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目前的智能建筑供電和配電系統,高壓電容器投入使用后應配備必要的維護問題。從三個方面分析了高壓電容器的運行規程,維護,檢查和故障處理,并提供了智能化建筑電氣系統的安全運行,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秀電氣論文。
0引言
在智能建筑的供配電裝置中,高壓電容器的安全可靠運行,關系到整個電網的正常運行。所以必須對運行中的電力電容器進行維護和檢查,以確保整個電網的正常運行。
1高壓電容器投入或退出運行的規定
在正常情況下電容器的運行與停止,必須根據電網的無功補充情況以及電網電壓情況來決定,并按當地供電部門的調度來運行。為了延長電力電容器的使用年限,電力電容器應在額定電流下運行,但允許短時間通過高于額定電流的1.3倍電流,如超過額定電流的1.3倍,電力電容器應立刻停止運行,否則時間一長電力電容器就會燒壞。電力電容器應在額定電壓下運行,一般不得超過電壓額定值的1.05倍,可以在額定電壓的1.1倍下短時間運行,當電網電壓大于電力電容器額定電壓的1.1倍時,電力電容器要停止運行,否則也會燒壞電容器。
而在發生意外或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則應馬上停止電容器運行:
(1)電容器爆炸;
(2)接頭溫度過高或熔化;
(3)套管有電弧放電;
(4)電容器油噴出或有火花;
(5)外界溫度大于40℃以上。
一般情況下,電容器運行與停止的開關設備,600kvar以下要用電力負荷開關,600kvar以上則要用斷路器裝置。
此外,安裝好的電容器后,在正式運行前,還應做以下檢查:
(1)電容器外觀完好,合格證齊全;
(2)電容器安裝布線規范,三相電容之間的差值不大于某一相總電容的一半;
(3)各部件連接緊密無松動,電容器外殼和支架都和保護接地有可靠連接;
(4)電容器附屬單元及配線測試合格;
(5)電容器組的保護回路完整并投入運行;
(6)電容器的開關狀態符合標準;
(7)電容器絕緣電阻測試達到要求。
2電力電容器運行中的維護和檢查
為確保電力電容器的正常運行以及延長使用年限,在日常維護工作中,應注意對電力電容器的維護和保養。
2.1外觀檢查
對運行中的電容器裝置,每日應進行一次外觀檢查,檢查項目如下:
(1)電容器外殼有無露油現象;
(2)套管有無露油、開裂現象;
(3)電容器有無腫脹,焊接縫隙有無裂紋;
(4)運行時是否有異響;
(5)接頭是否溫度過高;
(6)如果發現腫脹或內部有異響,應馬上停止運行,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2.2溫度檢查
在外界空氣溫度為40℃時,電力電容器外殼溫度應小于55℃,溫度過高會造成電力電容器在工作中發生外殼腫脹及滲油故障。
為了監測外殼溫度,可在電力電容器外殼上加裝示溫片。當多個示溫片發生熔化時,則說明電容室內溫度過高,當室溫達到25℃時,則應起用外部通風降溫。在冬季電容器溫度能小于-28℃,以防止內部溶劑發生凝固。當發現單個示溫片熔化時,則說明該臺電容器內部有可能有故障,內部損耗過大,應加強監測,或將該臺電容器替換。
2.3電氣檢查
當電網電壓高于電容器額定電壓的1.1倍,或電流大于額定電流的1.3倍時,電容器應停止工作。同時要進行清潔工作,即清潔電力電容器的外部、支架及其他附屬裝置上的灰塵和異物。
2.4接觸部位檢查
仔細檢查電力電容器組電氣線路所有接觸觸頭的連接。檢查螺母松動緊固,引出端緊固程度,瓷套管是否開裂和滲油,瓷釉是否完好等。
2.5保護裝置檢查
定期對熔斷器件進行檢查,發現有損壞的熔件和不匹配的熔絲,應馬上替換。檢查繼電保護動作和銘牌指示,電容器柜中斷路器動作,在未找出故障之前,不得重新合閘。
2.6放電裝置檢查
三相指示燈、二次指示燈應正常顯示。如有熄滅情況,應確定原因,需要時要停用電力電容器。
2.7漏油檢查
用橡膠做密封墊圈上有微量的油珠是正常的,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但在運行中發現電容器外殼滴油時,應停止工作,然后進行檢修。
3電力電容器的故障處理
處理故障時,應斷開電容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并確保放電電阻充分放電后,再進行檢修。
3.1電器柜中的電力斷路器自動跳閘
斷路器跳閘不能強制復位,檢修人員必須檢查裝置動作情況。根據動作情況進行分析,依次檢查電容器、互感器、線纜、是否熔化、脹肚及漏油,檢查觸頭是否發紅或熔化、套管是否發黑。若無上述情況,斷路器動作的原因是電網電壓波動所致,檢查確認后方可上電,否則應進一步做更全的通電試驗,以及互感器的特性試驗。假如故障原因仍未確定,還需要拆解電容器組,逐臺進行測試,保證查明原因之后再上電試運行。
閱讀期刊:電氣傳動自動化
《電氣傳動自動化》(雙月刊)創刊于1975年,由天水電氣傳動研究所主辦。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電工行業技術類核心期刊、甘肅省優秀科技期刊。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