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5 所屬期刊:經濟中文核心期刊
數學通訊雜志社簡介 《數學通訊》創(chuàng)刊于1933年1月,是我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中等數學期刊,她幾經風雨,歷盡滄桑,至今已走過了70多年的歷程。連續(xù)三屆榮獲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0)、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1992)。 《數學通訊》的前身為《中等
數學通訊雜志社簡介
《數學通訊》創(chuàng)刊于1933年1月,是我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中等數學期刊,她幾經風雨,歷盡滄桑,至今已走過了70多年的歷程。連續(xù)三屆榮獲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0)、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1992)。
《數學通訊》的前身為《中等算學月刊》,她的宏偉抱負是振興民族文化,“想從:提倡中等算學以為一切學術的基礎的觀念出發(fā),以從事數學問題的討論,以求改良的方法,努力的途徑,進而期待創(chuàng)造貢獻于世界文化的學術,以求民族的復興”。
《數學通訊》在30年代戰(zhàn)爭動蕩時期,克服了各種困難,共出刊48期,總容量超過200萬字,是解放前我國出刊期數最多、連續(xù)時間最長、內容豐富多彩、頗受讀者歡迎的中等數學刊物。其內容采擇注重古為今用、內外兼蓄、活潑有趣、深淺兼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初等數學研究以及中等數學教學的情況,在我國數學史、普通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1952年1月起,《中等算學月刊》改為現(xiàn)名《數學通訊》,從此,本刊進入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
《數學通訊》繼承《中等算學月刊》的創(chuàng)刊意向,辦刊宗旨大體不變。從1952年至1958年8月,共出刊100期。讀者對這一段《數學通訊》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從下面的事實可以看出:1981年9月在上海舉辦書市,重印的《數學通訊》正好為50年代復刊后的第89期,讀者競相爭購,很快一搶而空。
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困難與文化大革命,《數學通訊》刊出一段時間,又停刊一段時間,于1980年2月重新復刊。她的出現(xiàn),立刻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80年代復刊的《數學通訊》重申了她的既定方針,明確提出了“面向中學,服務教學”的宗旨,從此進入了一個蓬勃向上、健康發(fā)展的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通訊》的讀者定位更具體(中學教師,高中學生,中等教學愛好者),欄目實質更趨科學與穩(wěn)定。
目前,本刊為貫徹“面向中學,服務教學,重視普及,著眼提高”的宗旨,開辟了四個大的欄目:輔導教學,專論薈萃,復習參考,課外園地。在這四個大的欄目下,各開設若干定期與不定期的子欄目。內容采擇強調科學性、實用性、資料性、趣味性、更重可讀性,因而深受讀者喜愛與好評。
《數學通訊》連續(xù)兩次被評定為全國初等/中等教育類核心期刊,很多文章被人民大學復印,被其他作者所引用。
《數學通訊》的聲譽與質量吸引了眾多的作者,他們紛紛向《數學通訊》投稿,致使《數學通訊》的稿源非常豐富,這一方面保證了《數學通訊》刊用文章的質量,另一方面也促使《數學通訊》的辦刊思路向更廣闊的方向發(fā)展。為促使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擴大刊物容量,充分利用稿源,《數學通訊》從1983年開始多次出版增刊;從1992年開始,組編中等數學教輔類叢書共7套(共38冊約913萬字),其中3套經讀者要求多次再版。
為更好地發(fā)揮《數學通訊》的作用,增強刊物的針對性,以滿足不同讀者群的要求,《數學通訊》從2000年1月開始,改月刊為半月刊,下半月期刊為教師閱讀本,上半月期刊為高中學生閱讀本。這兩種讀本,大的欄目雖然一樣,但在內容的采擇方面是不同的,教師閱讀本偏重于教學研究、初等數學研究等成果的交流與探討,注重學術性,研究性與實用性,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業(yè)務素質的提高;學生閱讀本偏重于學法探討,學習中重難點的突破與能力的訓練,注重實用性、指導性與趣味性,有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釋疑解惑,深化學習,提高能力。為方便讀者,單號期刊與雙號期刊用的是不同的郵發(fā)代號,讀者可通過郵局單獨訂閱,也可直接向編輯部訂購。
《數學通訊》感謝讀者與作者的厚愛,并誠摯地希望與大家共同開創(chuàng)光輝的未來。
數學通訊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論壇、輔教導學、教學研究、單元教學中的考點評析系列文選、同步參考、方法技巧、新教材論壇、專論薈萃
數學通訊雜志榮譽
知網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數學通訊雜志最新目錄
例談教師的課堂教學引導策略趙緒昌;
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幾個“隱性誤區(qū)”孫承輝;
例談“小專題”復習課在高三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陳小祥;
好問題指引,真探究前行——以一道2014年湖州市高一統(tǒng)測題為例施剛良;
不可忽視的幾項高三數學教學微觀原則丁平;
高考導數解答題背后的圖象法霍焰;
減少放縮次數 優(yōu)化放縮工具——不等式加強的兩條可行之路楊春波;程漢波;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壓軸題的解法和探究
數學通訊雜志論文
例談教師的課堂教學引導策略
【摘要】:正葉圣陶先生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講授,而在于相機引導."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里,特別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思考,因而對教師的引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導,《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與教學語境更為貼切的解釋是"指引;誘導"."引"的含義是指引,指引須是有目標有方向的,但指引可能只是提醒或提示;"導"的含義是誘導,使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或手段深化學生的數學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教學中的"引導",其本意是"以明確的教學
上一篇:科技進步與對策北大核心期刊征稿
下一篇:水利水電技術北大核心期刊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