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實踐中在確定一些相關設計參數時常常感到無所適從,本文通過兩個工程就巖土工程勘察中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等常用參數的確定方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常見問題供大家研討.
地基承載力、壓縮模量是工程設計的關鍵參數,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確定相對準確的承載力及壓縮指標等參數,是巖土勘察工作的首要目的。對此,規范中僅有原則上的確定方法,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不同的確定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這一現象。以下用實例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供探討.
1承載力的確定
1.1承載力的確定方法
關于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89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規定主要有3種:載荷試驗法、理論公式法、規范查表法。而在2002版中僅有原則性的規定:由載荷試驗或其它原位測試、公式計算、并結合工程實踐經驗等方法綜合確定.
用載荷試驗確定承載力是最直接最準確的,但經常會受到場地、工期、造價等種種限制,在實際工作中很少應用,僅用于較重要的甲級建筑物;理論公式法確定承載力,關鍵是土的抗剪強度指標c、ψ值的確定,c、ψ值由于在現場取樣及測試過程中受到人為因素等的影響,往往存在一定的誤差,求得的承載力值差別較大,僅供參考;工程經驗法實際上應用的還是查表法,因為許多地區并無成熟的地區經驗值,對粘性土而言,用土工試驗數據和標貫擊數查表得出的承載力值往往不一致,為安全起見,取低值.
在工程實踐中還存在這種現象,在上部荷載較輕的情況下,承載力特征值取值偏小,理由是夠用就行,此時的承載力其意義已背離了承載力特征值的含義,實踐中雖然可行但理論上是不科學的.
1.2承載力確定實例
文登市界石鎮商住樓工程,擬采用天然地基、淺基礎方案,勘察選定第2層粘土作持力層,層頂平均埋深為0.6m,無地下水,有關工程特性指標.
2壓縮模量的確定
2.1壓縮模量的確定方法
粘性土的壓縮模量較易確定,通過室內壓縮試驗即可得到;而砂土的壓縮模量,其確定方法就含糊不清,規范中也無具體規定。實踐中大體上有三種方法:一是通過標貫擊數計算得出;二是直接給出經驗值,經驗值都是通過查工具書得到,且往往是一個大致范圍,很難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值;三是通過變形模量換算得出。工程實踐中由以上三種方法確定的壓縮模量值往往有較大差異.
2.2壓縮模量確定實例
威海市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工程,上部結構荷載較小,對承載力要求不高,鑒于該工程為較重要的威海市政府工程,勘察手段增加了平板載荷試驗。場地地層以稍密~密實砂層為主,經勘察選定2m以下第2層中粗砂作持力層,測試指標見表2,不均勻系數Cu=6.66,曲率系數Cc=1.28.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中提供的經驗公式計算壓縮模量:N<15擊時,Es=C(N+6)=0.7×(13.7+6)=13.8MPa;根據土力學中經驗公式由變形模量換算壓縮模量:Eo=βEs,β=1-2μ2/(1-μ),對砂土μ值可取0.20~0.25,β值可取0.90~0.83,若β值取平均值0.87,由載荷試驗結果Eo=24.4MPa,可得Es=28.0MPa;根據手冊提供的經驗值,最松散的中粗砂其變形模量Eo可為33.0MPa,由此換算出的壓縮模量值Es=37.9MPa。由此可見,上述三種方法確定的壓縮模量值相差較大,本工程可以載荷試驗結果取值,但實際工作中載荷試驗的應用畢竟很少,如何確定一個相對準確的壓縮模量值是值得商榷的.
3結論
以上是作者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經常遇到的深感疑惑的問題,在此提出供大家探討。因為參數取值時心中對數值的可靠度沒底,本著安全的原則,往往取小值,以提高可靠度,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工程造價,違背了經濟合理的原則.
巖土工程勘察的研究對象是巖土層(體),其性質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更多的經驗,才能使勘察結論更合理完善。在此建議應盡快建立各地區的可靠經驗,以適應勘察工作的需要。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