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國農產品網上營銷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篇互聯網論文由于基礎設施、物流運輸條件、生產標準等方面存在不足,導致農產品營銷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應規范農產品服務信息的發布,促使生產戶能夠更有效地了解網絡經營信息以及消費者了解到產品的生產信息;創立農產品互聯網追溯系統,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實施體驗式營銷模式,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購買率,提高生產戶的收入。《互聯網周刊》創刊于1998年,伴隨中國互聯網產業的腳步成長至今,完整見證和記錄了網絡時代的風云變幻,潮落潮起,是目前中國互聯網和IT業界最成功的主流商業雜志之一。
摘要:當今社會,移動互聯網技術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行業。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當然也不例外。雖然網絡經營方式的運用促進了農產業的發展,但是農產品運輸成本高等因素制約著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在分析了農產品網絡營銷近況以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創新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的對策。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農產品營銷;創新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創新農產品網上經營模式,不僅可以適應時展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的經濟收益,進而促使我國農村進行改革以及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雖然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已實現了寬帶與無線網的覆蓋,但是網絡速度慢是農村地區時常出現的問題,電子設備經常出現卡頓的現象,影響著農產品網絡營銷的正常運行。因此,有必要針對農產品的營銷策略實施創新。
一、農產品網絡營銷的近況
(一)初步建立了農業信息查詢的電商平臺
根據相關調查反映,我國大多數地區已初步建立了具有農業信息查詢功能的電商平臺。由于我國農產品運用網絡營銷方式的時間落后于其他行業,所以電商平臺的服務與技術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目前,我國農產品電商平臺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六種:網上超市;農家樂;020模式;垂直細分網站;信息查詢平臺;淘寶農資。雖然我國已初步建立了電商平臺,但是這些電商平臺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不是農村[1]。農村作為農產品的生產地,最需要得到電商平臺的信息服務。這種發展狀況,嚴重阻礙了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
(二)綜合性的農業信息網站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屬于綜合性的平臺,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的專業信息,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導致這些信息不能夠凸顯當地的農業發展特色。由于電商平臺的農業服務信息具有綜合性,所以不能夠作為分析當地農業市場發展狀況的分析數據,也不能成為預測未來市場發展狀況的證據。一些有條件的農民都是網站查詢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信息,但綜合性的農業咨詢平臺不能夠為農民提供有效的信息。
二、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不足
(一)基礎建設有待完善
伴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各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都運用了網絡信息發展帶來的機遇,農產品也不另外。雖然農產品實現網絡營銷以來,取得了相應的成就,但是網絡營銷的基礎建設有待完善。很多農業信息服務平臺還處于初級服務水平,并且一個平臺包含多方面的咨詢信息,缺乏專業性的服務信息。除此之外,網絡基礎設施是最主要的問題。雖然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已實現了寬帶與無線網的覆蓋,但是網絡速度慢是農村地區時常出現的問題,電子設備經常出現卡頓的現象,影響著農產品網絡營銷的正常運行。
(二)缺乏系統的物流配送體制
由于農產品不同于衣服、干貨、書籍等物品,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腐爛、損壞等現象,所以對物流配送具有較高的要求,并運輸成本也遠遠高于其他物品。農產品在物流運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基本上的農產品保質期時間比較短,容易變質,因此農產品運輸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才能保證農產品的運輸速度以及保鮮狀況。第二,農產品跨區域運輸需要較高的運輸成本。目前我國物流運輸費用都是按照物品重量來計算,而農產品的重量在同等情況下都高于其他物品。(三)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目前。我國農產品生產地區都比較分散,有些地區的氣候條件適合種植一些農產品,而有些地區適合種植另一些農產品。如我國南方地區適合種植水稻,臍橙、蜜桔,而北方地區適合種植小麥、蘋果。然而,我國對于農產品的生產沒有統一的標準,同一地區的農產品生產地,不同的生產戶在產品方面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再加上不同的經營商,對于同一種農產品具有不同的包裝,消費者在網上選購農產品時容易出現盲目的現象,進而使消費者對農產品網上銷售產生不滿。
三、農產品網絡營銷創新的對策
(一)規范農產品信息的發布
為了促進我國農產品網上售賣的發展,需要規范電商平臺的農產品信息,使其發布的信息具有專業性、針對性,避免信息出現重疊的狀況。根據地方具有的資源特色、農產品特色、生產條件優勢等對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包裝與宣傳,并確定農產品生產的定位。在廣大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如贛南臍橙、南豐蜜桔、陜西紅富士等農產品互聯網營銷方式的發展,對傳統經營模式起著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創立農產品互聯網追溯系統
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戶的經濟收益,需創立農產品互聯網追溯系統,實現對農產品物流運輸的全程監督。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還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管是需求量較高的有機蔬菜,還是團購產品,都需要使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對農產品的追溯,確保流通過程中的速度以及產品順利交易。還可以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監督,促使消費者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直接了解到農產品的質量與流通過程,進而增加該農產品的回頭客。
(三)實施體驗式營銷方式
要想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農產品經營商就應該做好產品信息宣傳的工作。只有在消費者了解產品信息的情況下,才能產生購買的欲望。與此同時,農產品經營商還應實施體驗式營銷方式。如在農產品生產地創辦農家樂項目,將農產品烹飪成美味佳肴供顧客免費體驗。還可以在農家樂場地組織農產品采摘與種植體驗活動,這些體驗活動集娛樂性與知識性為一體。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消費者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有所了解,從而對該農產品產生一定的信賴。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