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污染以成為城市發展中繼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而且其危害正日益嚴重。本文簡述了光污染的概念和危害,并從照明設計的角度對如何減少和防治光污染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城市照明,光污染,防治措施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市建筑裝飾越來越豐富多彩,為增加建筑的時代感,“城市照明”、“城市亮化”等工程逐漸興起,給城市帶來美麗的同時,也產生了日益嚴重的光污染問題。
一、城市照明的光污染
1、光污染的概念
光污染是指現代城市建筑和夜間照明產生的溢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對人和動植物造成干擾或負面影響的現象。現代意義上的光污染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光污染是指干擾光的有害影響,即“已形成的良好的照明環境,由于逸散光而產生被損害的狀況,又由于這種損害的狀況而產生的有害影響。”廣義的光污染指由人工光源導致的違背人的生理與心理需求或有損于生理與心理健康的現象,包括眩光污染、射線污染、光泛濫、視單調、視屏蔽、頻閃等。
2、光污染的危害
(1)導致城市交通事故的增加
刺眼的路燈和沿途燈光、廣告及標志容易造成司機和行人的視力錯覺,影響對交通情況和交通信號的判別,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2)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夜幕降臨后,室外照明、商場酒店上的廣告燈、霓虹燈閃爍奪目,令人眼花繚亂,有些強光束甚至直沖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樣,形成“人工白晝”。這種現象使人夜晚難以入睡,導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們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還會出現頭暈目眩、失眠等神經衰弱癥狀,正常的生物鐘規律被擾亂,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受到嚴重影響。
(3)破壞自然和生態環境
一些“不夜城”的夜景照明把光像潑水一樣灑在建筑物的墻上、地面上、樹木上,使寧靜的城市夜空籠罩上一層厚厚的光霧,對天文觀測產生嚴重影響。而且光污染在危害人類健康的同時,還影響動植物生長繁殖,使數量巨大的城市昆蟲死于非命,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
二、城市照明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1)在道路照明方面,為減少路面的反射光,應使用單一光譜的低壓鈉燈作為光源。而建筑物的泛光照明,為了能滿足立面照度的需求,根據建筑物表面材料的反射比和色彩吸收的情況,適當的選擇寬光譜輻射光源,減少使用有強烈色彩的有色光源,以避免因視覺對顏色強烈對比的不適應而產生的顏色污染。
(2)為夜景照明提供合理的設計是控制光污染最根本的辦法。城市夜景照明的控制應采用智能化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方法。例如,對泛光照明的開關控制可采用平時模式、節假日模式、重大節日模式;對廣告、裝飾、道路照明等的開關控制可采用微電腦定時開關或光控定時關閉的模式。
(3)控制光污染還可以定制合理的關燈時間并盡量縮短開燈時間。對廣告、裝飾、道路照明以及建筑物的泛光照明可在午夜后關閉或部分關閉,既節約了能源又減少了光污染,也延長了照明燈具的使用壽命。
(4)為防治光污染,還應盡量使用高光效的高壓汞(鈉)燈,提高泛光照明效率,降低城市“熱島效應”,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平衡。
(5)在限制逸散光方面,最好的辦法是采用截光型燈具或給光源裝設格柵、遮光片、防護罩等,以有效控制照明燈具的遮光角,防止直射光線的逸散和眩光產生。截光型燈具的遮光角不應小于《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中表4.3.1的規定(如下表一)。而對建筑物的泛光應采用從上向下投射光的做法,防止反射光的逸散;對有大玻璃幕墻的建筑可采用內透光式的照明設計以突出建筑的形象。
(6)安全可靠的施工也是保證城市夜景照明質量,防治光污染的有效措施。燈具位置及控制設備的合理設置,既能防止逸散光的污染,又能避免因燈具及控制設備對外裸露而帶來的視覺污染。同時,安裝時對建筑物的保護措施,也能防止因對城市景觀和建筑物本身立面造型的破壞,而引起的視覺景觀污染。
(7)對廣告、裝飾、道路及建筑物等城市夜景照明燈具及設備的日常維護,也是防治光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時也是避免燈具脫落傷人、電線漏電等事故的發生和產生城市景觀污染的重要保證。
總之,為了擁有一個舒適悅目、明亮有序的城市夜景照明環境,為了擁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態環境,采用科學管理的方法與合理的設計、施工手段是防治光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小暉.光污染的一般定義.燈與照明,2002,26 (6)
[2] 王時英,時剛.城市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城市規劃.2003,27 (4)
[3]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