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但是現在電子商務人才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情況。根本原因是高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不夠,大多基于傳統的國際貿易課程,沒有將信息化融入其中。應屆畢業生似乎無法應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因此,政府應該根據當前形勢,出臺相關和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技術,開展培訓。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原名: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創刊于1994年,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主辦。《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主要宣傳和普及WTO有關規則,研究我國入世之后的相關問題,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有關的決策和資詢,其中有些重要文章的建設已被國家有關部委吸收秉納,產生了較好的影吶。
【摘 要】當今世界經濟正在發生變革,作為第三產業支柱的信息經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影響著經濟的運行模式。電子商務也逐漸引導著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穩步發展,促進經濟環境向著良好穩定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互聯網;信息化
一、引言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影響著傳統國際貿易繁瑣的操作程序。如果能深刻認識到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并采取相關對策,則能推動我國的國際貿易朝著又快又好的方向發展。本文將從電子商務的介紹入手,分析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而提出我國利用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中的對策。
二、電子商務的概念
商務活動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物質的等價交換。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從宏觀層面來講,電子商務是基于信息化社會發展的產物,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上進行的電子交易。通俗來說,電子商務活動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人們之間的各種商務活動。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企業運用信息技術增加經濟效益,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力。因此,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企業的競爭意識和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意識。
三、信息時代下國際貿易的特點
1.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是核心
現在已經到了“信息經濟時代”,國際貿易的特點也發生了改變。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經歷:我們的第一代文明的主要生產要素是物質資料;第二代文明的主要生產要素是能量能源;而第三代文明,就是現在,信息知識是主要的生產要素。按照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是符合后工業化經濟發展模式的需要。而以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為主的服務業,則是第三產業的主體,對于第三產業時代下發展的國際貿易,也是核心。
2.邊際成本為零
信息時代下,國際經濟貿易的邊際成本比較低,近乎于零,這是由于信息產品的特點決定的。邊際成本是指在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原材料等變動成本。而信息產品和物質產品不同,具有強大的可復制性,因此邊際成本近乎為零。
回到國際貿易上來,傳統的國際貿易是基于國際間的分工進行的,這對雙方都有好處,可以提高雙方國家的福利。而信息時代下的國際分工,可能只會對生產信息產品的國家帶來好處,不利于為生產物質產品的企業帶來好處。
四、電子商務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促進國際貿易方式的改變
正如之前所提及的,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方式和原先的方式不同,貿易中的各方通過電子方式達成貿易。在交流過程中,更多采取的是虛擬的數字交易。有助于企業更好的把握多變的市場動態和消費需求。另外,電子商務是在虛擬環境下進行的,打破了之前地域的限制,減輕了之前國際貿易中壁壘的影響。在這一方面,企業在不出國門的前提下就可以承接國際貿易業務,從而擴大了服務貿易的范圍,促進了商品結構的多元化。因此,電子商務環境的出現,有效開辟了國際市場的新方向。
2.減少國際貿易的成本
企業在進行貿易時,產品和采購成本密切相關。在信息時代下,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解決信息不暢問題,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另外,在信息的整合和處理方面,互聯網有超強的聚合能力,在對采購信息進行整合處理之后,由專門的采購部門統一匯總到總部,之后再通過網絡統一向其他企業的供應商進行訂購,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購成本。
在互聯網上,買賣雙方企業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溝通和交流,不用按照傳統經營模式花費大量的廣告費用,減輕了賣方的成本,也有助于將產品廣告更順利的投入到消費者手中,提高了廣告投放的效率。
除此之外,傳統的國際貿易的環節繁瑣,包括洽談、簽約、運輸等環節,過程較多、耗時較長,從而造成了低效率。而電子商務將業務電子化,利用電子匯票、合同等,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國際交易的效率。
3.加強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大數據是互聯網的一大優勢,在大數據下,公司可以在網頁上發布相關數據、公司產品和相關信息,能更好的展現公司的實力,有助于尋找國際上的合作伙伴,發揮企業的品牌效應,從而擴大企業的業務量。
在情報方面,外貿公司可以利用網站上的海量信息,了解客戶的相關信息和資訊,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都可以了解整個行業的動態和政策變動,大大減少企業在信息量不足情況下的資源流失。除此之外,企業可以根據整個行業的動態和客戶相關需求,完善相關體系和產品計劃。
另一方面,網絡信息很便捷豐富,交易平臺完善、寬闊。簡化了之前的交易流程,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深入完善自身產品和根據市場節奏進行自身的革新,逐漸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4.促進中小企業參與國際間的分工協作
目前的經濟時代下,各種類型的企業,無論大小企業都有機會參與到國際競爭與合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使企業向整個產業鏈的頂端發展,不斷完善自己,做大做強。在這一過程中,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重要的經營模式,是企業必須掌握的經營模式。利用互聯網,小企業可以迅速且全面的掌握和市場相關的信息。從而促進企業和個人、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
五、我國利用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中的對策
1.加強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有較大的差距,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前提條件是信息化基礎建設。因此如果想要加快企業的電子商務進程,就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但是也必須因企業而異,根據不同企業的客戶關系、產品創新、所處的市場環境、企業所具有的資源和業務流程這幾個要素,有針對性、因地制宜的根據市場經濟需要開展電子商務模式,從而幫助企業戰略轉型和具體的管理創新。
2.加強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建設
從目前的形勢看,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有待于提高。比如網絡平臺上雜亂的廣告信息太多,上網速度比較慢,費用較為昂貴,網絡安全性太差,因此需要加強網絡建設。在安全方面,加強防火墻的建立等加密技術,加快建設認證中心,完善信息傳輸的加密保護和隱私權保護。從而加強系統的風險防范機制。
3.加速金融電子化進程
為了更好的利用電子商務幫助企業的國際貿易發展,有效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就必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方便其他企業和個人用戶。進一步推進金融電子化,就需要從國家入手,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需要突破跨地區、跨銀行的貿易結算。另外,要改變原有企業的管理方式,采取以分權為主的管理制度,統籌管理金融、物流等業務。
4.加強國際間的對話和合作
隨著電子商務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知識產權的保護、國際間的關稅問題。因為電子商務是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產物,因此國際貿易的交流方之間應加強合作,學會發現和利用商業信息,學習發達國家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參與到改進和完善相關國際貿易法規中去,擔任一個公正、平等的角色。
5.加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
電子商務是傳統經濟發展的變革,成為推動國際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我們應該重視電子商務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從而在國際貿易中采取積極的發展措施,促進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更具有優勢和主動性,保持良性健康的態勢。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