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者是為了評職稱才接觸論文發表,但因為對國家職稱政策和對期刊行業的不熟悉,造成論文發表無效。本文小編將從國家職稱評審政策上來說明:如何確保論文發表有效的問題。
全國各地的職稱政策略有差異,但基本面上是相同的。比如山東省高級會計師職稱政策里對論文發表一項的規定是:“ 第九條” 學術水平取得會計師或相關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省級以上具有國內統一刊號(CN)公開發行的經濟類報刊(不含增刊、專刊)或具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省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省級以上學會主編的論文集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財務會計類論文2篇以上(獨立完成或第一作者,每篇2000字以上)。
(二)在具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正式出版的財務會計類書籍中,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10萬字。 ”
我們看:第(一)條里,主要的幾個限定條件“省級以上”“具有國內統一刊號(CN)”“公開發行的”。這告訴我們,論文發表選擇期刊:
首先,要是省級以上的。如何確保刊物是省級以上的刊物?一般從主管單位來區分,主管單位是省級以上單位的,就是省級以上刊物,如果主管單位是屬于某市級別(直轄市除外)或以下級別的單位,那就不行了。
其次,要具有國內統一刊號(CN),CN刊號對于一本期刊的意義相當于駕照對于一個司機的意義,沒有駕照不允許開車,同樣,沒有CN刊號是不允許發行出刊的,也就是假刊了。CN刊號的頒發機構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凡具有正規CN刊號的報刊都應該在新聞出版總署的期刊或報刊檢索里能夠查詢到。作者如果要查詢,可以從百度找新聞出版總署的網站,在首頁的右中位置就有查詢窗口,也可以直接通過本站的新聞出版總署期刊查詢鏈接窗口里查詢。注意,凡查不到的就是非法期刊,在此類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屬于無效的。
再一個條件就是公開發行,一本刊物是否公開發行,我們常看其郵發代號,凡有郵發代號的刊物都是可以直接通過郵局定購,都屬于公開發行。
但是特別注意的是,很多非法刊物本身沒有CN刊號,其所聲稱的刊號,也基本都是盜用別人的。因此作者不能輕易相信某些假刊的編輯所說的刊號,要真正在新聞出版總署的查詢系統里檢索下刊物名稱,看其檢索出來的刊名和CN刊號是否能對應起來。
另外為了確保不是增刊或專刊,一般文章發表后的三個月內會在中國知網(CNKI)的學術論文數據庫里檢索到所發表的文章。目前有很多的私自出套刊或克隆刊的騙子,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文章不能登錄中國知網。
大家還可以繼續提煉職稱評審條件中的限制條件,主要有:論文篇數是2篇,單篇論文字符數要在2000字以上,第1作者等等。多注意下當地的職稱評審條件規定,可以幫大家有效避免論文發表被判無效的情況出現。
相關論文