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30 所屬期刊:經濟中文核心期刊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社簡介 《天然氣地球科學》主要刊登天然氣地質學、天然氣地球化學、天然氣地球物理勘探和國內外典型氣田實例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同時報道國內外有關天然氣研究和開發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成果,另外,對一些非常規氣資源(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社簡介
《天然氣地球科學》主要刊登天然氣地質學、天然氣地球化學、天然氣地球物理勘探和國內外典型氣田實例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同時報道國內外有關天然氣研究和開發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成果,另外,對一些非常規氣資源(如天然氣水合物、煤層氣、深盆氣、未熟—低熟烴等)的研究論文在刊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天然氣地球科學》創刊于1990年,16年以來,該刊在我國天然氣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有較大的社會效益,成了天然氣地學科技工作者的必讀刊物之一。 在刊物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先后配合 “八五”、“九五”天然氣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天然氣專項等重大課題的研究進行跟蹤報道,為項目研究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參考資料。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相似期刊推薦
《天然氣與石油》以推廣國內外油氣田地面建設先進技術為辦刊宗旨。主要報道油氣儲運、油氣加工、通信與自動控制、腐蝕與防腐、機械設備、電力、熱工、采暖通風、環境保護、給排水、工程地質及測量、工業與民用建筑、技術經濟、計算機應用、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獲獎情況:四川省第二屆期刊質量“技術類質量一級”;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2017目錄
煤系致密砂巖氣運聚動力與二維可視化物理模擬研究——以川中地區三疊系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為例陶士振[1];李昌偉[1];黃純虎[2];曾濺輝[3];張響響[1];楊春[1];高曉輝[1];公言杰[1]
(1778)濟陽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帶與鄰區黏土礦物成巖演化及古地溫變化倪金龍[1,2,3,4];張紅[3];唐小玲[5];韓帥[3]
(1789)塔里木盆地英買35井區志留系儲層石英增生機理及意義劉永福;程明;孫琦;秦紅;李潔
(1797)塔里木盆地牙哈—英買力寒武系潛山區優質儲層形成模式張德民[1];鮑志東[2];郝雁[3];楊飛[2];陳敏[4];仲向云[5]
(1808)火山巖巖性、巖相識別方法——以準噶爾盆地滴南凸起火山巖為例石新樸[1];胡清雄[1];解志薇[2];楊朝棟[3];周隸華[3];孫德強[4];呂燦[1];賈智彬[5];趙振[5]
(1817)準噶爾盆地吉木薩爾凹陷蘆草溝組頁巖油滯留聚集機理及資源潛力探討邱振[1,2];盧斌[1];施振生[1];董大忠[1,2];王紅巖[1];周杰[1];陶輝飛[3];鄭民[2];吳曉智[2];郭和坤[1]
(1828)致密砂巖儲層微觀孔隙特征評價——以中國吐哈盆地為例王偉明[1];盧雙舫[1];李杰[2];田偉超[1];周能武[1];黃文彪[1]
(1837)控制異常孔隙帶發育的成巖流體類型與活動歷史——以瓊東南盆地東部寶島北緣儲層為例蘇奧[1];杜江民[2];陳紅漢[1];余雁[3];雷明珠[4]
(1848)油源斷裂古轉換帶恢復及其輸導油氣的有利條件——以南堡凹陷2號構造F10斷裂為例王浩然;付廣;孫同文
(1855)沁水盆地南部地區山西組煤系地層裂縫發育特征及其與含氣性關系尹帥[1,2,3];丁文龍[1,2,3];劉建軍[4];王鵬[5];孫圓輝[6];曹翔宇[1,2,3];王興華[1,2,3]
(1869)基于誤差分析的ΔLogR技術在長嶺龍鳳山烴源巖評價中的應用許娟娟[1];蔣有錄[1];朱建峰[2]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綜述和評述、天然氣地質學、天然氣地球化學、天然氣地球物理勘探、氣田開發、非常規氣研究、天然氣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會議消息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投稿要求
(1)《天然氣地球科學》撰稿人應在寫稿前廣泛查閱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引用的文獻,以保證學術論文的水平。文章要主題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語言精練。觀測、實驗、統計數據應客觀可靠并應包括新近的數據。
(2)《天然氣地球科學》來稿(包括正文、圖、表、英文摘要、參考文獻等)一般不超過10個印刷版面(20000字)。稿件格式請參照本刊最新期刊格式。用電子信箱投稿者需將附圖、文件分別附上。
(3)正文前的中文摘要200~500字左右,關鍵詞3~8個。
(4)論文的1、2、3級標題分別按1,1.1,1.1.1編號,各級標題一律左起頂格書寫,一般標題層次為三級,最多不超過四級。
(5)凡屬國家、省部級以上各類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成果,請在首頁腳注中準確注明基金類別名稱及項目名稱和編號。
(6)文稿中計量單位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用標準符號表示。各種專業術語一律按已頒布的規范術語使用。同一名詞術語、計量單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統一。
(7)表格格式為三線表(在Word軟件中選:表格→插入表格→自動套用格式→簡明1)。表格標題在表格上,居中排列。
(8)插圖一般不超過5幅,凡涉及國界線的圖件,請按地圖出版社最新標準地理底圖繪制,有審圖證明的亦可。插圖標題在插圖下,居中排列。插圖(半欄圖:寬<8㎝;通欄圖:寬>8㎝,但<17㎝)應按發表要求繪制妥當。
(9)參考文獻著錄采用GB/T7714-2005標準,只列文中引用的、公開發表的文獻(未公開出版的用腳注說明),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引用之處在右上角標注編號)。引用他人的資料和數據要認真核對,注明出處。英文文獻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J.C.Smith在參考文獻中著錄為SmithJC。另外,從2010年起要求文后所列所有中文參考文獻都要有英文對照翻譯。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為: ①普通圖書:作者(列前三名).書名.版次(首版不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②論文集、會議錄:作者(列前三名).文題.編著者.會議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③期刊:作者(列前三名).論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④學位論文:作者.論文名.單位所在地,讀學位單位名稱,年代:起止頁碼.
(10)英文摘要篇幅為1/2~1個版面,其中應有文章的核心內容及基本觀點,使英文摘要具有可引用性。
(11)第一作者簡介要求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某省某市/縣)、職稱、學歷或已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工作以及E-mail地址、聯系電話等內容。
(12)編輯部將在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在此時間內,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稿件若不被采用,本刊將通知作者。
(13)論文附圖要求提供BMP、TIF、JPG、CRD等圖形(像)格式文件(分辨率應為600dpi)。
(14)為便于聯系,來稿時務必請附E-mail地址和聯系電話。
上一篇:四川地震雜志地震工程期刊征稿
下一篇:施工企業管理雜志是國家級刊物嗎
相關期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