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微課”進行教學反思,這篇小學教師論文認為還可以利用“微信”中各種公眾號來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21世紀正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也一定要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借助現代網絡設備進行教學反思。《小學生導刊(高年級)》(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湖南教育報刊社主辦。刊物強化“有益—有用—有趣”的鮮明特色,凸現“‘動’起來‘活’起來”的辦刊風格,榮獲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湖南省第三屆十佳社科期刊。2008年度中文期刊網絡傳播海外分類閱讀教育教學類第一名。辦刊宗旨:開闊視野的窗口,學習知識的樂園,全面發展的向導,健康成長的伙伴。榮獲2003年獲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首屆中國優秀少兒報刊獎”。
摘 要:聚焦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途徑與策略,以期提高小學教師教學反思能力。首先說明了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類型;然后總結出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主要途徑,包括觀摩其他教師授課、寫反思日記、與同事交流、與學生溝通。最后提出了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有效策略,主要有教師自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日記、加強小學教師的合作反思與交流、借助現代網絡設備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小學教師;教學反思;途徑;策略
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而基礎教育在人的一生發展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因此,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學教師,其使命是重大而又光榮的。要想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就需要小學教師經常反思自身的教育與教學工作,發現規律并總結經驗。所謂教學反思即教師主動對自身教育教學過程的時時監控。教學反思需要教師主動并且發自內心產生積極的情感,樂于反思,并時時監控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
一、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類型
教學反思活動會因人而異,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及理論知識的儲備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教師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教學反思。本文將教師教學反思的類型分為如下三種:
(一)專家型教學反思
一些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時不僅會考慮自身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狀態,還會反思自己究竟有沒有遵循國家制訂的課程標準、教育教學政策以及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否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樣的教學反思層次很高,可謂是一種專家型的教學反思。
(二)技術型教學反思
一些教師對待工作的熱情很高,并且非常認真地在每節課后都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但是他們的教學反思多數是在對自己的教學技巧進行反思,并沒有考慮學生的聽課狀態及課堂教學氣氛和效果,可能是由于這類教師剛剛入職不久,處于教師職業生涯的初期階段,還沒有充足的精力去進行深入的教學反思,這種教學反思的層次并不高,卻也有利于改進教學,這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技術型的教學反思。
(三)全人成長型教學反思
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時首先會考慮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接受程度和喜愛程度,然后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整堂課學生的收獲,是站在了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反思。這樣的教學反思充分考慮教師與學生雙方,以及環境與氣氛等各種因素,并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目的,這是非常有效的教學反思,層次亦高,應該歸為全人成長型的教學反思。
二、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途徑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究以及在小學進行將近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小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途徑主要是聽其他教師講課與自己作對比、寫教學反思日記、詢問學生的聽課情況、教師之間互相討論等。
(一)觀摩其他教師授課
觀察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以及教學活動的進展,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非常有價值。在觀察過程中,要一邊仔細觀察,一邊深入反思,并將其與自己的課堂教學表現進行比較,找出優點和缺點,做到揚長避短。
(二)寫反思日記
大多數小學教師都有寫反思日記的習慣,這種習慣不管是出于學校領導的硬性要求還是出于教師自身的愛好,都是小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將自己教學過程中發生的新鮮事、一天中的教學經歷、與學生的交流等內容記錄到自己的反思本中,并以日記的形式每天記錄,隔一段時間再去翻看日記,會有不同于當時的感悟,會從中獲得許多有益的教育規律。
(三)與同事交流
現在我們提倡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構建教師共同體。通常在教師團體中,一個教師的智慧是有限的,當在教育教學中產生困惑時,自己一個人的反思效果通常不會很大,若得到其他教師的指點,可能會順利解決問題。這正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青年教師與老教師的交流以及教師組成員之間的互相提點是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一個關鍵途徑。
(四)與學生溝通
目前我們的教育倡導“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傾聽學生的心聲。考慮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時要想到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作為自己教學反思的基點。有效的教學反思需要我們時刻從學生身上找突破,并真誠地與學生溝通。
三、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
(一)教師自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
都說實踐出真知,但是沒有強大理論指導的實踐,通常是比較盲目的實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是如此。一位優秀的教師必須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學理論,用理論來支撐自身的教學實踐。面對教學困境時,有深厚知識底蘊的教師更容易突破困境,在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中,也會有更多收獲。因此,教師應該利用閑暇時間來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參加培訓等方式來汲取理論知識的養分并將理論知識與自身教學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二)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日記
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優缺點以及課堂教學實況等記錄在日記中進行教學反思。教師要反思個人的教學技巧、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社會價值觀等方面。通過對不同方面的記錄、分析、再記錄、再分析,教師能得出許多有益的結論。每次翻看日記時,都將有很多收獲。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做,但需要教師能夠堅持并養成習慣。
(三)加強小學教師的合作反思與交流
常言道“一個和尚沒水喝”,要想獲得最大收益,必須學會與他人合作,這對于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來說同樣起著借鑒作用。當前教育提倡教師之間合作,全面提高教師的合作意識。當然,這更需要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的與人合作的品質。因合作而形成的教學反思活動有利于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技巧的完善與提升。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集體備課等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同其他教師一道共同進步。
(四)借助現代網絡設備進行教學反思
“微課”是伴隨網絡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形式新穎。通常教師是無法直接看到自己上課時的狀態及教學過程的,通過錄制“微課”教師便可以看到課堂教學情況,這樣就很容易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及時改正。這種策略是依托現代網絡技術發展起來的,當今的信息化社會,網絡不僅帶給人們生活極大方便,同時也使學習更加便捷,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來有效反思。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