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19 所屬期刊:醫學中文核心期刊
《中華骨科雜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天津醫院承辦,創刊至今始終是我國骨科領域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中華骨科雜志》編輯部稿件初審周期在1個月內,對符合要求的論文在收稿后4個月內予以發表。凡投稿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
《中華骨科雜志》前身是原天津市立人民醫院(現天津醫院)方先之教授(中國骨科創始人)主編的《骨科進修班通訊》,自1957年開始內部發行。于1961年改為《天津醫藥骨科附刊》。1981年2月更名為《中華骨科雜志》。20余年來我國的骨科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分科更加精細。本刊始終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骨科臨床工作的進展,促進國內外骨科學術交流。
《中華骨科雜志》主要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從事骨科專業的骨科醫師及醫學大專院校師生。重點報道中國骨科工作者撰寫的骨科領域先進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新進展,以及對骨科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骨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有關國內外最新成就、動態的綜述,并有述評、臨床病理(例)討論、評論、講座、骨科教程、學術爭鳴、會議紀要、國外期刊選譯、小辭典等欄目。 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并已入編Chinainfo(中國信息)網絡資源系統及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為基礎的中國期刊網,被七種生物醫學文獻檢索工具和三種機檢數據庫收錄。
《中華骨科雜志》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2003年總被引頻次為2821,影響因子為1.184。可以認定本刊是目前能夠綜合反映我國骨科最高發展水平的期刊之一,是醫學核心期刊。 本刊2001年榮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2年榮獲第三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中國科協“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有關國內外最新成就、動態的綜述,并有述評、臨床病理討論、評論、講座、骨科教程、學術爭鳴、會議紀要、國外期刊選譯、小辭典等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科雙效期刊
1、《中華骨科雜志》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中華骨科雜志》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中華骨科雜志》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臨床檢驗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