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教育類核心論文發表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研究,電子商務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如何才能培養出有著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來呢?論文從課程定位、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方面進行了探討,從專業定位、師資力量、實踐教學三個方面具體探討中國高校目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式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教育類核心論文,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論文投稿
0 前言
計算機和通信技術融合形成的信息通信網推動了經濟的全球化,未來的經濟貿易將更多地以國際互聯網環境為基礎進行展開(溫芝龍,2009)。其中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電子商務正成為國家、企業以及個人間的主要經濟貿易手段和溝通方式。面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中國必須站在全球的戰略高度來規劃發展本國經濟,而經濟的發展,人才是根本保證,因此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存在很多問題:電子商務作為新興領域,其概念、理論以及應用都不成熟;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電子商務交叉學科的特性,使得高校在人才培養是經管類還是技術類方向的定位不清晰;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脫離市場發展軌跡,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根據以上問題,本文將從供需角度探討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職業素質的要求以及高校培養人才方式存在的問題,通過比較國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式,嘗試建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并著重在電子商務教學環節中探討高校應如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從而推動我國電子商務又好又快地發展。
1 電子商務概念及專業定位
1997年世界電子商務會議通過專家討論給出關于電子商務的概念定義:電子商務是指對整個貿易活動實現電子化。從涵蓋范圍方面可以定義為:交易各方是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的商業交易而非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從技術方面可以定義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包括交換數據(如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獲得數據(共享數據庫、電子公告牌)以及自動捕獲數據(條形碼)等(French等,1982)。
電子商務促進了管理變革,帶來了企業在組織與管理、營銷、生產作業及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能適應、創造、引領這些變化,并能夠解決其出現的問題。因此電子商務專業是培養懂技術、懂管理、會經營的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劉業政,2009)。
2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自主創新能力分析
2.1 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職業素質要求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以我國電子商務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為調研對象,整理的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的調查報告可知,電子商務人才需要具備的職業素質主要有市場開拓、創新能力、項目執行能力以及規劃、策劃能力。
從統計數據(圖1)可知,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的是富有創造性和實踐經驗的綜合能力,這個要求對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標準。
2.2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發人才培養方式
高等教育是國家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了解了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具體分析電子商務行業人才崗位不匹配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構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
首先是對我國電子商務專業發展歷程的概括。我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主要經歷三個階段:嘗試期、規范期以及發展期。嘗試期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批學者對電子商務進行關注及研究,隨后部分高校對學生開設選修課程或在本科高年級開設電子商務班;規范期是教育部根據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在2000年底批準設立電子商務專業,2001年批準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3所學校作為第一批高校試辦電子商務專業,并在同年成立全國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專家小組,電子商務專業教育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期為2001年底,教育部批準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83所院所,并于2002年底新增第三批北京師范大學等58所院校(李琪等,2004)。 在把握中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脈絡的基礎上。
(1)專業定位不清、電子商務專業在建設與發展中逐漸形成兩大類別:以技術為主和以管理為主的電子商務辦學模式。許多高校不能基于本校研究特征、當地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對電子商務進行清晰定位,將技術管理純粹對半教授,課程設置不合理,使得學生專業知識結構混亂。
(2)師資力量不足。由于電子商務在我國是新興專業,教授電子商務的教師大多由原來的計算機、管理學院轉型過來,教師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基本通過自學、研討會或培訓,并且多數教師缺乏在相關電子商務企業工作的經歷。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很難實現知識系統的有機結合和應用。
(3)實踐教學投入不足。電子商務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并且通過實踐應用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但是目前電子商務教育實驗室設備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學課程以理論為主,這極大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董瑞卿,2008)。
3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自主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針對中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比較國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情況,結合中國情境,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專業自主創新能力人才培養體系。
