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3 所屬期刊:農業中文核心期刊
農藥學學報雜志社/雜志簡介 《農藥學學報》(雙月刊)1999年創刊,是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農藥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面向農藥研究工作者、植保工作者及大專院校師生。旨在及時、全面報道農藥學各分支學科有創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綜合評述
農藥學學報雜志社/雜志簡介
《農藥學學報》(雙月刊)1999年創刊,是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農藥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面向農藥研究工作者、植保工作者及大專院校師生。旨在及時、全面報道農藥學各分支學科有創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綜合評述,是了解我國農藥研究動態的園地。
《農藥學學報》編委會由國內農藥界知名專家組成,主編陳萬義教授,副主編王道全教授、張文吉教授,主要編委李正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道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桂玉教授、錢旭紅教授、陳馥衡教授、錢傳范教授、屠豫欽研究員等。所發表的論文涵蓋了農藥學所有分支領域,包括合成、分析、加工、作用機理、毒理、環境評價以及應用等。
農藥學學報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哥白尼索引、劍橋科學文摘、生物學文摘(預評)、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動物學記錄收錄
1、北大核心期刊:
2008-2011年連續2屆北大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2、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51;總被引頻次:94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158;綜合影響因子:0.762
8、偏重的研究方向:生命科學、植物保護學、化學科學、生物防治、植物病理學、高分子科學、高分子組裝與超分子結構、分析化學、色譜分析
9、投稿錄用比例:100%
10、審稿速度:平均2.2個月的審稿周期
農藥學學報欄目設置
專論與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簡報。
農藥學學報編輯部/雜志社投稿須知
1.《農藥學學報》主要報道農藥學各分支學科有創造性、未發表過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及綜合評述等。一般綜合評述全文限6~8印刷頁,研究論文全文限5~6印刷頁,研究簡報全文限3~4印刷頁。
2.來稿應主題鮮明突出;內容新穎、翔實;數據完整、準確;文字精煉;圖表內容不應重復,均需中英文對照。表格使用三線表。
3.稿件需有中、英文題目(英文題目首寫字母大寫)和中英文摘要(400字以內,采用報道式文體)。摘要應反映本文的主要創新內容,給出重要結果的數據。中、英文摘要后面附3~5個關鍵詞。盡可能列出文章的中圖分類號。
4.文中使用的單位符號及物理量應符合新版國際GB31003102-92(量和單位)的各項規定。外文符號的文種、正斜體、黑白體、大小寫和行文中的上、下角標必須規范,對易混淆者請用紅筆標明。
5.實驗部分應注明主要試驗材料及儀器的規格、型號、來源。實驗方法如與文獻報道相同,應注明所依據的文獻;如有實質性改進時應寫明改進處;如系作者創新,可詳述,以便他人重復。
6.參考文獻須引用公開出版物(建議作者盡可能引用本刊發表的文章),并須核對無誤。作者列出前三名,其余加"等"(etal.),外國作者姓在前,名縮寫在后;文獻題名后加文獻類型標識,外文刊名用斜體。文獻在正文中安順序編碼制列出。
7.來稿請在首頁下腳注明通訊聯系人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民族,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等)以及通訊地址、電話和E-mail地址。
8.來稿需附單位證明信,證明無泄密問題、無一稿多投及作者單位署名無爭議。來稿一式2份,一律用A4紙打印,字跡務必清晰,并需同時交納審理費(50元)。稿件一經受理一周內寄回執,3個月內函告審理結果。擬采用者在出版前需交納適當的版面費,發表后將酌付稿酬(包含文摘內容及入編光盤版的報酬),并贈樣刊一冊及單行本10份。若不采用,原稿不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返回作者修改的稿件,可不寄軟盤,用E-mail傳送至編輯部,但需要同時寄回修改稿及原稿,超過2個月不寄回者,按自行退稿處理。
9.來稿文責自負,但本刊有權對擬刊用稿件作必要修改。
農藥學學報2017目錄
奶牛隱性乳房炎便攜式計算機視覺快速檢測系統設計與試驗蔡一欣;馬麗;劉剛
(70)基于GNSS的農機自動導航路徑搜索及轉向控制魏爽;李世超;張漫;季宇寒;項明;李民贊
(78)基于模糊雙曲正切模型的車輛路徑跟蹤算法楊玨;史廣思;張文明;趙翾;頓海洋;司吉祥
(85)單流道離心泵定常非定常性能預測及湍流模型工況適用性吳賢芳;馮進升;劉厚林;丁劍;陳匯龍
農業航空工程
(92)基于R樹空間索引的植保無人機與植保作業匹配算法楊澤;鄭立華;李民贊;楊瑋;孫紅
(99)基于剪切波變換和無人機麥田圖像的區域雜草識別方法王海華;朱夢婷;李莉;王麗燕;趙海英;梅樹立
農業水土工程
(107)化肥和緩釋復合肥對中性和微堿性土壤表面電化學性質的影響王菲;谷守寬;袁婷;王正銀
(114)基于頻域法的便攜式無線土壤水分測量裝置設計與試驗孟德倫;孟繁佳;段曉菲;王怡文
(120)用于ISE硝態氮檢測的土壤原位前處理裝置設計與試驗李雁華;張淼;鄭杰;潘林沛;孔盼;雷宗木
(126)基于多值神經元復數神經網絡的土壤墑情預測冀榮華;張舒蕾;鄭立華;劉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