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儼然更勝一籌,不僅能夠使枯燥乏味的課堂生動起來,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對于專門培養(yǎng)生產(chǎn)、服務一線應用型人才的職業(yè)院校而言,多媒體技術教學需要更注重理論與實際操作的結合,進一步加強完善,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應用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計算機
1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應用中的特點與優(yōu)勢
1.1多樣性
比起其他重點學科,計算機教學內(nèi)容相對枯燥且單調(diào),尤其涉及一些設計方面的操作,較為抽象,不容易激發(fā)學生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因而計算機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當前,由于多媒體技術的投入使用,通過圖像、聲音、文字與動畫等操作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更加直觀、形象化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手段方面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具有較強的多樣性。
1.2交互性
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計算機教學的課堂進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加強學生對信息的掌控和使用能力[1]。例如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靈活地切換窗口,不論是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還是向教師咨詢問題都很便利。
1.3提高學習興趣
由于多媒體技術多樣性與交互性的特征,應用到計算機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出生動化、形象化和具體化的特點,比起教師一味地按照課本宣讀更能夠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刺激,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使他們加深學習印象。長此以往,學生會明顯從中感受到學習成果,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1.4有助于改進教學方法
目前大多數(shù)重點學科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法,計算機教學也包括在內(nèi),具體表現(xiàn)為雖然國內(nèi)計算機教學經(jīng)過多次改革,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會出現(xiàn)學生進入機房然而電腦始終處于關機狀態(tài)的情況。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絕對不會出現(xiàn)電腦不開機的情況,而且會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式教學。
1.5有利于師資水平的提高
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不僅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給教師提供了一個能夠自由發(fā)揮的平臺。換句話說,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設計、利用多媒體備課時,有利于其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1.6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之中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通過計算機,將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與虛擬教學之間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fā),思維也會得到擴散,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得到提高。
2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教學應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1教師缺乏良好的教學觀念
當前,部分高校的教師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持有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雖然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高校內(nèi)得到普及,但是部分教師給學生安排實踐操作,只是出于應付上級的檢查的目的,自身對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積極性并不高[2]。因此,計算機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淪落為擺設,信息化、素質化和現(xiàn)代化的標準難以達到。
2.2多媒體教學中的使用課件準備不足
課件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課程重點提前做好的總結。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利用多媒體備課并非易事,要進行素材的搜集、與課程內(nèi)容的緊密貼合,另外,對教師的制作技術也提出相當高的要求,這些需要耗費極大的時間與精力,因此,部分教師選擇隨便將書本中的知識復制粘貼到自己的課件中,甚至在網(wǎng)上直接下載別人做好的課件,導致課件本身缺乏創(chuàng)意和心意,質量上不盡如人意,很難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忽視師生間應有的互動
從本質上來看,多媒體教學為加強師生互動提供了基礎。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教師在采用多媒體技術時,由于課件是自行提前做好的,因此,課堂內(nèi)容講解也是按照既定的順序來進行,這樣的安排雖然有一定的秩序性,但是如果課堂中突發(fā)的情況,教師很可能無法及時進行調(diào)整,課堂環(huán)境一直處于固定的狀態(tài),也不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教師與學生互動溝通的機會大大減少。
2.4多媒體技術應用中出現(xiàn)誤區(qū)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其本質仍然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無法取代整體教學過程。而今,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之中,多數(shù)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當作教學方法的核心,出現(xiàn)課堂內(nèi)容都集中在課件上而忽略了課本中的核心知識,在使用上出現(xiàn)誤區(qū)。
2.5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根據(jù)應用教學效果來看,教師進行課件制作以及安排課程內(nèi)容,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得到強化,但是由于教師按照既定的順序控制課堂,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最后只是徒加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3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應用中的具體措施
3.1確立教師的主導地位
雖然前文中提到,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過于強化教師的主導地位,削弱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考慮到多媒體技術只是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還是難以理解和進行操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明確自身的主導地位,通過自身專業(yè)知識技能的素養(yǎng)影響,并且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一同挖掘問題的答案。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學生增強主動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3.2重視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技術通過計算機得以實現(xiàn),其應用也必須憑借計算機的支持才能進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充分重視計算機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將多媒體的理論知識與計算機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掌握相關的多媒體技術知識,寓教于樂[3]。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PPT軟件這一板塊時,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的理論知識,強化到PPT軟件的實踐操作中。利用多媒體對每一步拆分講解,來加深學生對操作指令的印象,最后讓學生上機親身操作。這樣既能充分滿足學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欲望、給予學生最直接的學習效果、挖掘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擴大課堂教學的平臺,也可以給教師在課堂上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設計問題并進行回答,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以此最大化地提高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效率。
3.3轉變教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
想要達到計算機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充分應用,首先要做的一點是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但是并非要求教師徹底拋棄以往傳統(tǒng)的“教”與“學”,也不是倡導教師過量地使用多媒體,而是要求教師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合理利用,通過聲音、動畫、圖像等功能盡可能地減少在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過程中所浪費的時間,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自我練習、自我思考和反思的余地。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掌握情況為依據(jù),拆分內(nèi)容,一步步地引導學生盡量做到自行解決問題。切記多媒體技術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作用僅在于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向具體生動的知識點轉化,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直觀化的學習環(huán)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教學效果。從實際取得的成果來看,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過程,在模式、內(nèi)容等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過程。但俗語云適可而止,多媒體技術運用也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nèi),否則計算機的課堂教學將會變成一個幻燈片的專題播放樂園,本末倒置[4]。教師在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時,不僅要注意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更要注重將要傳授的計算機內(nèi)容放在首位,采取多樣化的形式來對理論知識進行補充完善,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3.4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
當前,有關多媒體運用計算機教學的一個事實是,大多數(shù)高校的計算機教師在自身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上都具備專業(yè)的技能素養(yǎng),但是真正能夠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位的教師卻不算多。從這一點來看,加強對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培訓很必要。舉個例子,學校可以舉辦系統(tǒng)的多媒體技術培訓指導課程,從根本上對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水平進行提高。另外,學校可以聘請專業(yè)人士創(chuàng)建一個專門的計算機專業(yè)信息資料數(shù)據(jù)庫,把各種優(yōu)秀的多媒體運用教學案例匯總收錄在內(nèi),便于教師反復查看學習,以提高自己的運用水平,也可以提供給學生學習,加強學生對計算機方面的理解,提升他們的學習樂趣。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已成為當代社會的一種趨勢,然而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諸如課件準備不足等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如增加對多媒體技術的重視、課前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備課等,轉變教學觀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科學、全面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以取得理想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
作者:邵夫林 單位:鐘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