3.1 國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
由于美國的電子商務教育發展較早,本文以美國電子商務教育為范例進行比較分析。美國大學一般不設電子商務專業,而是將其作為獨立的課程教授。根據Harlan等人(2001)對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附屬商學院的77個電子商務教育項目調查可知,美國大學電子商務項目提供4類基本課程教學,分別為工商管理碩士、理學碩士、理學學士以及非學位證書教育。其中工商管理碩士項目為主體,在77個項目中有31個項目為工商管理碩士教學,占比40%;課程設置方面管理類學時高于技術類,課程內容偏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具體見表1。
美國高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鼓勵教師將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許多教授曾有創業經歷,或擔任企業的外部董事,這些實踐經歷使得他們對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潮流和社會需求有很好的洞察力(吳自愛,2014)。
表1 美國不同項目類型管理類和技術類課程平均學時比值
美國電子商務教學形式多樣,對學生實踐能力十分重視。如哈佛商學院的電子商務案例研究;麻省理工的電子商務營銷課程設置了項目研究、到企業實習等環節;斯坦福大學的網絡營銷課程要求學生用所學電子商務知識設計服務或產品。另一方面,美國高校一般都設有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通過校企合作對電子商務領域的在線消費行為、企業定價策略等問題進行研究,學生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等。高校整體定位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呈現產學研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態勢。
3.2 中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雖然國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起步較早,與國內相比較為成熟,但由于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技等環境因素不同,電子商務行業的成熟度、企業管理模式等不盡相同,借鑒其創新性的培養方式的基礎上,從專業定位、師資力量、課程設置三個方面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專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
(1)專業精準定位。專業定位決定了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方向,是人才培養的目標基準。國務院辦公廳在2005年發布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具體指出“高等院校要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相關學科建設,培養適合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加強電子商務理論研究”。
結合國家經濟發展、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高校應根據自身的研究特色制定相適應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以培養復合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人才為目標,依據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細分人才層次。
(2)師資力量建設。從學校層面而言,學校應鼓勵電子商務專業的老師去企業兼職或者做研究調查,從而獲得該行業前線的經驗與資料,把握行業發展動態以及企業需求;資金支持老師參加各種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交流會議、研討班、電子商務培訓班等,加強老師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理論知識構建;合理設置教師績效考核,不應只以教授的課程數、發表的論文量為指標,同時引入學生對教師教學水平評價,從制度上保證課程教授的質量以及學生的參與度。
從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層面而言,教師要努力通過網絡、本專業頂級期刊的研究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電子商務理論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實踐創造能力,與學生保持互動而非灌輸式教學。
(3)課程合理設置。課程設置主要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圖2),中國電商企業現處于發展擴張階段,對于工具型人才最為迫切需求,如運營、技術(IT、美工)、推廣等。隨著企業不斷成熟,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對于高級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如負責電商品牌運營的綜合性高級人才。
基于此,根據企業所要求的電子商務崗位人才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學生未來走向管理崗位對管理知識的需要,理論課程設置可分為五個維度,即技術、運營、綜合、管理以及相關的行業知識,具體見表2。
在實踐課程設置方面,主要有實驗室、電子商務活動實習以及電子商務競賽三個途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
首先是學校在硬件設施方面的保障,應提供完善的實驗設備供師生教學使用。在電子商務軟件建設過程中保障實驗平臺的穩定性、實驗模擬的真實性,以及由于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特性,要保證實驗軟件的及時更新升級。
學校和教師提供支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電子商務活動。具體為學生因創業而準予保留學位休學的學制改革,學生創業資金的支持,相關創業課程培訓,如創業學、創業教育、創業風險規避等課程(田惠英等,2012)。另一方面,高校應與當地政府、企業建立聯系,定期請行業內專家以及企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擴展學生的行業知識;同時依據互惠互利、雙向受益原則,與企業建立實習培訓項目,學生通過參與電子商務運營鍛煉綜合運營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自主創新思考奠定基礎。
建立學生能力評價體系,對以考試制為主的學生考評體系進行改革(羅龍艷等,2012),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電子商務競賽,如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中國電子商務大賽等,最大程度激發學生思維活力。
基金項目:馬鞍山市2014年度軟科學計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Rkx-2014-10);2014年安徽省級質量工程項目: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項目編號:2014jxtd055)
注釋
① 張卓綺.高校面向制造業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華僑大學,2014.有刪改.
推進期刊:《教學與研究》(月刊)創刊于1953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教研類刊物。辦刊宗旨: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服務。內容上也發表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