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幼兒園安全教育論文分析安全教育園本課程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構建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思考、再實踐、再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艱辛的過程,我園將在實踐中不斷努力、不斷思考、不斷前行!《學前教育研究》是我國最高級別的學前教育專業期刊,全國惟一一本幼教理論刊物。《學前教育研究》雜志社提示自投稿之日起,4個月內未收到處理意見,作者可改投他刊(為防疏漏,請事先與本刊聯系)。本刊不收取任何審稿費或版面費,稿件一經刊用,本刊將一次性付給作者稿酬與文章著作權使用費。復合影響因子:0.843,綜合影響因子:0.458。
摘要: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永恒的主題,形成一套具有安全教育特色、結構完整、可操作的課程實施方案,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與探索的迫切需要。“幼兒園安全教育園本課程構建的實踐研究”從現狀調查入手,找準課程設置的基點;通過理性思考,規劃課程研究思路和目標;通過積極行動,推進園本課程的家園共建。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教育;園本課程
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也是我們要長期探索的教育問題。3~6歲幼兒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自我防護意識薄弱,需要園所、教師和家長的特殊照顧。《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幼兒的安全問題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本園實際來看,雖然幼兒園一直重視安全工作,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多次被評為市平安校園、和諧校園,但在教學實踐中安全教育沒有形成一個體系,沒有與現行的主題教育課程相銜接和融合,形式較為單一,幼兒體驗性、游戲性安全教育活動欠缺。因此,形成一套具有安全教育特色、結構完整、可操作的課程實施方案,是本園教育教學改革與探索的迫切需要。基于以上思考,我園將安全教育作為園本課程建設的切入口,通過課程建設將安全教育落實到幼兒各項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一、現狀調查,找準課程設置的基點
為了解本園安全教育現狀,明確課程構建的方向與重點,課題組采用自編的安全教育教師問卷、幼兒問卷、家長問卷進行調查。
我們分別抽取小、中、大班不同班級的幼兒、教師、幼兒家長進行有關安全教育內容與開展方面的現狀調查,共發放問卷580份,回收547份,回收率為94.3℅,其中有效問卷530分,問卷有效率為91.3℅。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深入地了解了本園安全教育現狀:缺少系統的、園本化的安全教育課程,安全教育缺乏科學規范的實施;安全教育形式不夠活潑生動;安全教育內容有待完善豐富;教師與家長的安全教育知識與技能有待提高,需要更好地利用家園共育途徑開展安全教育。
二、理性思考,規劃課程研究思路和目標
(一)規劃課程研究思路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在專家的引領及教師的努力下,我園形成了安全教育園本構建思路框架(見下表)。
(二)明確課程構建目標
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活動。為此,幼兒園確定了研究目標:①通過研究,形成一套目標明確,系統性、操作性強的園本課程和教材;②通過研究,培養幼兒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③通過研究,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形成家庭、社會、學校相結合的安全教育體系和具有安全意識的校園文化。
三、積極行動,推進園本課程的構建
(一)重視幼兒發展,營造安全教育環境
著名教育家內德勒、布羅菲和古德為幼兒園環境建設提出了11個目標,其中就提到,要達成積極的情緒氛圍、能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促進幼兒自信心發展等目標。因而,對于幼兒的物質環境,我們應該精心創設,以期達到教育環境的生動、形象、直觀,讓幼兒既可以獲得直觀經驗又能得到綜合性教育。除了在幼兒園室外大環境和室內小環境上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育人環境,我們還要在一日的各項活動中注重環境的創設,注意生活中安全的教育。
1.一日活動中的安全教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了“一日活動皆課程”的理念,即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不管是集體活動、區域游戲活動,還是喝水、洗手等生活活動都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幼兒一日生活蘊含著安全教育的契機,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我園制定了《幼兒一日活動安全常規細則要求》,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隨機進行安全教育。
2.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月”活動
在研究中,我園還根據上級工作安排或園內實際情況,圍繞安全教育制定并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月”活動,如日常生活安全教育月活動,體育運動安全月活動,幼兒自我保護安全教育月活動,消防安全教育月活動,幼兒交通安全教育月活動,防觸電、防溺水教育月活動等等。每次開展的活動都有一個重點,如在“消防安全教育月主題活動”中,可以圍繞消防教育主題策劃一個幼兒進社區的活動內容——走進消防隊、請專家做消防知識安全講座、滅火器的使用及演練、安全主題墻創設等等一系列主題月活動,由課題相關負責人進行當月活動策劃,組織開展活動,并做好相關活動記錄和活動評價。
