新、調整有關。從這2項典型職業活動的描述來看,只需要掌握部分園林審美和簡單的識別圖紙的技能即可,這些技能對植物整形修剪、植物更新調整來說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表2)。
2.2查閱園林專業課程轉換分析說明
在回顧典型職業活動的基礎上,筆者又查閱了園林專業課程轉換分析說明(表3)。在此分析說明中,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確實只涉及植物整形、修剪與植物更新、調整這2個典型職業活動,將典型職業活動和其分析說明進行對比后,筆者認為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對學生的要求在橫向和縱向上均超出了典型職業活動的范圍。具體為:分析說明中畫雙下劃線的內容明顯偏向于另外2個專業方向需掌握的內容,而與園林植物管理專業方向關系不大,可以去掉;分析說明中畫波浪線的內容與典型職業活動描述中的內容相比較,較深較難,需要進行一些調整[4]。
由于了解施工圖完全可以通過抄繪園林設計方案圖和施工圖來完成,筆者認為原來的第2項完全可以和第6項合并;再者,更新調整植物的任務只需掌握植物種植設計圖和施工圖的識別即可,因此第2、6項合并后可作降低難度的調整,即把園林設計方案圖和施工圖改為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圖和施工圖;第3、4、8項在典型職業活動中涉及不到,對學生來說卻是偏難,偏多,它們主要為另外2個專業方向打基礎,因此可以去掉。在此基礎上,筆者重新進行了該門課程的轉化分析(表3)。
由于課程內容減少,相應的課時數也應該去掉一些,由于改后的分析說明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園林識圖的知識,美術方面只是涉及到植物的形體美、群落美等簡單的知識,因此筆者把課程名稱更改為園林識圖,在學習識圖的過程中插入植物美的內容即可。
3課程標準的修改意見
該課程的課程名稱、內容和課時數等發生了變化,相應的課程標準也要進行一些修改,筆者回顧了園林美術與制圖課程的課程標準,結合以上的分析轉化以及在實踐中的經驗,制定了園林識圖的課程標準,相比較園林美術與制圖的課程標準,主要的變化內容具體如下。
3.1課程性質
建議將其作為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方向的專業基礎課程,內容只與該方向的典型職業活動的能力相對應。
3.2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緊緊圍繞園林植物管理專業方向課程轉化分析和典型職業活動分析而設定的。去掉了美術技能方面一些超出學生應掌握核心技能的目標,確定了園林植物管理專業方向對審美能力的具體要求。制圖方面也相應地降低了對學生的目標要求,不要求學生繪制園林設計方案圖和施工圖,而是有目的地要求學生抄繪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圖和施工圖,為將來的職業活動打下基礎。
3.3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主要根據課程目標設定,主要由3個方面組成:一是繪制造園要素,其是園林識圖最基本需要掌握的內容,在繪制造園要素的時候可以穿插園林美術關于審美方面的內容,如要求學生在繪制不同植物時欣賞和感受植物的個體美、群體美及不同季節的美;二是抄繪小型園林種植設計方案圖及施工圖,通過抄繪的環節,一方面學生能夠鞏固造園要素的繪制方法,另一方面還可以學習到簡單的植物種植設計和施工圖的繪制方法;三是現場實測園林平面圖并進行改造,通過實測進一步建立學生二維和三維空間的轉換能力,建立空間尺度感,而改造則是有目的地鍛煉學生調整綠地中不合理種植及更新生長勢較弱植物的能力。
4結語
通過2輪的教學實踐與分析,筆者切實感受到課程改革試驗項目在典型職業活動分析和課程轉換環節的重要性,由于之前工作的疏忽,造成了該門課程相對園林植物管理專業方向較難、較深的局面。通過實踐后的反思和分析,盡量彌補上述問題,希望能在新一輪的教學中進行嘗試和逐漸完善。
5參考文獻
[1]趙志群,王煒波.基于設計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J].職業技術教育,2006(19):10-13.
[2]林玉輝.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模式——對典型職業工作任務課程開發的認識[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4(3):74-75.
[3]白慧芳,趙建華.園林專業美術教學模式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74-76.
[4]劉明明.基于園林美術教學現狀的教學改革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2(35):17411-17412.
閱讀期刊:風景園林
《風景園林》學刊創辦于1993年,原名《風景園林匯刊》,2001年更名為《風景園林》,2005年6月開始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現為雙月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林業大學主辦,是國際性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以及公共藝術學刊。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