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生物前課自主學習的思維探究設計,引領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和自主探究,在學習中反思總結,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技術與教育》Technique&Education雜志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guī)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關鍵詞:前課,自主學習,探究設計,論文發(fā)表查詢
在教師指導下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是新課程教學活動追求的價值取向。自主性學習過程,無論學習進度、學習質量、學習深度,都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探究的主人。
1、準確把握“前課”的內涵,提高對自主學習的認識。
前課,指課前的自主學習、教材知識梳理與思維探究過程,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完成理論學習和思維探究,找到探究中的問題和困惑,在課堂交流中有目的有指向的解決學習問題,提高探究和思辨能力。“前課”自主學習需要老師提出明確目標要求,在“進度、準度、深度、速度”上作出具體周詳?shù)囊?guī)定。“前課自主學習設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盲目性,使學生獲得自學能力提升。
2、注重思維探究設計,提高“前課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2.1課題質疑,激發(fā)思維探究的源泉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預習時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標題進行思考、挖掘,從而發(fā)現(xiàn)進入文本的通道。例如《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大膽質疑:1.這是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過程?2.這次實驗是誰做的?3.實驗的過程是怎樣的?4.這次成功的實驗給我們哪些啟示。
2.2 理解圖表,挖掘思維探究的內涵
對于生物學中的概念性知識,可以采取標記學習法。邊閱讀邊用特定的符號做出標記,要的概念、結論畫一畫、圈一圈,在書上空白處提疑問、寫心得,為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做準備。通過回答相關的問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對于概念圖、柱形圖、網絡圖、結構圖、過程圖、分析表、統(tǒng)計表等圖表類的知識,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實踐,通過計算、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
2.3 計算解答,延展思維探究的深度
對于計算類或解決問題類知識,可采取嘗試解題學習法。讓學生大膽嘗試獨立審題、解答問題,注意題干中的特殊條件和要求,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解答后與課本上的方法對照,不會解答再看課本上的示例,然后再嘗試解答問題設計中的綜合實踐檢測。
2.4 注重實踐,提高思維探究的實效
對于調查實踐類的知識,可以采取調查學習法。這類生物知識是新課程實施以來出現(xiàn)在生物課本中,如土壤小動物的調查、酵母菌的培養(yǎng)計數(shù)、人類遺傳病的調查、環(huán)境污染與生物多樣性調查等等。在學習時,利用圖書資料或調查研究等多種渠道搜集信息、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分析新知識。
2.5 網絡學習,拓寬思維探究的廣度
新課標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廣大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要求學生更多的依靠網絡為我們的學習提供快捷、全面、高效的服務。如在《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和《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章節(jié)中,要求學生自己查找資料,了解市場上和生產環(huán)節(jié)使用的植物激素有哪些?這些激素的使用對人體健康可能會產生哪些不利的影響?轉基因生物的大量生產,對人體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威脅等,學生查找大量的相關資料,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思維碰撞和資源共享。
2.6嘗試檢測,享受思維探究的體驗
在《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人教版選修一)一課,學生完成反饋練習后發(fā)現(xiàn),微生物培養(yǎng)的最關鍵因素是做好“無菌操作”,如何做好消毒與滅菌,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是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明確并掌握了重難點后,收獲了成功的喜悅,體驗了思維探究的成果。
3、體現(xiàn)目標要求,構建“前課自主探究設計”的模式。
“前課自主學習的探究設計”包括學習任務、自學反思、實踐檢測和家長評價四部分,學習任務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內容等,由教師設計完成,注重方法指導、合作探究、思路提示。自學反思包括知識梳理和疑難點記錄,由學生自學完成,學生按照自學內容中的要求,認真閱讀教材后,梳理出重要的知識點或思路方法,總結出概念性問題(是什么),原理性問題(為什么),訓練性問題(怎么辦)。綜合實踐檢測用于學生自我評價,注重題組的“階梯性”和“層次性”。家長評價請家長對學生學習過程給予恰當評價,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協(xié)助教師做好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培養(yǎng)。
4、加強理論學習,規(guī)范“前課自主探究設計”的要求。
4.1 制定科學的前課自主學習方案
教師要將前課自主學習方案作為教案設計的一部分,列出前課自主學習提綱或者問題探究方案,注意前課自主探究的問題設計要有明確性、可行性,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教師要通盤考慮前課自主學習應達到什么目的、要初步解決哪些問題等,防止出現(xiàn)“請同學們學習××”這樣空泛的要求。
4.2 拓展有效的合作交流學習空間
合作交流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想法的契機,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探究的結論,積極參與辯論,形成氣氛活躍、開放、民主的師生、生生之間多向知識信息傳遞和交流的“立體交互式”的教學格局。
4.3 體現(xiàn)靈活的個性自主學習要求
探究設計要有點撥性、層次性。針對每一種課型的“前課自主學習探究設計”的形式和目標要求是不同的,新授課側重前知復習和知識點的梳理;實驗課側重實驗器材準備和理論鋪墊;復習課側重知識框架構建;活動課側重相關知識、思路和方法、活動方案設計。
4.4 確保高效的自主學習監(jiān)督檢查
強化學生學習品行和習慣培養(yǎng),指導學生使用“自主學本”,加強自主學習監(jiān)督檢查,將全班學生分成8個“5人異質學習小組”,組長牽頭檢查、討論、研究,充分發(fā)揮了“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功能。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