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這篇體育論文中探討國外體育文化發展經驗。國外完善的學校體育教育體系既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體育人才,又促進了大眾體育消費。學校體育是美國整個體育系統發展的基礎。
《體育文化導刊》創刊于1983年,是由國家體育總局主管,國家體育總局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綜合性體育文化刊物!扼w育文化導刊》編輯部審稿發表周期為9 個月左右,逾期作者未接到任何通知,可另投它刊。歡迎作者自愿注明聯系電話號碼。 本刊現只收電子郵件投稿,不收書面投稿。復合影響因子:0.718,綜合影響因子:0.446。
關鍵詞:國外體育文化 體育產業 市場
體育產業是文化產業的“朝陽產業”和“黃金產業”,2008 年我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到了317.09 萬人,實現增加值1554.97 億元,占當年GDP 的0.52%。然而,體育產業與國外發達國家差距較為明顯,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早已達到1%~3%之間。當今體育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商業體系。
1 完善的市場體系
發達國家體育產業普遍是一個復合型結構,既包括與體育相關的物質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也包括體育服務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他們對體育產業的理解遵循消費“決定論”即體育消費決定體育市場,體育市場決定體育產業。其體育產業鏈相當完整,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核心產業、中介產業和外圍產業三部分的完整結構。
2 發達的體育競賽表演業
競賽表演是在約定時間、約定地點向消費者提供競賽表演產品的核心服務輔以一系列的附加服務所構成的,能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現場觀看比賽需求的服務產品組合。
在競賽表演發達的美國,職業化和商業化程度非常之高。僅棒球、籃球、橄欖球、冰球和足球5 個項目就擁有近800 個職業隊(含少量加拿大的球隊)。美國職業體育的總收入大約在30 億美元左右,而到了90 年代中期,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70 億美元。到20 世紀90 年代末期又超過100 億美元;全美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總產值1986 年約為94 億美元,1998 年猛增至1296 億美元,12 年間激增近13 倍[1]。
在英國,2001 年8 月,英超與天空電視臺所簽的三個賽季的電視轉播合同身價己經暴漲到11 億英鎊。2000-2001 賽季英超年度總收入為16 億歐元,而在這其中,電視轉播費收入就占了39%。[“2] 2007-2010賽季,逾17億英鎊的電視轉播費用”[3]成為英超經營的經濟基礎。而創立于1877 年的溫布爾登公開賽,作為商業化運作最早、最成熟的網球賽事,1879 年掘出了它的第一桶金———116英鎊,2006 年,溫網為全英網球俱樂部的盈利為2554 萬英鎊[4]。
3 成熟的大眾體育健身娛樂業
2009 年,全世界約有128000 家健身俱樂部,會員超過11900 萬。全球健身俱樂部產業的規模將近700 億美元[5]。法國的體育產業以健身娛樂業為主,據法國青年與體育部1998 年的統計,現有各類體育俱樂部17 萬個,注冊會員達1250 萬人,體育人口占法國總人口的73.9%,龐大的體育人口基數,為大眾體育消費水平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美國社區中一般都建有休閑體育場、兒童游戲場與公園的綜合體系。并專門建有社區體育中心,設置具有多種功能的各類體育設施,以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為社區居民服務。據2004 年1 月份的統計數據表明3940 萬人去健身房鍛煉。截止到2005 年1 月份,美國的健身俱樂部數量已經達到26830 個[6]。在澳大利亞,依靠各類社團和社會力量來開展各類休閑體育活動,2002 年澳大利亞體育人口比例為77%。澳大利亞有110 個社會團體,5 萬多個各種俱樂部,一般都設在體育場或者體育中心,包括技術輔導、組織群眾體育活動、場地設施維護以及向社會集資等工作[6]。其中有60%-70%的俱樂部分布在鄉村,每年有2 億人次參加各種類型的休閑體育活動和比賽。這些龐大體育健身娛樂群體,為體育文化產業提供了有利支撐。
4 健全的學校體育教育和競賽體系
美國很多優秀體育人才都是由綜合院校而非專業體校培養的。具有代表意義的NCAA(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成立于1906 年,目前擁有1200 多所大學、聯盟和單項協會成員,每年大約有44900 名男女運動員參加NCAA 的各個項目的比賽,并培養了大批優秀運動員。以NBA 為例,NCAA每年穩定地為NBA 輸送優秀的籃球人才,據統計,76%的現役NBA 球員來自NCAA,而在NBA 近三年的招募中,年均82.9%的新招球員來自于NCAA[7]。
在英國,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相對較高。1到13 年級學生當中,有50%每周參加至少3 小時體育課和課外體育。在2008 到2009 年度中學生每周平均花費115 分鐘時間在體育課上。66%的1 到13 年級學生會參與某種形式的校內比賽。99%的學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運動日或類似活動。至于校際比賽,42%的學生會參與。學校平均提供18.6 種不同的體育項目。每個學校平均與8.2個俱樂部建立了聯系。
5 先進的高科技技術
新產品的研發是體育產業的生命線,也促進了體育文化產業的重組。首先,體育賽事競賽觀賞性是其產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運動成績的提升則是對競技體育更快、更高、更強的詮釋,也是提高體育競賽觀賞性的一個賣點。其次,新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傳統的體育產業出現質的變化。而生物、力學等高科技的介入,使得健身娛樂業的器械裝備也迅速發展。良好的運動器械既提高了運動質量,又有效地減少了運動損傷。
6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
歐美體育產業的發達既與其完善的市場體系密切相連,也與政府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西方國家特別重視依法治國,通過法律手段對企業活動和市場進行管制,而且執法嚴格,真正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
體育產業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混合,具有較明顯的公共物品性質,既要考慮體育產業的商業性和贏利性,還要考慮其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政府需要承擔公共物品的管理和供給責任。
7 規范的體育傳媒業
發達國家利用一整套完善的、系統化的、高效的全球傳播機制,借助電視、雜志、報紙和網絡等現代媒體提供給球迷各種各樣的圖像符號,使球迷在對這些符號意義理解的過程中接受體育運動。在為全世界傳播精彩體育賽事的同時,也向全世界輸送了自己的文化體系和價值觀,并且影響和整合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動向。2009 年,全球體育贊助達到314.1 億美元,在全球體育營銷支出中的比例為7.28%,電視廣告類的支出所占比例更是高達39.4%。[8]
8 合理的競賽聯盟體制
“聯盟體制”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上的合資企業、法律上的合作實體,其目標旨在通過壟斷經營獲取最大效益,特征是經營權與所有權相分離[9]。美國的全美橄欖球聯盟(NFL)、棒球大聯盟(MLB)、足球大聯盟(MLS)、籃球大聯盟(NBA) 和全美冰球聯盟(NHL),都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商業奇跡[10]。美國職業聯盟經營的主要收入來自電視轉播權、門票、場租(包廂、貨攤租金、停車等)及特許紀念品銷售,另外還有聯盟衍生產品開發(比如網絡游戲、服裝、玩具、食品、兒童用品、甚至餐廳和大巴)、廣告贊助和全球推廣活動如日本和中國賽事等。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