(二)指導教師實施,豐富安全教育園本課程
1.貼近生活,挖掘安全教育資源
(1)教學主題,挖掘資源
安全教育內容非常豐富,涉及面很廣,但是我園使用的教材中健康、社會領域涉及安全教育的內容較少,缺少系統性,往往又與主題教學脫離。為此,我們課題組從所用教材的各個主題中挖掘安全教育內容,形成與主題相融合的安全教育系列課程。如中班教學主題“相親相愛”的一節音樂活動“小烏鴉愛媽媽”,本節音樂活動目標是通過歌曲的練唱,理解歌詞內容,從中培養孩子愛媽媽的情感。課題組老師在音樂活動后擴展延伸了一節自我保護安全教育活動“小烏鴉找食物”,教育幼兒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的話,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順利完成任務。在開展主題教育的基礎上,我們挖掘適合幼兒的、涉及安全的教育資源,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活動,這樣既體現了主題教育與安全教育的融合,又符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多領域相互滲透的原則。
(2)貼近生活,生成資源
首先,根據生活中的四季,針對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特征,靈活地生成課程。如春天,萬物復蘇,孩子外出活動增多,可生成幼兒戶外活動安全教育;夏天氣溫較高,冰涼美味的冷飲會成為孩子們的最愛,良好飲食行為和習慣培養需要我們關注;秋天氣候干燥,要注意防火安全教育;冬天,冰雪天交通不便,可生成交通安全教育等等。
其次,可以根據幼兒園自身條件開發安全教育課程。本園是全縣規模最大的幼兒園,地處交通復雜、人流密集的十字路口旁。基于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們陸續開展了過馬路、認識紅綠燈等交通安全系列活動。
同時,還可從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和幼兒的偶發行為入手,捕捉教育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時、隨機地生成安全教育課程,幫助幼兒在真實環境中獲得經驗,促進幼兒安全意識的提高。
2.多種形式,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1)組織趣味游戲,加強安全訓練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既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對于幼兒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游戲的重要性,并有效地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才能讓幼兒獲得輕松、愉快的體驗,并學到各項安全自護技能。如生活與健康課程“你知道怎么辦嗎?”,老師創設這樣一些表演情景:“你一個人在家,有個陌生人敲門怎么辦?”“如果你的手劃破了怎么辦?”……啟發幼兒思考,得出各種自救自護的方法;同時組織幼兒討論哪種方法更好,讓幼兒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防護措施,培養幼兒勇敢、機智的品質。
(2)開展模擬演練,提升學習技能
我園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模擬演練活動,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增強安全意識,并習得自我防護的技能。如開展“地震逃生”、“逃離火災”等演練活動,通過模擬逃生的游戲,使幼兒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方式方法,學會保護自己。
(3)進行隨機教育,重視日常滲透
日常生活中的偶發事件也不容我們忽視,教師以偶發事件為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也是一種常見的教育形式。如:有些幼兒乘著老師不注意去水龍頭處接冷水喝,教師就可以以“喝生水會生病”為主題開展生活與健康教育活動,讓幼兒了解喝冷水的危害。這種隨時隨地的安全教育不僅提升了保教質量,而且能做到“潤物細無聲”。幼兒園里每一個環節都是教育的好時機,只要教師及園內其他工作人員會發現、勤思考,就能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
(三)增強家長安全教育意識,實現課程構建家園同步
幼兒園內的安全教育僅是幼兒教育的一部分,家長在幼兒的教育中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搭建好家園共育的橋梁,家長和老師密切配合,不斷對幼兒進行安全強化教育,才能實現課程建構家園同步的研究目標。
1.豐富安全信息平臺
幼兒園可在宣傳欄開辟一塊安全教育專欄,及時告知近期安全注意事項等,同時家長也可從班級博客、QQ群、微信等信息平臺獲取安全育兒常識,掌握安全教育的科學方法。
2.參與安全環境創設
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班級、園所的安全教育環境創設,讓環境成為孩子無處不在的老師,啟發孩子思考,引導幼兒在環境的浸潤中學習。
3.參與園所安全管理
推選家委會代表,讓家長代表融入到幼兒園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安全工作計劃的制訂、園所設施的安全檢查、園內安全隱患的排查等等。
4.走進安全教育課堂
家長們身在各行各業,可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做“助教”,嘗試參與教育活動。如交警爸爸走進課堂,講解交通安全、交通法規等知識,醫生媽媽走進課堂,講解安全飲食和身體保護等等,這種交流既激發了孩子對家長崇高職業的崇拜,培養了孩子愛家人的情感,也統合了各方教育資源,構建家園共育平臺。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