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18 所屬期刊:醫學中文核心期刊
期刊簡介 《實用預防醫學》創刊于1994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 中華預防醫學會;湖南預防醫學會主辦的醫學專業性綜合學術期刊。充分利用廣泛的專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科學化組織和出版醫藥衛生知識和相關信息,為醫藥衛生行業和醫藥衛生工
期刊簡介
《實用預防醫學》創刊于1994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 中華預防醫學會;湖南預防醫學會主辦的醫學專業性綜合學術期刊。充分利用廣泛的專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科學化組織和出版醫藥衛生知識和相關信息,為醫藥衛生行業和醫藥衛生工作者提供交流與探索的園地,成為具有現實性和實用性的知識平臺。
收錄
已被《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等收錄。
主要欄目
設置有:論著、疾病控制、衛生監督監測、婦幼保健、調查分析、實驗研究、衛生管理、毒理研究、檢驗技術、方法學的介紹、實驗動物、健康教育、國外醫學動態、醫學繼續教育、綜述、病例報告等欄目。
投稿須知
文 稿 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論著、綜述、講座一般不超過4000字,病例報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為宜。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以及E-mail角注在同頁左下方。
2. 關鍵詞 摘 要 論著請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章采用結構性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3. 醫學名詞 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7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藥物名稱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4. 圖 表 如果能用文字簡潔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表格采用三線表,不得有豎線。計量單位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
5. 參考文獻 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文獻務必與原著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 著作權相關事宜 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來稿決定刊用其權歸本刊所有。除以紙載體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權以光盤、網絡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決定錄用的文稿。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兩種免疫效果評價方法的比較分析
2009-2013年沈陽口岸出境人員痰結核桿菌檢出情況分析
蓬萊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監測分析
沈陽市某幼兒園3~6歲超重肥胖兒童血清維生素D及影響因素的調查
湖南省1993-2012年麻風病流行特點分析
278例維吾爾族大學生抑郁狀況與發中微量元素的關系
實驗動物墊料的微生物污染監測及影響因素研究
2007-2012年石獅市三大重點人群疾病分布特征分析
上海市金山區農村非規范治療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多重PCR技術檢測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方法的建立與應用
地方性氟中毒病區人群氟性骨損傷致病風險評價
黑龍江省居民衛生服務需要現況分析
不同錄取批次護理本科生學習投入情況的比較研究
女子戒毒勞教人員干預前后性病艾滋病知識、態度、信念、行為改變分析
漢川市農村學童監護人營養認知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相關推薦閱讀:淺析中醫教育中的思維問題
任何一個中醫師在臨床認知疾病、診治疾病的過程中,不管其自覺不自覺,都要運用相關的思維方式、方法,嚴格遵循思維的規律、規則。否則,盡管你有淵博的醫學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也會發生誤診、漏診,給患者造成傷害和痛苦。而從人的智力結構分析,思維能力也是其核心部分。因此,系統地掌握有關思維形式、思維規律、思維方法的基本知識,并對臨床各分支學科的臨床思維問題有所徹悟,無疑有助于中醫工作者奠定正確的臨床思維的基礎,不斷提高臨床實踐的能力。所以,高校在中醫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增強中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促使他們在診治實踐中運用思維研究成果,自覺地遵循中醫臨床思維的規律,培養嫻熟的技藝,不斷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2.4緊抓中醫特點,宏觀理解中醫,建立中醫思維。
中醫基礎理論的內容涉及的也就兩個方面:即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觀。生理上人是以心、肝、脾、肺、腎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統(藏象學說),五個系統又在心的主宰下通過經絡系統(經絡學說)的“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的聯絡作用,通過精、氣、血、津液(精氣血津液學說)等的作用完成有機統一的整體。中醫診察疾病的方法就是辨證,根據四診(望、聞、問、切)所提供的病情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以判斷疾病的征候過程,這也是中醫認識疾病的方法。
下一篇:眼科新進展2015期刊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